液晶取向膜、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技术

技术编号:10528477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照射波长300nm以上的偏振紫外线而具有高各向异性和良好的液晶取向性,进一步具有高液晶取向限制力的液晶取向膜和其制造方法。该液晶取向膜,其特征在于,在含有选自具有下式(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的聚酰亚胺前体及该聚酰亚胺前体的酰亚胺化聚合物的至少1种聚合物的液晶取向剂的烧成膜上,照射含有波长300nm以上40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偏振紫外线而得。(X1为具有脂环结构的4价有机基团,Y1为式(A)所表示的2价有机基团,R1为氢原子等。式(A)中,A1、A2为(A-1)~(A-5)至少1种。B1为单键等,n为0~1)(D为通过加热被氢所取代的氨基的保护基)(化1)(化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晶取向膜、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元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取向膜、该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及具备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进一步详细地,涉及利用代替摩擦处理的光取向处理法赋予了液晶取向能力的液晶取向膜,该液晶取向膜的制造方法,及具备该液晶取向膜的液晶显示元件,该光取向处理法指以偏振紫外线,尤其是含有波长300nm以上的紫外线的偏振紫外线进行照射。
技术介绍
用于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等的液晶显示元件通常在元件内设有用于控制液晶的取向状态的液晶取向膜。目前,根据工业上最普遍的方法,液晶取向膜是通过用棉、尼龙、聚酯等布朝一方向擦拭形成于电极基板上的由聚酰胺酸和/或将其酰亚胺化了的聚酰亚胺形成的膜表面、即所谓的摩擦处理来制作的。在液晶取向膜的取向过程中对膜面进行摩擦处理的方法是简便且生产性优异的工业上有用的方法。但是,对液晶显示元件的高性能化、高清晰化、大型化的要求日益提高,由摩擦处理引起的取向膜表面的伤痕、扬尘、机械力或静电的影响、以及取向处理面内的不均匀性等各种问题日渐明显。作为代替摩擦处理的方法,已知通过照射偏振的放射线来赋予液晶取向能力的光取向法。对基于光取向法的液晶取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取向膜,其特征在于,在含有选自具有下式(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的聚酰亚胺前体及该聚酰亚胺前体的酰亚胺化聚合物的至少1种聚合物的液晶取向剂的烧成膜上,照射含有波长300nm以上40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偏振紫外线而得;[化1]式(1)中,X1为具有脂环结构的4价有机基团,Y1为下式(A)所表示的2价有机基团,R1为氢原子、或碳数1~4的烷基;[化2]式(A)中,A1及A2为选自下式(A‑1)~(A‑5)的至少1种结构,可相同也可不同,B1为单键、‑O‑、S‑、NH‑、‑NR‑、酯键、硫酯键、酰胺键、脲键、碳酸酯键、氨基甲酸酯键、或碳数1~10的2价有机基团,n为0~1的整数,R为碳数1~1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30 JP 2011-2628651.一种液晶取向膜,其特征在于,在含有选自具有下式(1)所表示的结构单元的聚酰亚胺前体及该聚酰亚胺前体的酰亚胺化聚合物的至少1种聚合物的液晶取向剂的烧成膜上,照射含有波长300nm以上400nm以下的紫外线的偏振紫外线而得;[化1]式(1)中,X1为具有脂环结构的4价有机基团,Y1为下式(A)所表示的2价有机基团,R1为氢原子、或碳数1~4的烷基;[化2]式(A)中,A1及A2为选自下式(A-1)~(A-5)的至少1种结构,可相同也可不同,B1为单键、-O-、S-、NH-、-NR-、酯键、硫酯键、酰胺键、脲键、碳酸酯键、氨基甲酸酯键、或碳数1~10的2价有机基团,n为0~1的整数,R为碳数1~10的烷基、链烯基、炔基、芳基、或者它们的组合;[化3]式(A-1)~(A-5)中,D为通过加热被氢取代的氨基的保护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取向膜,其特征在于,上式(1)的X1为选自下式(X-1)~(X-9)所表示的结构的至少1种;[化4]上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作本直树长尾将人原田佳和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