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灯散热结构,其包括LED发光体以及散热导线,其中,该LED发光体具有上发光面以及下发光面,该散热导线采用裸露、大散热面的结构制成,该LED发光体与该散热导线连接形成一LED单元发光散热体,密封透光罩具有内表面,且借助该密封透光罩的该内表面围绕形成一密封内腔,若干该LED单元发光散热体排列设置在该密封内腔中,在该密封内腔中灌充有散热气体,在该密封内腔中还设置有气流均温装置,在工作的时候,该LED发光体发光所产生的热量通过该散热导线散发到该散热气体中,该气流均温装置工作带动该散热气体在该密封内腔中循环流动,使该密封内腔中各个位置的该散热气体的温度趋于一致。(*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LED灯散热结构,其包括LED发光体以及散热导线,其中,该LED发光体具有上发光面以及下发光面,该散热导线采用裸露、大散热面的结构制成,该LED发光体与该散热导线连接形成一LED单元发光散热体,密封透光罩具有内表面,且借助该密封透光罩的该内表面围绕形成一密封内腔,若干该LED单元发光散热体排列设置在该密封内腔中,在该密封内腔中灌充有散热气体,在该密封内腔中还设置有气流均温装置,在工作的时候,该LED发光体发光所产生的热量通过该散热导线散发到该散热气体中,该气流均温装置工作带动该散热气体在该密封内腔中循环流动,使该密封内腔中各个位置的该散热气体的温度趋于一致。【专利说明】一种LED灯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结构,特别是指一种LED灯具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有效运转,传统的LED光源需要有效的散热装置来散热。通常,散热机制或散 热装置包含自然热对流,添加冷却风扇装置,添加热导管,配备吸热器结构等等。冷却风扇 装置不复杂但具有较低的可靠性,热导管具有相对较低的散热速率,而吸热器结构被其散 热片的表面面积所限制。所有这些现有结构都没有令人满意地解决散热问题。 PCT国际申请号为PCT/CN2011/000756中公开了一种LED光源及其制造方法的技 术,其记载了一种LED元件,其能通过两侧面发光,从而避免热量聚集在结传统LED光源的 结合面和基片上,其LED元件与两荧光元件以三明治的方式直接连接,从而形成一个或多 个通道口以藉此达到通过该通道口导引LED元件的热传递。 其结构主要包括一个或多个LED光源组,其中每所述LED光源组包括:至少一 LED 元件,其中所述LED元件具有一第一发光面和在反面的一第二发光面,其中所述LED元件适 于在每所述第一发光面和所述第二发光面通过电致发光提供大于180°角度的照明;两荧 光元件,所述两荧光元件分别位于所述LED元件的所述第一发光面和所述第二发光面上部 以保持所述LED元件就位,从而使所述LED产生的照明分别从所述发光面出发经过所述两 荧光元件;和一电子元件,所述电子元件与所述LED元件藕接以将所述LED元件电连接于一 电源。 所述LED元件被所述两荧光元件以三明治方式夹在中间从而保持所述LED元件就 位,以使所述第一发光面和所述第二发光面直接压向所述荧光元件上以得到支撑并导引热 传递离开所述LED元件,并且所述LED元件被保持在所述突光元件之间空隙的一 LED容纳 腔内。 上述的技术应用到具体产品上其产品具有体积小发光效果好,能够利用一个LED 光源同时向各个方向同时发光,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由于其只是通过第一发光面和第 二发光面对LED元件进行散热,其思路虽然较好,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存在散热效果不 理想,热量散发较慢而引发LED元件过热的情况,更严重的情况下会烧毁整个LED光源,而 此是为传统技术的主要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LED灯散热结构,本技术的散热导线采用裸露、大散热 面的结构制成,同时,结构中设计有气流均温装置能够显著提升散热效果,而此为本实用新 型的主要目的。 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灯散热结构,包括LED发光体以及散热 导线,其中,该LED发光体具有上发光面以及下发光面,该散热导线采用裸露、大散热面的 结构制成,该散热导线包括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以及信号电力传输散热部分,该电极连 接导热散热部分与该信号电力传输散热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该散热导线,该LED发光体的 正负级导线连接在该LED发光体与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之间,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 分用以将该信号电力传输散热部分中的电流以及控制电信号通过该正负级导线传递给该 LED发光体,同时,该LED发光体在通电发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通过该正负级导线传导 至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由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对该热量向外进行散发,同步的, 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能够将该热量进一步传导给该信号电力传输散热部分,由该信号 电力传输散热部分同时将该热量向外进行散发,该信号电力传输散热部分包括若干条信号 电力传输散热导线, 该LED发光体与该散热导线连接形成一 LED单兀发光散热体,密封透光罩具有内 表面,且借助该密封透光罩的该内表面围绕形成一密封内腔,若干该LED单元发光散热体 排列设置在该密封内腔中,在该密封内腔中灌充有散热气体,在该密封内腔中还设置有气 流均温装置,在工作的时候,该LED发光体通电发光,该LED发光体发光所产生的热量通过 该散热导线散发到该散热气体中,与此同时,该气流均温装置工作带动该散热气体在该密 封内腔中循环流动,使该密封内腔中各个位置的该散热气体的温度趋于一致,最终该散热 气体通过该密封透光罩将热量向外散发。 