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镇章专利>正文

自动粉笔夹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289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粉笔夹套,主要是针对现有粉笔夹套其伸、缩及装填粉笔之不便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在一外管内装设一弹性元件与内管,并在内管的前端螺接一具有可开合夹口的夹管,使用者可自内管之后端开口填入欲使用及待用的粉笔,以减少须常更换粉笔的不便,并且使用者在持用时仅须轻松地以拇指向下按压该内管,使其前端的夹管凸伸并张开夹口,内管内的粉笔即可自动地向下推出以供使用,或将粉笔抵于硬物上借以向后倒缩入内管内。(*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粉笔夹套,特别是指一种只须轻按压,其内的粉笔即可自动伸、缩的自动粉笔夹套。通常,由于一般白板及白板笔的价格实远高于黑板与粉笔,且随着尺寸需求的增加,二者间的差价亦将更大,因此对于需要多量且大尺寸板面面积的教育工作者而言,例如从事学校教学的专任教师、教授等,黑板的确较经济许多且美观,因此粉笔配合黑板的教学设备仍为教育界之最爱,使用范围广,但是,用粉笔书写显然地会导致粉尘四散飞扬,使上课的教师与学生在无形中会吸入过多的粉尘,形成对呼吸器官的伤害,并且当持用粉笔时,笔灰亦会沾粘在手上,由于粉笔的笔灰成份主要是由碱性石灰所硬化而成,因此若未及时清洗,不但会造成脏污衣物、书本、桌面等物品,并且更会侵蚀手部的肌肤组织,导致皮肤粗糙,甚至病变,所以市面上用广销有一种可套住粉笔的粉笔夹套,以提供隔离使用者手部与粉笔直接接触的机会,其中,该种现有的夹套其实只在提供一种内部呈中空状,且前端开口成型为扩大夹口的塑胶套体而已,使用者若要装填粉笔时,乃须将粉笔自夹口塞入,迫使其夹片张开,至塞入一适当长度后,夹口的各夹片以其弹性而夹紧粉笔以供使用,不但如此,且每次当粉笔用至过短时,亦须用手指将各夹片稍拨离或直接捏住粉笔而将其拉出,实在相当地不便利而麻烦,并且每次亦仅能填置一只粉笔,而须时常更换。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经过详细思索,并积多年从事文具用品等相关产品及其结构、零组件的研究开发与市场行销经验,几经试制与试作,终于开发出一种可自动推出粉笔且又可装填至少一只待用粉笔的自动粉笔夹套。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方便自动推出粉笔的自动粉笔夹套,使用者仅须以拇指按压该夹套的末端,其内的粉笔即可自动地向下凸伸出以供使用,或将露出的粉笔抵顶于硬物上以倒缩回,使其可更具使用上的便捷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填充及储存粉笔的自动粉笔夹套,以供使用者可便利地自夹套之后端开口处填入欲使用及待用的粉笔,使夹套内除使用中的粉笔外更至少可储存有一只待用的粉笔以减少更换粉笔的频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粉笔夹套,其特征在于该自动粉笔夹套包括一外管,为一中空管体,其前端成型为束缩口,束缩口的内侧适当处则设有一抵止部;一弹性元件,是装设在外管内,其一端并抵靠在抵止部;一内管,为一中空管体,其内径大于粉笔的最大外径而可供粉笔进、出与容置,且其前端成型为较小外径且具有阳螺纹的螺合部,而尾端则扩大成型为一抵环,使其自外管之后端开口置入时,其管体前缘可顶于弹性元件的释放端,而其螺合部则穿置在弹性元件中;一封盖,可开合地套设在内管后端的开口处;一夹管,为一中空管体,其一端开口的内侧制作有阴螺纹,以与内管的螺合部相螺接,而另一端开口则稍扩大以成型为推拔状夹口,该夹口的周边并开设有数道切槽以形成数片的夹片,得令该夹口于自然张开时其外径大于束缩口的内径,且当后缩于束缩口内而夹设粉笔时该夹口外径不小于束缩口的内径,而此时夹口的内径则小于粉笔任一端的外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技术显示其夹设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显示其凸伸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0)外管(100)束缩口(11)弹性元件(12)内管(120)螺合部 (121)抵环(122)夹杆 (13)封盖(14)夹管(141)夹口(142)夹片 (15)粉笔以下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技术自动粉笔夹套的最佳实施例,其结构主要是由一外管(10)、一弹性元件(11)、一内管(12)、一封盖(13)与一夹管(14)所组合构成,以供容置与夹设粉笔(15)其中该外管(10),为一中空贯通状的管体,其前端开口处成型为朝前方收缩的束缩(100),该束缩(100)的内侧适当处则设有一抵止部(101)。