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电压保护元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97625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过电压保护元件及其制备方法,包含一基板;一绝缘层,设置于该基板上,该绝缘层具有一凹槽;以及一导体层,设置于该绝缘层上,该导体层具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二者形成一放电通路,且该凹槽位于该放电通路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电压保护元件的制备方法包含形成一绝缘层于一基板上;形成一凹槽于该绝缘层之内;形成一光阻图案,其填满该凹槽并凸伸出该绝缘层;形成一导体层于该绝缘层上,该光阻图案分隔该导体层而形成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以及去除该光阻图案,由此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形成一放电通路,且该凹槽位于该放电通路下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特别关于一种采用空气放电技术的。
技术介绍
电子电路在运作中,若产生电压异常或静电放电(ESD),则电子电路上的电子元件可能损坏。为此,电子电路中,常设置过电压保护器,以保护电子电路上的电子元件,使其不受电压异常或静电放电的影响。 在现今电子产品的先进以及工艺技术提升的进步下,电子产品尺寸逐渐缩小,使得静电放电对于精密电子零件的损害程度渐趋严重,加上近年來手持式行动设备的发展迅速,因此在静电防护的要求日益增加。比照目前应用于静电防护的方法中,以空气放电的方式最为常見。 然而,现有的空气放电保护元件的设计方式,多属于直接在基版上制作放电电极,此一保护元件容易有漏电问题产生,造成静电保护稳定度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空气放电技术的,其具有一绝缘凹槽,可容纳放电过程中掉落的金属碎屑,避免形成短路,以确保过电压保护元件的稳定性。 本专利技术的过电压保护元件的一实施例,包含一基板;一绝缘层,设置于该基板之上,该绝缘层具有一凹槽;以及一导体层,设置于该绝缘层之上,该导体层具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形成一放电通路,且该凹槽位于该放电通路的下方。 本专利技术的过电压保护元件的另一实施例,包含一绝缘基板,具有一凹槽;以及一导体层,设置于该绝缘基板之上,该导体层具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形成一放电通路,且该凹槽位于该放电通路的下方。 本专利技术的过电压保护元件的制备方法的一实施例,包含形成一绝缘层于一基板之上;形成一凹槽于该绝缘层之内;形成一光阻图案,其填满该凹槽并凸伸出该绝缘层;形成一导体层于该绝缘层之上,该光阻图案分隔该导体层而形成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以及去除该光阻图案,藉此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形成一放电通路,且该凹槽位于该放电通路的下方。 本专利技术的过电压保护元件的制备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包含形成一凹槽于一绝缘基板之内;形成一光阻图案,其填满该凹槽并凸伸出该绝缘基板;以及形成一导体层于该绝缘基板之上,该光阻图案分隔该导体层而形成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以及去除该光阻图案,由此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形成一放电通路,且该凹槽位于该放电通路的下方。 上文已相当广泛地概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优点,以使下文的本专利技术详细描述得以获得较佳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标的的其它技术特征及优点将描述于下文。本专利技术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了解,可相当容易地利用下文揭示的概念与特定实施例可作为修改或设计其它结构或工艺而实现与本专利技术相同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也应了解,这类等效建构无法脱离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前述说明及下列图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优点得以获得完全了解。 图1例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过电压保护元件; 图2至图10例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过电压保护元件的制备方法; 图11例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过电压保护元件;以及 图12至图19例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过电压保护元件的制备方法。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过电压保护元件 11:基板 13:绝缘层 13A:凹槽 13B:预定区域 14:种晶层 15:导体层 15A:第一电极 15B:第二电极 16:光阻层 16A:预定区域 16B:光阻图案 17:垫高层 17A:开口 18:光阻层 18A:预定区域 18B:光阻图案 19:保护层 60:过电压保护元件 61:基板 6IA:凹槽 64:种晶层 65:导体层 65A:第一电极 65B:第二电极 66:光阻层 66A:预定区域 66B:光阻图案 67:垫高层 67A:开口 68:光阻层 68A:预定区域 68B:光阻图案 69: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具有通常知识者能彻底地了解本专利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尽的步骤及结构。显然地,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并未限定于相关领域的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熟习的特殊细节。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结构或步骤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专利技术不必要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会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广泛地施行在其他实施例中,且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受限定,其以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为准。 