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流阀内冷水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换流阀内冷水净化
,特别涉及一种换流阀内冷水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高压直流输电过程中,为适应大功率晶闸管在高电压条件下的使用要求,防止在高电压环境下产生泄漏电流,晶闸管冷却水必须具备极低的电导率。因此在晶闸管冷却水循环冷却回路上并联了小混床,使一部分内冷水经过混床,不断净化管路中可能析出的阴、阳离子及铝、铁氧化物。然而,小混床能去除极性的阴、阳离子,实现深度除盐,但是对内冷水中的中性的铝、铁的氧化物的去除能力非常有限,导致大量铝、铁的氧化物在换流阀均压电极表面生成沉积物,影响电气设备工作。如果能有效去除内冷水中铝、铁的氧化物,那么就实现了换流阀内冷水的彻底净化,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换流阀内冷水净化装置,能深度除盐,而且能去除换流阀内冷水中的中性的铝、铁的氧化物。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换流阀内冷水净化装置,包括进水盖部、净化筒体和出水底部,进水盖部、净化筒体和出水底部依次活动连接构成封闭容器;净化筒体内安装有滤元;进水盖部包括封盖、布水板和第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流阀内冷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盖部(1)、净化筒体(2)和出水底部(3),进水盖部(1)、净化筒体(2)和出水底部(3)依次活动连接构成封闭容器;所述的净化筒体(2)内安装有滤元(23); 所述的进水盖部(1)包括封盖(10)、布水板(11)和第一水帽(12),封盖(10)和布水板(11)形成内空腔,第一水帽(12)设在布水板(11)上,封盖(10)上设有与进水盖部(1)连通的进水口(13); 所述的出水底部(3)包括封底(30)、集水板(31)和第二水帽(32),封底(30)和集水板(31)形成内空腔,第二水帽(12)设在集水板(31)上,集水板(31)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流阀内冷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盖部(I)、净化筒体(2)和出水底部(3),进水盖部(I)、净化筒体(2)和出水底部(3)依次活动连接构成封闭容器;所述的净化筒体(2)内安装有滤元(23); 所述的进水盖部(I)包括封盖(10)、布水板(11)和第一水帽(12),封盖(10)和布水板(11)形成内空腔,第一水帽(12)设在布水板(11)上,封盖(10)上设有与进水盖部(I)连通的进水口 (13); 所述的出水底部(3)包括封底(30)、集水板(31)和第二水帽(32),封底(30)和集水板(31)形成内空腔,第二水帽(12)设在集水板(31)上,集水板(31)中央设有出树脂口(34),封底(30)上设有与出水底部(3)连通的出水口(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流阀内冷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净化筒体⑵内壁(20)设有隔环(21),隔环(21)上安装有隔板(22),隔板(22)将净化筒体(2)分为位于上部的第一净化腔(24)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净化腔(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流阀内冷水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元(23)包括滤元封盖(234)、滤元外围(233)、精密滤网(230)和缠绕滤芯(231);所述的滤元外围(233)为底部开有圆孔的筒状结构,精密滤网(230)焊接在滤元外围(233)的外壁上,滤元外围(23)被精密滤网(230)包裹的外壁上设有进水孔(235);所述的缠绕滤芯(231)为顶部设有螺栓、侧壁缠绕线状材料的空心柱型结构,其侧壁和底部设有进出水孔,其侧壁靠近底部处设有挡板(236);缠绕滤芯(231)顶部穿过滤元外围(233)底部圆孔,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滤元封盖(234)上;在滤元外围(233)与缠绕滤芯(231)之间的形成环形空腔(2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德,闫爱军,白晓春,吴健,姜丹,赵勤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