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有性杂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52526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9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杂交育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豆有性杂交方法。该大豆有性杂交方法,包括下列九个环节:(1)定蕾;(2)第一次除萌:整个花序只保留拟杂交的花蕾,其余花蕾完全除掉;(3)去萼:将花萼上半部分的萼裂片摘除,保留萼片基部的筒状结构;(4)去雄;(5)栓绳:将短线盘成环状活扣,轻轻套过花朵,系在花柄上;(6)取花:去雄的第二天的上午6点前,在具有父本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上,选摘花瓣未开、龙骨瓣尚未裂开的花朵作为取粉对象;(7)授粉:操作时间为去雄的第二天上午的6-8点;(8)挂牌;(9)后期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大豆有性杂交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杂交成活率和杂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〇〇〇1] 本专利技术涉及杂交育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杂交育种是目前公认最普遍、最有效的一种育种方法。有性杂交技术作为杂交育 种中的技术环节被广泛使用,但使用效果各不相同。杂交成活率高低除了一些环境条件以 及亲本材料有关外,还与杂交过程中多环节的操作有直接关系。而按照现有技术进行的 杂交育种,杂交成活率一般较低,仅为20% -40%,杂交效率也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仅为 50_60朵八人?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杂交过程中九个环节的有效控制,使得杂交成活率和杂 受效率大幅度提1?。 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包括下列九个环节: (1)定蕾; (2)第一次除萌:整个花序只保留拟杂交的花蕾,其余花蕾完全除掉; (3)去萼:将花萼上半部分的萼裂片摘除,保留萼片基部的筒状结构; (4)去雄;[〇〇〇9] (5)栓绳:将短线盘成环状活扣,轻轻套过花朵,系在花柄上;[〇〇1〇] (6)取花:去雄的第二天的上午6点前,在具有父本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上,选摘 花瓣未开、龙骨瓣尚未裂开的花朵作为取粉对象; (7)授粉:操作时间为去雄的第二天上午的6-8点; ⑶挂牌; (9)后期管理。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第一次除萌,将已开过的花蕾和幼嫩花蕾 全部摘除,只保留拟杂交的花蕾,保证了养分的集中供应。 第一次除萌之后进行去萼处理,目的是使花蕾露出花冠,此环节是过渡环节,但必 不可少。对花蕾进行去萼处理,主要的作用有以下两个:一是可以在去雄的环节提高一次性 去雄(即一次性完成去除花冠和雄蕊的操作)的成功率;二是在授粉环节,经过去萼处理后 花蕾的柱头裸露出来,没有了萼片的阻挡,使父本的花粉很容易地涂抹在柱头上,此环节是 大幅度提高杂交效率的重要一环。 对杂交育种来说,传统的标记方法是每做一朵花都栓一个纸牌,并重复记录,既浪 费时间又浪费材料,从检查成活到收获至少要查看3次,工作很繁重。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栓 绳操作,将短线盘成环状活扣,轻轻套过花朵,不紧不松系在花柄上。过紧往往整朵花被揪 掉,过松会被后来开的花钻了空子而形成伪杂荚。此环节不仅可以提高杂交效率,而且可以 有效防止形成伪杂荚。 另外,专利技术人将取花时间选择在去雄的第二天的上午6点前,也是经过大量证实, 去雄的第二天的上午6点前完成取花比其他时间段取花杂交成活率要高,具体结果见试验 例2。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优化了杂交过程中的九个环节,通过除萌操 作保证了杂交荚具有充足的养分供应,通过将取花的时间选择在去雄的第二天的上午6点 前完成,并将授粉时间控制在去雄的第二天的上午的6-8点,大幅提高了杂交成活率。通过 增加去萼处理使后续的去雄操作和授粉处理易于进行,不仅提高了杂交效率,而且可以有 效防止形成伪杂荚。通过栓绳操作避免了传统标记方法每做一朵花都要栓一个牌,并重复 记录,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从检查成活到收获至少要查看3次,工作很繁重的弊端,大 大缩短了做标记的时间,从而大幅提高了杂交效率。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各 环节环环相扣,不可或缺。通过对九个环节的有效控制,可大幅度提高杂交效率,突出表现 在杂交成活率一般保持在60 % -70 %,高者可达80 %以上;杂交效率为150-180朵八人?小 时),是传统操作的2-4倍。 优选地,环节(1)中的所述定蕾为选择主茎中部饱满的大花蕾。 专利技术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选择饱满的大花蕾杂交成活率明显高于小花蕾;选 择主茎中部花蕾,杂交成活率可保持在60%以上,主茎上部花蕾较低,下部花蕾很难成功, 即使下部能成功,也会因群体结构造成花荚脱落这一生理现象的发生。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选择 的是主茎中部饱满的大花蕾作为母本进行杂交,有效提高了杂交成活率。 优选地,环节(4)中的所述去雄为一次性去雄,操作方法为:沿旗瓣向龙骨瓣方向 斜向下夹住花瓣上部1/3处,微微斜向旗瓣方向拔起。 -次性去雄如果操作得当可以一次性完成去除花冠和雄蕊的操作,选用正确的操 作方法,可以提高一次性去雄成功的几率,从而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特别是在拟杂交的花数 多的情况下,可以大幅提高杂交效率。