在下文中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系配合所附图式以阐述细节。说明书所提及的“实施例”、“此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等,意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该实施例所述有关的特殊特性、构造、或特征。说明书中各处出现的“在此实施例中”的片语,并不必然全部指相同的实施例。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下列记载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步骤及结构以使本专利技术得以被完整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并不限于具有特定知识的具有通常知识者。此外,现有的结构及步骤并未记载于下文,以免本专利技术受到不必要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将于下文中描述,然而本专利技术除了下文之外,也可广泛地实现于其它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应限制于下文的记载,而应由申请专利范围予以定义。 图1例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过电压保护元件10。在一实施例中,该过电压保护元件10包含一基板11、一绝缘层13、一导体层15、一垫高层17、及一保护层19。在此实施例中,该绝缘层13设置于该基板11之上,且具有一凹槽13A ;该导体层15设置于该绝缘层13之上,具有一第一电极15A及一第二电极15B,形成一放电通路,且该凹槽13A位于该放电通路的下方;该垫高层17设置于该导体层15之上,具有一开口 17A,至少局部曝露该第一电极15A及该第二电极15B ;该保护层19设置于该垫高层17之上,且该保护层19遮蔽该开Π 17A。 在一实施例中,该开口 17A的断面宽度大于该凹槽13A的断面宽度,该第一电极15A的断面具有一第一尖部,该第二电极15B的断面具有一第二尖部,面向该第一尖部,且该第一尖部及该第二尖部设置于该凹槽13A之上。如此,当高电压施加于该第一电极15A与该第二电极15B时,该第一尖部与该第二尖部经由其间的空气放电,其作用如同电弧放电,使得该第一电极15A与该第二电极15B产生电极碎屑,而该凹槽13A即可容纳放电过程中掉落的金属碎屑,避免金属碎屑堆积而造成该第一电极15A与该第二电极15B形成短路,进而确保该过电压保护元件10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该基板11包含氧化铝或陶瓷材料,该绝缘层13包含聚亚酰胺,该导体层15包含铜,该垫高层17包含环氧树脂或聚亚酰胺,该保护层19包含环氧树脂或聚亚酰胺。在一实施例中,为避免外部环境的物质落入该第一电极15A该第二电极15B之间,造成该第一电极15A与该第二电极15B形成短路,过电压保护元件10也包含该保护层19,经配置以隔离该导体层15与外部环境。在一实施例中,该垫高层17隔离该保护层19与该导体层15之外,其开口 17A也提供额外的空间,该第一尖部与该第二尖部得经由其间的空气进行放电。 图2至图10例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过电压保护元件10的制备方法。参考图2,在一实施例中,首先形成一绝缘层13 (例如,感光性聚亚酰胺层)于一基板11(例如,氧化铝基板或陶瓷基板)之上,并对该绝缘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电压保护元件,包含:一基板;一绝缘层,设置于该基板之上,该绝缘层具有一凹槽;以及一导体层,设置于该绝缘层之上,该导体层具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形成一放电通路,且该凹槽位于该放电通路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电压保护元件,包含: 一基板; 一绝缘层,设置于该基板之上,该绝缘层具有一凹槽;以及 一导体层,设置于该绝缘层之上,该导体层具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形成一放电通路,且该凹槽位于该放电通路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其中该基板包含氧化铝或陶瓷材料,该绝缘层包含聚亚酰胺,该导体层包含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还包含一垫高层,设置于该导体层之上,该垫高层具有一开口,至少局部曝露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其中该垫高层包含环氧树脂或聚亚酰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其中该开口的断面宽度大于该凹槽的断面览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其还包含一保护层,设置于该垫高层之上,且该保护层遮蔽该开口。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其中该保护层包含环氧树脂或聚亚酰胺。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其中该第一电极的断面具有一第一尖部,该第二电极的断面具有一第二尖部,面向该第一尖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其中该第一尖部及该第二尖部设置于该凹槽之上。10.一种过电压保护元件,包含: 一绝缘基板,具有一凹槽;以及 一导体层,设置于该绝缘基板之上,该导体层具有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形成一放电通路,且该凹槽位于该放电通路的下方。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还包含一垫高层,设置于该导体层之上,该垫高层具有一开口,至少局部曝露该第一电极及该第二电极。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其中该垫高层包含环氧树脂或聚亚酰胺。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其中该开口的断面宽度大于该凹槽的断面宽度。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其还包含一保护层,设置于该垫高层之上,且该保护层遮蔽该开口。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其中该保护层包含环氧树脂或聚亚酰胺。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其中该第一电极的断面具有一第一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秀伦张育嘉刘泽钧许秀美
申请(专利权)人:佳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