该弹性元件(11),是自外管(10)之后端开口置入,并抵靠的抵止部(101)。该内管(12),为一中空贯通状的管体,其内径大于粉笔(15)的外径而可供粉笔(15)进、出与容置;其前端成型有较小外径且具有阳螺纹的螺合部(120),而后端则扩大成型为一抵环(121),抵环(121)上另制作有一夹杆(122),如此当该内管(12)随弹性元件(11)之后置入外管(10)内时,其前缘可顶住弹性元件(11)的释放端,此时其螺合部(120)是穿置在弹性元件(11)中。该封盖(13),是可开合地套设在内管(12)之后端开口,并可以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所制成。该夹套(14),为一中空贯通状的管体,其一端开口的内部制作有阴螺纹(140),使该夹管(14)伸入于束缩口(100)内时得以与内管(12)的螺合部(120)相螺接,而另一端开口则扩大成型为推拔状的夹口(141),夹口的周边并开设有数道切槽以形成数片之夹片(142),并得令夹口(141)于自然张开状态时其外径大于束缩口(100)的内径,且当缩入至束缩口(100)内而夹设粉笔(15)时,其外径不小于束缩口的内径,且此时夹口(141)的内径是小于粉笔(15)任一端的外径。至于本技术的组合结构特性及其使用状态再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首先、将弹性元件(11)及内管(12)依续置入外管(10)内,并用拇指稍加抵压内管(12)后端之抵环(121)处,使内管(12)因此向前压缩弹性元件(11),直至该抵环(121)抵止于外管(10)之后端开口,使其前端的螺合部(120)推进束缩口(100)内部,再将夹管(14)伸入束缩口(100)内并旋转,以螺接于内管(1 2)的螺合部(120)上,放开拇指,任由弹性元件(11)的回复力将内管(12)向后推送,直至夹管(14)的夹口(141)向后顺势收缩于束缩口(100)内而定位,如此即可将适当量的粉笔(15)自内管(12)之后端开口填入,最后再套上封盖(13),完成整体的组合(如图2所示)。再如图3所示,当欲使用粉笔(15)或发现伸出的可使用粉笔(15)过短时,仅须单手持握整只夹套,再以拇指向下抵压封盖(13),迫使内管(12)压缩弹性元件(11)并向下移动,推进夹管(14)的夹口(141)凸伸出外管(10)的束缩口(100)外,其夹口(141)的夹片(142)将以其本身材质的弹性而开张,使原本容置在内管(12)内的粉笔(15)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推落而伸出夹口(141),待伸出至需要的长度时,适时放松拇指,让内管(12)因弹性元件(11)的弹力而反推,促使圆径较大的夹口(141)向后收缩于圆径较小的束缩口(141)内,而得以借此箍紧粉笔(15),如此即可方便且不沾手地供使用者握持使用(如图4所示);而若欲退回粉笔(15),同样地可向下按压内管(12),使夹管(14)吐出并稍张开其夹口(141),并压向任何硬物,其夹口(141)中的粉笔(15)即可因此而缩回内管(10)内。综上所述,本技术上述所揭示的结构不但可确实隔离使用者直接接触粉笔而不致沾染笔灰,并且更可利于使用者方便而轻松地推出粉笔使用或缩回;又,只需打开内管后端的封盖后即可填入适当数量的粉笔,使其至少具备有一只待用的粉笔,而可不须经常费时麻烦地更换粉笔,所以其实用性与进步性应是显而易见的。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粉笔夹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粉笔夹套,其特征在于该自动粉笔夹套包括:一外管,为一中空管体,其前端成型为束缩口,束缩口的内侧适当处则设有一抵止部;一弹性元件,是装设在外管内,其一端并抵靠在抵止部;一内管,为一中空管体,其内径大于粉笔的最大外径而可供粉 笔进、出与容置,且其前端成型为较小外径且具有阳螺纹的螺合部,而尾端则扩大成型为一抵环,使其自外管之后端开口置入时,其管体前缘可顶于弹性元件的释放端,而其螺合部则穿置在弹性元件中;一封盖,可开合地套设在内管后端的开口处;一夹管,为一中 空管体,其一端开口的内侧制作有阴螺纹,以与内管的螺合部相螺接,而另一端开口则稍扩大以成型为推拔状夹口,该夹口的周边并开设有数道切槽以形成数片的夹片,得令该夹口于自然张开时其外径大于束缩口的内径,且当后缩于束缩口内而夹设粉笔时该夹口外径不小于束缩口的内径,而此时夹口的内径则小于粉笔任一端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镇章
申请(专利权)人:江镇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