夹住花瓣的部位对一次性去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如 果夹的花瓣的部位太高,则不能一次性去除花冠和雄蕊,还需要单独去除花冠和雄蕊;如果 夹的花瓣的部位太低,则可能会将整朵花摘除,还需要重新选定花蕾。因此,一次性去雄操 作中夹住花瓣的部位对杂交效率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优选地,所述一次性去雄的时间为下午4-7点。 优选地,在环节(5)中,为了区分不同的杂交组合,所述短线具有不同的颜色。 同一杂交组合的花朵使用相同颜色的短线,不同的杂交组合使用不同颜色的短 线。这样可以方便地将不同杂交组合的花朵区分开来,并且降低了将杂交组合的花朵弄混 的概率。 优选地,环节(7)中的所述授粉操作方法为:撕下龙骨瓣处的萼片,从两龙骨瓣间 分开花冠,露出花药,从花丝中部夹出花粉团,将花药涂抹在柱头上,或将花粉团倒插在花 柱上。 优选地,环节(8)中的所述挂牌为在一个杂交组合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各挂一 个牌。 传统的标记方法是每做一朵花都栓一个纸牌,并重复记录,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材 料,从检查成活到收获至少要查看3次,工作很繁重。而本专利技术因为前面采取了栓绳操作, 所以只需在一个杂交组合的起始位置(第一朵花)和终止位置(最后一朵花)各挂一个牌, 并写明杂交组合代号或名称、授粉日期及操作者姓名,并在工作本上作好记录,方便检查和 收获。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挂牌的数量,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制作牌的材料,还减轻了从 检查成活到收获需要多次查看纸牌的繁琐的工作。 优选地,环节(9)中的所述后期管理包括第二次除萌。 优选地,所述第二次除萌为在授粉5-7天后进行初次检查,将成活荚以外的花序 及该节位上新长出的花蕾除干净,未成活的花连同绳一起脱落。 第二次除萌是将成活荚以外的花序及该节位上新长出的花蕾去除干净,并将未成 活的花连同短线一起脱落掉。目的是防止成活荚以外的花序及该节位上新长出的花蕾与成 活荚争夺养分,保证对杂交荚的养分供应。 优选地,在进行环节(7)中的所述授粉操作之前,检查所述花蕾上是否有未去除 的雄蕊,如果有未去除的雄蕊,则在环节(6)和环节(7)之间增加一次去雄操作。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通过优化杂交过程中的九个环节(各环节间环 环相扣,不可或缺),特别是通过增加去萼处理、选择主茎特定部位、大小合适的花蕾,严格 控制取花的时间以及授粉时间,并通过增加栓绳操作和优化挂牌处理操作,以及通过优化 一次性去雄操作,大幅度提高了杂交成活率和杂交效率,突出表现在杂交成活率一般保持 在60% -70 %,高者可达80 %以上;杂交效率为150-180朵八人?小时),是传统操作的 2-4 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选择主茎中部饱满的大花蕾40-50朵作为母本; (2)整个花序只保留拟杂交的花蕾,其余花蕾完全除掉; (3)将花萼上半部分的萼裂片摘除,保留萼片基部的筒状结构; (4)在下午4-7点对作为母本的40-50朵花蕾进行一次性去雄处理,操作方法为: 沿旗瓣向龙骨瓣方向斜向下夹住花瓣上部1/3处,微微斜向旗瓣方向拔起,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豆有性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九个环节:(1)定蕾;(2)第一次除萌:整个花序只保留拟杂交的花蕾,其余花蕾完全除掉;(3)去萼:将花萼上半部分的萼裂片摘除,保留萼片基部的筒状结构;(4)去雄;(5)栓绳:将短线盘成环状活扣,轻轻套过花朵,系在花柄上;(6)取花:去雄的第二天的上午6点前,在具有父本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上,选摘花瓣未开、龙骨瓣尚未裂开的花朵作为取粉对象;(7)授粉:操作时间为去雄的第二天上午的6‑8点;(8)挂牌;(9)后期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大豆有性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九个环节: (1) 定雷; (2) 第一次除萌:整个花序只保留拟杂交的花蕾,其余花蕾完全除掉; (3) 去萼:将花萼上半部分的萼裂片摘除,保留萼片基部的筒状结构; (4) 去雄; (5) 栓绳:将短线盘成环状活扣,轻轻套过花朵,系在花柄上; (6) 取花:去雄的第二天的上午6点前,在具有父本品种典型性状的植株上,选摘花瓣 未开、龙骨瓣尚未裂开的花朵作为取粉对象; (7) 授粉:操作时间为去雄的第二天上午的6-8点; (8) 挂牌; (9) 后期管理。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有性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环节(1)中的所述定蕾为选 择主茎中部饱满的大花蕾。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豆有性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环节(4)中的所述去雄为一 次性去雄,操作方法为:沿旗瓣向龙骨瓣方向斜向下夹住花瓣上部1/3处,微微斜向旗瓣方 向拔起。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豆有性杂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去雄的时间为 下午4-7点。5. 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金锋胡铁欢卢思慧孙永媛高广居吴凤训刘永震刘同才刘宝卿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