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0256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换热器,包括至少三排U型管,至少三排U型管之间的管径不同,沿制冷剂的流向,各排U型管的管径依次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传统蒸发器,能更好的适应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密度改变和压力变化,保证制冷剂无论是在液态还是气态时都能处在一个换热系数高的状态,且能有效降低流动阻力,从而提高蒸发器的换热能力和空调的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及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管翅式蒸发器中,大都采用管径相同的长U管。但是,这种结构的蒸发器中,由于制冷剂在蒸发器吸热蒸发过程中密度逐渐增大,压力损失增大,无法保证制冷剂在气态和液态时都处在均匀的循环流速状态,进而影响蒸发器的换热能力,同时增大了制冷剂流动过程中的流动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降低制冷剂在流动过程中的流动阻力,提闻换热能力和空调能效的换热器及空调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换热器,包括:至少三排U型管,所述至少三排U型管之间的管径不同。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为蒸发器,沿制冷剂的流向,各排U型管的管径依次增大。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包括Ul、U2、U3三排U型管,沿制冷剂的流向,所述三排U型管的管径分别为Φ7、Φ7.94、Φ9.52。 优选地,所述换热器还包括输入管、分配器和集气管,所述输入管经分配器连接Ul管,由分配器将制冷剂分为若干支路,每一支路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相应的Ul、U2、U3管;各支路的出口由U3管连接到所述集气管。 优选地,对于每一支路,各排U型管之间通过短U管连接。 优选地,各排U型管之间的间距相同。 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换热器。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器,包括:至少三排U型管,所述至少三排U型管之间的管径不同,相比传统蒸发器,能更好的适应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密度改变和压力变化,保证制冷剂无论是在液态还是气态时都能处在一个换热系数高的状态,且能有效降低流动阻力,从而提高蒸发器的换热能力和空调的能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换热器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换热器的三排U型管的管径对比示意图。 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了,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如图1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出一种换热器,尤其指蒸发器,该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4、输入管11、分配器12和集气管13,制冷剂由输入管11进入,经分配器12将制冷剂分为若干支路进入换热器本体14,之后各支路汇总至集气管13输出。 本实施例中,换热器本体14由长U型管及套在U型管上的翅片构成,在换热器本体14内包括至少三排U型管,所述至少三排U型管之间的管径不同。由此通过不同管径的U型管组合使用,并且保证每一蒸发流程都是三根以上长U型管,相比传统蒸发器,能更好的适应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密度改变和压力变化,保证制冷剂无论是在液态还是气态时都能处在一个换热系数较高的状态,且能有效降低流动阻力,从而提高蒸发器的换热能力和空调的能效。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各U型管可以采用铜管。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沿制冷剂的流向,即从换热器的内侧到外侧,各排U型管的管径依次增大。 本实施例以Ul、U2、U3三排U型管进行举例,其中,Ul位于制冷剂的输入侧,即换热器内排U型管,U3位于制冷剂的输出侧,即换热器最外排U型管,U2管位于Ul管与U3管之间。输入管11经分配器12连接Ul管,制冷剂从输入管11进入,由分配器12分为若干支路(lin、2in…n in)进入蒸发器主体吸热蒸发,每一支路的制冷剂依次通过相应的U1、U2、U3管;最后各支路的出口(lo ut、2out…n out)由U3管汇总到集气管13输出(OUT),流出蒸发器,结束蒸发过程。 对于每一支路,各排U型管之间通过短U管连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各排U型管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换热器的Ul、U2、U3三排U型管的管径分别为Φ7、Φ7.94、Φ9.52。通过三种不同管径的铜管组合使用,并且保证每一蒸发流程都是三根长U型管,制冷剂依次通过Φ7、Φ7.94、Φ9.52,如此相比传统蒸发器,能更好的适应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密度改变和压力变化,保证制冷剂无论是在液态还是气态时都能处在一个换热系数高的状态,且能有效降低流动阻力,从而提高蒸发器的换热能力和空调的能效。 本实施例换热器尤其适合使用在轻型商用平台的风管机、座吊两用室内机、嵌入式室内机等。 此外,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换热器,其结构特点请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技术实施例换热器及空调器,采用至少三排不同管径的U型管,且沿制冷剂的流向,各排U型管的管径依次增大,相比传统蒸发器,能更好的适应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密度改变和压力变化,保证制冷剂无论是在液态还是气态时都能处在一个换热系数高的状态,且能有效降低流动阻力,从而提高蒸发器的换热能力和空调的能效。 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排U型管,所述至少三排U型管之间的管径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三排U型管,所述至少三排U型管之间的管径不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蒸发器,沿制冷剂的流向,各排U型管的管径依次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Ul、U2、U3三排U型管,沿制冷剂的流向,所述三排U型管的管径分别为Φ7、Φ7.94、Φ9.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悄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