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9072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包括双列灌装机、双导轨导向装置、进瓶装置、出瓶装置、分瓶螺杆和传送带,双列灌装机与双导轨导向装置相接,进瓶装置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的一侧,出瓶装置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的另一侧,分瓶螺杆与进瓶装置相接,在分瓶螺杆下方设有传送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在相同的技术参数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列旋转式灌装机灌装阀头数多,灌装机体积小,产能和效率大,占地面积很小,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列旋转式灌装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灌装机就是饮料市场的坚实后盾,特别是现代市场上人们对商品质量要求日渐提高、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企业对高效自动化生产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灌装机更是成为了炙手可热的灌装设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包装产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多,现有的包装生产线采用单头灌装阀,已渐渐无法承受市场需求的负担,为适应包装工业的大生产,以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包装机械已经向高速、高生产能力产品发展,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如果要提高生产能力,则需要提高灌装机的转速和增加灌装阀的头数,这样会使灌装设备体积增大,且对精度的要求很高,灌装机主轴转速的变大,对元件的材质可靠性、性能及寿命会产生相关的影响,同时需要保证灌液过程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顺利的完成,更何况生产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可同时进行双列灌装,产能和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列灌装机、双导轨导向装置、进瓶装置、出瓶装置、分瓶螺杆和传送带,双列灌装机与双导轨导向装置相接,进瓶装置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的一侧,出瓶装置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的另一侧,分瓶螺杆与进瓶装置相接,在分瓶螺杆下方设有传送带; 所述的双列灌装机包括双列灌装阀、可升降托瓶装置和灌装机主体,沿灌装机主体的圆周方向上设有N组双列灌装阀,N≥10,每组双列灌装阀由两个灌装阀组成,上述两个灌装阀与灌装机主体的一条主输液管相连,在每组双列灌装阀的下方对应设有可升降的托瓶装置,托瓶装置可同时托起两个瓶子;在双列灌装阀和可升降托瓶装置最低位置之间设有一个双导轨导向装置,双导轨导向装置包括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分别包含两个同心的圆弧形轨道,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的圆弧开口方向相背;双导轨导向装置的进瓶导轨的节圆分别与双列灌装阀运动轨迹的节圆相切;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的进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进瓶装置,进瓶装置包括转盘、拨杆、固定凸轮、回转轴承和底盘,进瓶装置的转盘与双导轨导向装置的进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位于转盘内,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转盘设置在回转轴承的外圈上,底盘设置在回转轴承的内圈上,拨杆的一端与固定凸轮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固定凸轮位于转盘内,且与底盘固联,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的出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出瓶装置,出瓶装置包括转盘、拨杆、固定凸轮、回转轴承和底盘,出瓶装置的转盘与双导轨导向装置出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位于转盘内,转盘设置在回转轴承的外圈上,回转轴承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底盘设置在回转轴承的内圈上,拨杆的一端与固定凸轮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固定凸轮位于转盘内,且与底盘固联。在双导轨导向装置的进瓶导轨的进瓶口两侧设有两个分瓶螺杆,分瓶螺杆的进瓶路线与双导轨导向装置进瓶导轨的节圆相切。 所述拨杆包括套杆、弹簧、内杆、挡销和滚轮;弹簧设置在套杆内,套杆通过弹簧与内杆的一端相连,内杆的另一端设有滚轮,内杆上设有挡销,滚轮与固定凸轮接触,沿固定凸轮外壁运动。 所述固定凸轮分为升程区、远程端、回程区和近程端,升程区和远程端位于拨杆通过双导轨导向装置的区域,远程端角度为20?30度,回程区的角度为零度,固定凸轮上除升程区和远程端,剩下的为近程端;进瓶装置中的固定凸轮的升程区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进瓶导轨的进瓶口,回程区的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进瓶导轨的出瓶口 ;出瓶装置中的固定凸轮的升程区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出瓶导轨的进瓶口,回程区的起始点位于双导轨导向装置出瓶导轨的出瓶口 ;远程端与近程端的半径差为AR = 3/2D+AP,D为瓶子直径,ΔΡ为两个同心的圆弧形轨道内圆外壁与外圆内壁之间的距离。 上述底盘分为主要工作区域和次要工作区域,主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转动方向,从进瓶口到出瓶口的区域,其高度逐渐升高,出瓶口高度最大,次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转动方向,从出瓶口到进瓶口的区域,其高度与出瓶口高度相同,且保持不变。 上述底盘分为主要工作区域和次要工作区域,主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转动方向,从进瓶口到出瓶口的区域,且高度不变,在主要工作区域的出瓶口出设有升降块,次要工作区域为沿转盘转动方向,从出瓶口到进瓶口的区域,其高度不变,主要工作区域的高度低于次要工作区域的高度。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相同的技术参数下,本专利技术的双列旋转式灌装机灌装阀头数多,灌装机体积小,产能和效率大,占地面积很小,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成本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列灌装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进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进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拨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拨杆顶端位移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3,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包括双列灌装机1、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装置3、出瓶装置4、分瓶螺杆5和传送带,双列灌装机I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相接,进瓶装置3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一侧,出瓶装置4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另一侧,分瓶螺杆5与进瓶装置3相接,在分瓶螺杆5下方设有传送带。 