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增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1761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8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液增压缸。现在市场上还没有一种与油缸活塞运行方向反向增压的气液增压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活塞杆、导向套、前端盖、油缸体和气缸活塞杆,其特点是:还包括介质输送接头、气缸体、气缸活塞、后端盖、导向筒、油缸活塞机构和数根固定杆,活塞杆的后端设置有进油腔,进油腔的壁面设置有进油通道和至少一组溢流孔,油缸体中设置有油腔,气缸体中设置有气腔,活塞杆穿接在导向套、前端盖、油缸体和介质输送接头中,活塞杆中的溢流孔和油缸体中的油腔相通,一个油缸活塞和一组溢流孔交替排列;气缸活塞杆的后端固定在气缸活塞上,气缸活塞杆的前端套装在活塞杆的进油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设计合理,作用方向与推行方向反向。(*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液增压缸
本技术涉及一种增压缸,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液增压缸。
技术介绍
现在常用的液压装置产生高工作压力的方式有多种,如有的是直接利用高压油为 动力来驱动机件工作,但它必须配备液压站,提高液压站及油缸系统的要求,从而增加了制 造成本;而有的是以低压气体为动力,通过气液转换缸将低压的气压转化为高压的液压能 来驱动机件工作,此种方式既满足了工作高压力的要求,又充分发挥了气动动作迅速的优 点。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不少气液增压装置,应用于不同的领域,这些气液增压装置基本上实 现了在前行的方向上利用气缸的活塞推力来增大油液的推动力,市场上还没有一种与油缸 活塞运行方向反向增压的气液增压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 理,能增大油液的推动力,并且作用方向与推行方向反向的气液增压缸。 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气液增压缸包括活塞杆、导向 套、前端盖、油缸体和气缸活塞杆,其结构特点在于:还包括介质输送接头、气缸体、气缸活 塞、后端盖、导向筒、油缸活塞机构和数根固定杆,所述油缸活塞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油缸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液增压缸,包括活塞杆、导向套、前端盖、油缸体和气缸活塞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介质输送接头、气缸体、气缸活塞、后端盖、导向筒、油缸活塞机构和数根固定杆,所述油缸活塞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油缸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后端设置有进油腔,所述进油腔的壁面设置有进油通道和至少一组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组数与油缸活塞的个数相同;所述油缸体中设置有油腔,所述介质输送接头中设置有输油通道和进气通道,所述气缸体中设置有气腔,该气缸体的后端壁面上设置有进气口,该进气口与气腔相通,所述后端盖固定在气缸体的后端,所述气缸体的前端顶在介质输送接头的一侧,所述油缸体的后端固定在介质输送接头的另一侧,所述进气通道中设置有气腔口和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气液增压缸,包括活塞杆、导向套、前端盖、油缸体和气缸活塞杆,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介质输送接头、气缸体、气缸活塞、后端盖、导向筒、油缸活塞机构和数根固定杆,所 述油缸活塞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油缸活塞,所述活塞杆的后端设置有进油腔,所述进油腔的 壁面设置有进油通道和至少一组溢流孔,所述溢流孔的组数与油缸活塞的个数相同;所述 油缸体中设置有油腔,所述介质输送接头中设置有输油通道和进气通道,所述气缸体中设 置有气腔,该气缸体的后端壁面上设置有进气口,该进气口与气腔相通,所述后端盖固定在 气缸体的后端,所述气缸体的前端顶在介质输送接头的一侧,所述油缸体的后端固定在介 质输送接头的另一侧,所述进气通道中设置有气腔口和油腔口,该气腔口和油腔口分别与 气缸体中的气腔和油缸体中的油腔相通,所述前端盖固定在油缸体的前端,该前端盖和气 缸体之间通过数根固定杆固定,所述导向套固定在前端盖上;所述活塞杆穿接在导向套、前 端盖、油缸体和介质输送接头中,所述活塞杆中的进油通道和介质输送接头中的输油通道 相通,该活塞杆中的溢流孔和油缸体中的油腔相通,所述油缸活塞位于油缸体的油腔中,该 油缸活塞和油腔的内壁之间密封,所述油缸活塞固定在活塞杆上,一个油缸活塞和一组溢 流孔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华张永刚毕东苗董建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