该LED发光体的该上发光面以及该下发光面上可以分别盖设透光传热层,该LED 发光体所产生的光线透过该透光传热层向外照射,同时,该LED发光体在通电发光的过程 中所产生的热量分别通过该上发光面以及该下发光面传导到该透光传热层中,由该透光传 热层对该热量进行散发。 该LED发光体以及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同时被夹设在两块该透光传热层之 间,该上发光面以及该下发光面传导到该透光传热层中的该热量在由该透光传热层进行散 发的同时也传导至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中,由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以及该信号电 力传输散热部分同时进行散热,该LED发光体被夹设在两块该透光传热层之间的中央位 置,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环设在该LED发光体四周,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被夹设 在两块该透光传热晶体层之间的边缘位置。 该密封透光罩为玻璃罩,该气流均温装置为风扇。 若干该LED单元发光散热体排列呈管状设置在该密封内腔中,形成一管状LED发 光散热体,该气流均温装置设置在该管状LED发光散热体的一端,该气流均温装置带动该 散热气体从该管状LED发光散热体外部自该管状LED发光散热体一端进入到该管状LED发 光散热体中,而后,从该管状LED发光散热体中流过并带走热量后,从其另外一端流出,如 此循环往复。 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包括接线板以及延伸板,该接线板连接在该延伸板端 部,该LED发光体通过该正负级导线连接在该接线板中,该信号电力传输散热部分的若干 条该信号电力传输散热导线顺序连接在该延伸板两侧,连接在该延伸板两侧的若干条该信 号电力传输散热导线向该延伸板一侧同时翻折,当若干该LED单兀发光散热体排列形成该 管状LED发光散热体的时候,每一个该信号电力传输散热导线都位于该管状LED发光散热 体内部管腔中,在该管状LED发光散热体端部借助若干该延伸板围绕形成一安装腔,该气 流均温装置设置在该安装腔中,该接线板与该延伸板倾斜连接,并形成一连接夹角。 相对于该安装腔在每一个该延伸板的尾端还连接有翘板,该翘板与该延伸板倾斜 连接,若干该翘板排列形成一间隔环板,该间隔环板将该密封内腔分隔为进气腔以及循环 腔,该进气腔与该循环腔通过狭气道连通,该狭气道位于该间隔环板的外缘端面与该密封 透光罩的该内表面之间,借助该间隔环板能够降低该散热气体流过该狭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LED发光体以及散热导线,其中,该LED发光体具有上发光面以及下发光面,该散热导线包括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以及信号电力传输散热部分,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与该信号电力传输散热部分连接在一起形成该散热导线,该LED发光体的正负级导线连接在该LED发光体与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之间,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用以将该信号电力传输散热部分中的电流以及控制电信号通过该正负级导线传递给该LED发光体,同时,该LED发光体在通电发光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通过该正负级导线传导至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由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对该热量向外进行散发,同步的,该电极连接导热散热部分能够将该热量进一步传导给该信号电力传输散热部分,由该信号电力传输散热部分同时将该热量向外进行散发,该信号电力传输散热部分包括若干条信号电力传输散热导线,该LED发光体与该散热导线连接形成一LED单元发光散热体,密封透光罩具有内表面,且借助该密封透光罩的该内表面围绕形成一密封内腔,若干该LED单元发光散热体排列设置在该密封内腔中,在该密封内腔中灌充有散热气体,在该密封内腔中还设置有气流均温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鸿,蔡州,
申请(专利权)人:蔡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