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油钻采行业水下采油树电缆穿越管道,特别是一种水下卧式采 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 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
技术介绍
海底石油钻采行业中,电缆线的穿越一般是伴随于液压和石油管道系统的。现有 技术中,通常是通过油管挂和采油树帽总成的电缆管线通道,及其各部件管道的对接,实现 管道电缆线路通道的连通的。然而,上述结构中,对电缆线具有一定的柔性要求,不然其容 易折断,且在管线穿越采油树帽总成的管线束中时,电缆线管线数使得采油树帽总成的管 道数目增加,会导致采油树帽本体的水下的刚体强度的降低,使得采油树帽在对接过程中 可能发生原油和液压液的泄漏,同时也增加了采油树电缆通道的安装成本。而且,由于水下 操作是由机器人执行的,执行过程中容易存在操作效率与精操作之间的矛盾。 目前的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只能应用于地面采油树,其安装维修均需要人工进行 操作,而完全不能满足水下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 线垂直穿越结构,通过改进电缆管线通道的结构,改进水下卧式采油树的电缆管线的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管挂,其中设有第一管线通道,第一管线通道的通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管线开口和第二管线开口;以及采油树帽,其具有采油树帽本体和连接本体,采油树帽本体中设有第二管线通道,该第二管线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管线开口和第四管线开口,第三管线开口与油管挂的第一管线通道的第二管线开口正对,连接本体具有内腔通道,内腔通道通过其一端的开口与第四管线开口连通,连接本体的侧壁还设有供采油树帽内部与外部连通的侧孔;其中,所述采油树帽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油管挂和连接本体连接,所述油管挂的第一管线通道、采油树帽本体的第二管线通道以及连接本体的内腔通道构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管挂,其中设有第一管线通道,第一管线通道的通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管线开口和 第二管线开口;以及 采油树帽,其具有采油树帽本体和连接本体,采油树帽本体中设有第二管线通道,该第 二管线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管线开口和第四管线开口,第三管线开口与油管挂的第一 管线通道的第二管线开口正对,连接本体具有内腔通道,内腔通道通过其一端的开口与第 四管线开口连通,连接本体的侧壁还设有供采油树帽内部与外部连通的侧孔; 其中,所述采油树帽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油管挂和连接本体连接,所述油管挂的第一管 线通道、采油树帽本体的第二管线通道以及连接本体的内腔通道构成一条沿坚直方向延伸 的直通道,水下卧式采油树中的电缆由下至上依次穿设过第一管线开口、第一管线通道、第 二管线开口、第三管线开口、第二管线通道、第四管线开口、内腔通道和侧孔。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 挂中还设有与第一管线通道并行延伸的油路通道。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油 树帽本体和油管挂的连接位置设有防止硬性冲击的缓冲组合结构,该缓冲组合结构主要由 缓冲插头和承接缓冲插头插设的缓冲插孔构成。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卧式采油树电缆线垂直穿越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举,张浩楠,施佳,齐效文,汤有兵,
申请(专利权)人:美钻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