所述的双列灌装机I包括双列灌装阀101、可升降托瓶装置102和灌装机主体(市购),沿灌装机主体的圆周方向上设有N组双列灌装阀101,N= 150,每组双列灌装阀101由两个灌装阀组成,上述两个灌装阀与灌装机主体的一条主输液管相连,在每组双列灌装阀101的下方对应设有可升降的托瓶装置102,托瓶装置102可同时托起两个瓶子;在双列灌装阀101和可升降托瓶装置102最低位置之间设有一个双导轨导向装置2,双导轨导向装置2包括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分别包含两个同心的圆弧形轨道,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的圆弧开口方向相背;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节圆分别与双列灌装阀101运动轨迹的节圆相切;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进瓶装置3,进瓶装置3包括转盘301、拨杆302、固定凸轮303、回转轴承304和底盘305,进瓶装置3的转盘30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305位于转盘301内,回转轴承304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转盘301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外圈上,底盘305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内圈上,拨杆302的一端与固定凸轮303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301,固定凸轮303位于转盘301内,且与底盘305固联,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出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出瓶装置4,出瓶装置4包括转盘301、拨杆302、固定凸轮303、回转轴承304和底盘305,出瓶装置4的转盘30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305位于转盘301内,转盘301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外圈上,回转轴承304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底盘305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内圈上,拨杆302的一端与固定凸轮303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301,固定凸轮303位于转盘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列灌装机(1)、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装置(3)、出瓶装置(4)、分瓶螺杆(5)和传送带,双列灌装机(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相接,进瓶装置(3)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一侧,出瓶装置(4)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另一侧,分瓶螺杆(5)与进瓶装置(3)相接,在分瓶螺杆(5)下方设有传送带;所述的双列灌装机(1)包括双列灌装阀(101)、可升降托瓶装置(102)和灌装机主体,沿灌装机主体的圆周方向上设有N组双列灌装阀(101),N≥10,每组双列灌装阀(101)由两个灌装阀组成,上述两个灌装阀与灌装机主体的一条主输液管相连,在每组双列灌装阀(101)的下方对应设有可升降的托瓶装置(102),托瓶装置(102)可同时托起两个瓶子;在双列灌装阀(101)和可升降托瓶装置(102)最低位置之间设有一个双导轨导向装置(2),双导轨导向装置(2)包括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分别包含两个同心的圆弧形轨道,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的圆弧开口方向相背;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节圆分别与双列灌装阀(101)运动轨迹的节圆相切;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进瓶装置(3),进瓶装置(3)包括转盘(301)、拨杆(302)、固定凸轮(303)、回转轴承(304)和底盘(305),进瓶装置(3)的转盘(30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305)位于转盘(301)内,回转轴承(304)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转盘(301)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外圈上,底盘(305)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内圈上,拨杆(302)的一端与固定凸轮(303)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301),固定凸轮(303)位于转盘(301)内,且与底盘(305)固联,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出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出瓶装置(4),出瓶装置(4)包括转盘(301)、拨杆(302)、固定凸轮(303)、回转轴承(304)和底盘(305),出瓶装置(4)的转盘(30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305)位于转盘(301)内,转盘(301)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外圈上,回转轴承(304)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底盘(305)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内圈上,拨杆(302)的一端与固定凸轮(303)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301),固定凸轮(303)位于转盘(301)内,且与底盘(305)固联。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进瓶口两侧设有两个分瓶螺杆(5),分瓶螺杆(5)的进瓶路线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导轨的节圆相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列旋转式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列灌装机(I)、双导轨导向装置(2)、进瓶装置(3)、出瓶装置(4)、分瓶螺杆(5)和传送带,双列灌装机(I)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相接,进瓶装置(3)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一侧,出瓶装置(4)设置在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另一侧,分瓶螺杆(5)与进瓶装置(3)相接,在分瓶螺杆(5)下方设有传送带; 所述的双列灌装机(I)包括双列灌装阀(101)、可升降托瓶装置(102)和灌装机主体,沿灌装机主体的圆周方向上设有N组双列灌装阀(101),N≥10,每组双列灌装阀(101)由两个灌装阀组成,上述两个灌装阀与灌装机主体的一条主输液管相连,在每组双列灌装阀(101)的下方对应设有可升降的托瓶装置(102),托瓶装置(102)可同时托起两个瓶子;在双列灌装阀(101)和可升降托瓶装置(102)最低位置之间设有一个双导轨导向装置(2),双导轨导向装置(2)包括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分别包含两个同心的圆弧形轨道,进瓶导轨和出瓶导轨的圆弧开口方向相背;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节圆分别与双列灌装阀(101)运动轨迹的节圆相切;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进瓶装置(3),进瓶装置(3)包括转盘(301)、拨杆(302)、固定凸轮(303)、回转轴承(304)和底盘(305),进瓶装置(3)的转盘(30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进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305)位于转盘(301)内,回转轴承(304)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转盘(301)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外圈上,底盘(305)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内圈上,拨杆(302)的一端与固定凸轮(303)相接触,另一端穿过转盘(301),固定凸轮(303)位于转盘(301)内,且与底盘(305)固联,紧贴双导轨导向装置(2)的出瓶导轨开口方向一侧设有出瓶装置(4),出瓶装置(4)包括转盘(301)、拨杆(302)、固定凸轮(303)、回转轴承(304)和底盘(305),出瓶装置(4)的转盘(301)与双导轨导向装置(2)出瓶导轨的圆弧形轨道同心,底盘(305)位于转盘(301)内,转盘(301)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外圈上,回转轴承(304)的内圈固定,外圈转动,底盘(305)设置在回转轴承(304)的内圈上,拨杆(302)的一端与固定凸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波何非谭清锰庆波张敏黄川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