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9436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由与介质路径内表面的接触所引起的被记录介质的损伤的记录装置。记录装置包括:支撑被记录介质的介质支撑部;在被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部;和具有互相相对的第一以及第二面并输送被记录介质在第一面与第二面之间通过的介质路径。第一面为向第二面凸出的形状。在被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并排的多个辊配置于第一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记录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大型喷墨打印机等记录装置中,具有从装配于卷筒纸装配部的卷筒纸(被记录介质)抽出薄片并在介质路径通过、进行印刷的装置。这样的记录装置的介质路径与进行印刷的记录部与卷筒纸装配部的位置关系相应地弯曲。在介质路径的途中,在例如记录部的跟前设有夹持薄片的输送辊对和/或、向该输送辊对供给薄片的供纸辊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186078号公报 在印刷时用输送辊对夹持并输送薄片时,有时薄片会与弯曲的介质路径的内周侧的内表面接触。在该情况下,有时会在与内周侧的内表面相对的薄片表面上产生擦伤。另夕卜,在供给新的卷筒纸时,有时薄片会与弯曲的介质路径的外周侧的内表面接触。在该情况下,有时会在与外周侧的内表面相对的薄片表面上产生擦伤。 上述问题并不限于喷墨打印机,在各种记录装置中同样存在。 另外,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画像记录装置是供给切断薄片(cut sheet)的装置,所以没有考虑卷筒纸所产生的上述问题。该画像记录装置为了防止切断薄片的卡纸而使输送通路弯曲。在印刷时用阻碍卜)辊对夹持并输送切断薄片时,有时切断薄片接触用纸导向部,在与内周侧用纸导向部相对的薄片表面和/或与外周侧用纸导向部相对的薄片表面上产生擦伤。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抑制由与介质路径内表面的接触所引起的被记录介质的损伤的记录装置。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本专利技术的记录装置具有下述方式:支撑被记录介质的介质支撑部;在所述被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部;和介质路径,其具有互相相对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并输送所述被记录介质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面为向所述第二面凸出的形状,在被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并排的多个辊配置于所述第一面。 即,在向第二面凸出的形状的第一面上在被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并排有多个辊,所以可抑制被记录介质直接擦碰第一面。因此,上述方式能够提供能够抑制由与向第二面凸出的形状的第一面的接触所引起的被记录介质的损伤的记录装置。 在这里,在上述记录装置中包含喷墨打印机、线点式打印机、激光打印机、行式打印机、复印机机、传真机等。 第一面以及第二面也可以是介质路径面的一部分。因此,即可以是第二面位于第一面的介质路径下游侧,也可以是第一面位于第二面的介质路径下游侧。 但是,在所述介质路径中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二个辊的公切线也可以不与位于该二个辊之间的所述第一面接触。该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减少第一面与被记录介质的接触,所以能够提供能够抑制被记录介质的损伤的优选例子。 也可以在向与第一面相反一侧凹陷的形状的所述第二面上配置有第二辊。该方式可抑制被记录介质直接擦碰第二面,所以能够提供能够抑制在被记录介质的供给时由与向第一面相反一侧凹陷的形状的第二面的接触所引起的被记录介质的损伤的记录装置。 所述第二辊也可以配置于在所述第一面上配置并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邻的二个辊之间的位置的所述第二面。该方式能够提供能够一边抑制辊数一边抑制由与介质路径面的接触所引起的被记录介质的损伤的例子。 在所述第一面上,也可以沿着所述输送方向形成有延伸部。该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减少第一面与被记录介质的接触,所以能够提供能够抑制由与向第二面的凸出的形状的第一面的接触所引起的被记录介质的损伤的优选的例子。 所述第二面也可以形成为曲面状。在被记录介质的供给时被记录介质的顶端部未保持,所以被记录介质容易接触凹陷的形状的第二面。如果在凹陷的形状的第二面上具有所述延伸部,则第二面与被记录介质的接触面积变小,结果反而容易在被记录介质上产生擦伤。因此,本方式能够提供能够抑制在被记录介质的供给时由与向与第一面相反一侧凹陷的形状的第二面的接触引起的被记录介质的损伤的优选的例子。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例示介质路径30的要部的图。 