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自然通风式隔声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0123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屋面自然通风式隔声罩,解决现有隔声罩需要借用动力系统进行通风,同时消声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设置于声源装置外的罩体,罩体上还设有隔声门和隔声窗,所述罩体下部两侧设有进气消声器,顶面中央设有的开口,且在开口的正上方设有与顶部通过连接柱相连的排气屋面;所述罩体内顶部还设有与罩体顶部通过连接柱相连的吸声吊顶;所述罩体内壁上还设有吸声孔板,且在吸声孔板与罩体内壁之间还设有一层第一吸声棉;所述进气消声器由外壳和一个以上设置于外壳内的消声柱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罩体下部采用进气消声器进行进气,能够满足隔声罩进风需求,且该消声器通风面积大,消声面积多,有良好的消声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面自然通风式隔声罩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屋面自然通风式隔声罩。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社会进入一个科技时代,各种各样的设备随处可见,这些设备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利的一面。当这些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活。一般人们在设计隔声罩的时候,都将隔声罩设计为一个密闭的空间,需要有通风要求的就安装消声器,需要采用动力系统。此时,由于考虑到动力系统会增加能耗,增加投入成本,在日后使用的时候也不便于观察,该种方式长期投入成本将会不断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自然通风式隔声罩,解决现有隔声罩需要借用动力系统进行通风,同时消声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屋面自然通风式隔声罩,包括设置于声源装置外的罩体,罩体上还设有隔声门和隔声窗,所述罩体下部两侧设有进气消声器,顶面中央设有供空气流动的开口,且在开口的正上方设有与顶部通过连接柱相连的排气屋面,该排气屋面横截面为三角形,且排气屋面与罩体顶面之间存在供空气流通的间隙;所述罩体内顶部还设有与罩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屋面自然通风式隔声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声源装置外的罩体,罩体上还设有隔声门(1)和隔声窗(2),所述罩体下部两侧设有进气消声器(3),顶面中央设有供空气流动的开口(4),且在开口的正上方设有与顶部通过连接柱相连的排气屋面(5),该排气屋面横截面为三角形,且排气屋面与罩体顶面之间存在供空气流通的间隙;所述罩体内顶部还设有与罩体顶部通过连接柱相连的吸声吊顶(6);所述罩体内壁上还设有吸声孔板(7),且在吸声孔板与罩体内壁之间还设有一层第一吸声棉(8);所述进气消声器由外壳和一个以上设置于外壳内的消声柱组成,且消声柱之间存在供空气流通的间隙,该消声柱四周表壁由穿孔铝板制作而成,内部设有第三吸声...

【技术特征摘要】
1.屋面自然通风式隔声罩,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声源装置外的罩体,罩体上还设有隔声门(I)和隔声窗(2),所述罩体下部两侧设有进气消声器(3),顶面中央设有供空气流动的开口(4),且在开口的正上方设有与顶部通过连接柱相连的排气屋面(5),该排气屋面横截面为三角形,且排气屋面与罩体顶面之间存在供空气流通的间隙;所述罩体内顶部还设有与罩体顶部通过连接柱相连的吸声吊顶(6);所述罩体内壁上还设有吸声孔板(7),且在吸声孔板与罩体内壁之间还设有一层第一吸声棉(8);所述进气消声器由外壳和一个以上设置于外壳内的消声柱组成,且消声柱之间存在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桂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恒宁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