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设减震垫的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474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设减震垫的鞋底,包括有盖层与底层,所述盖层盖设在所述底层并与所述底层缝接在一起,在所述盖层上开设有一个U形的第一开口,在所述底层上开设有一个U形的第二开口,所述的第一开口与所述的第二开口正对,并且由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形成了安装槽;还包括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并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紧密贴合,且所述减震垫至少部分凸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上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设减震垫的鞋底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是涉及一种内设减震垫的鞋底。
技术介绍
鞋子最初是用来方便人们更快捷轻松的行走或奔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鞋子的附属要求也越来越多。除了完成辅助人们行走和奔跑以外,现在的人们还要求鞋子能够更好的保护使用者的脚部。 要完成这一目的,主要是改进鞋底的结构,因为鞋底是鞋子上与地面接触的那部分。 现有技术中,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说明书中201110118167.4公开了一种减震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的前部设有第一减震装置,所述第一减震装置由多个减震气囊组成,所述鞋底的后部设有第二减震装置,所述第二减震装置由多个减震气柱组成,所述减震气柱在鞋底上横向水平设置,所述鞋底为橡胶大底,所述橡胶大底底面设有“人”字形防滑纹,所述鞋底上部还设有缓震中底。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穿着舒适,减震效果好,减震装置设置合理且耐用。 但是上述专利中的减震鞋底,起到减震作用的主要是减震气囊与减震气柱,这些都是被暴露在鞋底外部的,而且是单独设置为一层。当用户长期使用后,由于鞋底是要经常与地面之间发生挤压与摩擦,有可能使得石子等尖锐物与减震层发生接触,导致减震气囊、减震气柱发生漏气现象,影响减震效果,并且上述的由减震气囊与减震气柱构成的减震层还容易与鞋底其他部分之间发生横向的错位,造成脱落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固定牢固且不易损坏的内设减震垫的鞋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设减震垫的鞋底,包括有盖层与底层,所述盖层盖设在所述底层并与所述底层缝接在一起,在所述盖层上开设有一个U形的第一开口,在所述底层上开设有一个U形的第二开口,所述的第一开口与所述的第二开口正对,并且由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形成了安装槽; 还包括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并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紧密贴合,且所述减震垫至少部分凸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上方。 采用这种结构的鞋底,由于在鞋底中内置了一个减震垫,在保证减震效果的同时,可以防止减震垫与外部尖锐物接触,导致减震垫的破损,延长了该鞋底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技术中上述鞋底的优选,所述第一开口的大小要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大小,并且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接合部形成有弧形的连接面,所述弧形的连接面为所述安装槽内壁的一部分。 采用这种结构的鞋底,由于第一开口的大小要小于第二开口,换个角度讲,就是所述的安装槽是由下至少逐渐缩小的一个安装槽,减震垫是由下至少穿设在安装槽中,可以防止减震垫从安装槽中脱出。 作为本技术中上述鞋底的进一步优选,在所述减震垫上成形有与所述连接面相贴合的弧形面,所述减震垫通过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弧形面的配合被限位在所述安装槽中。 由于减震垫上设置有与连接面相贴合的弧形面,可以防止减震垫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由此可以用上述的安装槽将减震垫限位在该安装槽中,固定更加牢靠。 作为本技术中上述鞋底的改进,所述减震垫是由凝胶制成。用户脚部是直接与该减震垫接触的,因此优选凝胶作为制造改减震垫的材料,可以降低脚部受到的压力。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鞋底中内置了一个减震垫,在保证减震效果的同时,可以防止减震垫与外部尖锐物接触,导致减震垫的破损,延长了该鞋底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内设减震垫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鞋底;2、盖层;2.1、第一开口 ;3、底层;3.1、第二开口 ;4、安装槽;4.1、连接面; 5、减震垫;5.1、弧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内设减震垫的鞋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内设减震垫的鞋底1,一般是适用于平底鞋,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针对一些高跟或者高帮的鞋子,本实施例中的鞋底也同样适用。 本实施例中的鞋底I包括有盖层2与底层3,上述的盖层是要与用户的足部相接触的,因此采用的是具有弹性的材料如PU材料制成,并且为了增加舒适度,一般在该盖层的上表面上会缝制一层棉质或绒质材料。上述的底层是要与地面相接触的,因而一般采用较为硬质的材料来制成,比如硬革。 所述盖层2盖设在所述底层3的上表面上并与该底层3缝接在一起。在所述盖层2上开设有一个U形的第一开口 2.1,在所述底层上开设有一个U形的第二开口 3.1,所述的第一开口与所述的第二开口正对,并且由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形成了一个截面为U形的安装槽;在这里,上述的盖层2和底层3都是具有一定的厚度的,对于通常的鞋材而言,盖层的厚度在3_左右,底层的厚度要在8_左右,上述的盖层可以由多层弹性材料相互粘接而成,也可以为一层弹性材料,但相同的是在该盖层上开设有一个上下贯通的第一开口 2.1,与此结构类似,上述的底层既可以由一层硬革制成,也可以由多层硬革相互固定在一起构成,在上述的底层上也开设有一个上下贯通且截面呈U形的第二开口 3.1。 前述的第一开口 2.1和第二开口 3.1是上下正对的,然后形成了一个深度大概为盖层与底层高度总和的安装槽4,该安装槽的深度大约为Ilmm左右。在该安装槽4中固定有一个减震垫5,所述减震垫是由软质材料制成的,这种软质材料可以为流性材料也可以为弹性材料等,在本实施例里,优选凝胶作为该软质材料。凝胶,又称冻胶,是一种由溶胶或溶液中的胶体粒子或高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结构空隙中充满了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在干凝胶中也可以是气体,干凝胶也成为气凝胶),它具有较好的膨胀性和弹性,可以充分缓冲作用在其上的压力。上述的减震垫5是固定在底层3的上表面上的,然后将盖层2上的第一开口 2.1套在上述的减震垫5上,使得该减震垫5的上部凸出设置在第一开口 2.1外。当用户穿上鞋子后,是直接与该减震垫接触的,由此可以缓解用户脚部受到的压力,起到减震的作用。 所述减震垫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并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紧密贴合,且所述减震垫至少部分凸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上方。 为了将减震垫限位在该安装槽中,本实施例做了如下设计:将所述第一开口 2.1的大小设置成小于所述第二开口 3.1的大小,这样可以防止减震垫5上下的窜动。 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接合部形成有弧形的连接面4.1,该弧形的连接面为所述安装槽内壁的一部分。在所述减震垫上成形有与所述连接面相贴合的弧形面 5.1,从而让所述减震垫通过所述连接面与所述弧形面的配合被限位在所述安装槽中,防止了其在水平面上的窜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设减震垫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盖层与底层,所述盖层盖设在所述底层并与所述底层缝接在一起,在所述盖层上开设有一个U形的第一开口,在所述底层上开设有一个U形的第二开口,所述的第一开口与所述的第二开口正对,并且由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形成了安装槽;还包括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并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紧密贴合,且所述减震垫至少部分凸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设减震垫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盖层与底层,所述盖层盖设在所述底层并与所述底层缝接在一起,在所述盖层上开设有一个U形的第一开口,在所述底层上开设有一个U形的第二开口,所述的第一开口与所述的第二开口正对,并且由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形成了安装槽; 还包括有减震垫,所述减震垫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并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紧密贴合,且所述减震垫至少部分凸出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设减震垫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佳达鞋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