图2是例示记录装置I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例示记录装置I的纵剖图。 图4是例示介质路径30的内周侧的内表面(第一内表面)31的后视图。 图5是例示介质路径30的外周侧的内表面(第二内表面)32的主视图。 图6是例示介质路径的内表面31、32的横剖图。 图7是例示记录装置I的作用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I…记录装置;10...壳体;12…记录部;15、16…输送棍对; 30…介质路径;30a…小曲率部;30b、30c…大曲率部; 31…内周侧的内表面(第一内表面);31b…第一棍间的内表面; 31r…肋(延伸部);31s…基底面; 32…外周侧的内表面(第二内表面); 32b…第一辊间的内表面; 33…第一棍;34…第二棍;40…第一介质路径;41…第侧壁部; 42…第一另一侧壁部;50…供纸单元;51…抽出机构(介质支撑部); 52、53…供纸辊对;60…第二介质路径;61…第二一侧壁部; 62…第二另一侧壁部;D1...滑动方向;D4...输送方向; D5…内方向;D6…外方向;D7…宽度方向;R1、R2…卷筒纸; R3…薄片;R4…顶端部;R5...内侧面; R6…外侧面;TL1…公切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当然,下面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特征并不都是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必需的。 图1是为了说明本技术的例子而示意性地例示记录装置的介质路径30的要部的图。图2是表示作为记录装置I的例子的大型喷墨打印机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将堆纸部19省略而表示记录装置I的纵剖图。图4是例示介质路径30的内周侧的内表面31的后视图。图5是例示介质路径30的外周侧的内表面32的主视图。图6是例示介质路径30的内表面31、32的横剖图。 在上述图中,符号Dl表不供纸单兀50相对于壳体10的滑动方向。符号D2表不作为滑动方向的一侧的拉出方向。符号D3表不作为滑动方向另一侧的收置方向。符号D4表不与滑动方向Dl相交的薄片(被记录介质)R3的输送方向。符号D5是从外周侧的内表面32朝向内周侧的内表面31的内方向。符号D6是从内周侧的内表面31朝向外周侧的内表面32的外方向。符号D7表不与输送方向D4以及内外方向D5、D6垂直的记录装置宽度方向。图1是从宽度方向D7的外侧侧视介质路径30的图,图3是从宽度方向D7的外侧侧视记录装置I的图。 另外,为了容易理解地进行图示,各图之间没有进行整合。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位置关系只不过是用于说明专利技术的例示,并不限定专利技术。因此,将供纸单元配置于壳体之下以外的位置例如上、左、右等位置等的方案也包含于本专利技术中。 上述图中所示的记录装置1,包括壳体10和设置得能够相对于该壳体10滑动的供纸单元50,并能够切换装置上部进深处的第一卷筒纸Rl与装置下部的第二卷筒纸R2来进行印刷(进行记录)。卷筒纸是将薄片卷成卷筒状的连续纸。两卷卷筒纸R1、R2将外侧设为印刷面。当然,如果改变抽出机构21、51的位置,则也能够使用将内侧设为记录面的卷筒纸。在卷筒纸中,能够使用纸、布、塑料薄片、皮革等各种材质的卷绕薄片。 如图3所示,壳体10包括控制部11、记录部12、输送辊对(15、16)、排出部17、刀具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记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记录装置,其中,包括:支撑被记录介质的介质支撑部;在所述被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部;和介质路径,其具有互相相对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并输送所述被记录介质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面为向所述第二面凸出的形状,在被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并排的多个辊配置于所述第一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7 JP 2013-0657851.一种记录装置,其中,包括: 支撑被记录介质的介质支撑部; 在所述被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部;和 介质路径,其具有互相相对的第一面以及第二面,并输送所述被记录介质在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之间通过; 所述第一面为向所述第二面凸出的形状, 在被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上并排的多个辊配置于所述第一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装置,其中: 在所述介质路径上在所述输送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晃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