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光温室水循环集热蓄热式调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74367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日光温室水循环集热蓄热式调温装置,包括:集热装置,包括电磁阀、进水管、出水管、集热水袋、排气孔、水温感应器、水位感应器和水流量计,所述集热水袋悬挂于温室后墙前侧;蓄热装置,包括保温蓄水池、保温盖、进水管、出水管和潜水泵;散热装置,包括电磁阀、进水管、出水管、散热器、水温感应器、水流量计、排气孔和隔热层,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温室前底角;控制箱,连接至水温感应器、水位感应器、电磁阀和潜水泵;所述水温感应器采集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箱;所述水位感应器采集水位信号反馈至控制箱;所述电磁阀受控制箱控制开闭;所述集热水袋、保温蓄水池、散热器和潜水泵通过水循环管路互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光温室水循环集热蓄热式调温装置
本技术属于温室
,涉及一种日光温室的温度调控装置,特别是涉及 一种日光温室水循环集热蓄热式调温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冬季普遍利用日光温室进行越冬作物栽培。在这一过程中经常会遇到 白天太阳辐射过强,温室内温度过高,需要通过通风降温使温度达到作物正常生长所需要 的温度,这样就使过多的太阳辐射所产生的能量浪费;夜间温度降低,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 长所需温度,需要使用常规能源进行加温,造成一定程度上能源的浪费;夜间温室前底角与 外界热交换量较大,温度下降快,较之温室内其它部位温度最低,会对前底角作物生长造成 不利影响,导致温室内作物生长不一致。因此如何尽可能充分利用太阳辐射能,减少常规能 源的使用,增加夜间温室温度,平衡前底角与温室其他部位温度差异是使用日光温室进行 越冬作物栽培中应该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日光温室水循环集 热蓄热式调温装置,利用水的最大比热容,以水为蓄热材料,将白天太阳辐射所产生的能量 进行储存,夜间温室温度降低,水通过前底角的散热装置向温室内散热以达到温室加温以 及平衡前底角与温室其他位置温度差异的目的。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种日光温室水循环集热蓄热式调温装置,包括: 集热装置,包括电磁阀、进水管、出水管、集热水袋、排气孔、水温感应器、水位感应 器和水流量计,所述集热水袋悬挂于温室后墙前侧; 蓄热装置,包括保温蓄水池、保温盖、进水管、出水管和潜水泵; 散热装置,包括电磁阀、进水管、出水管、散热器、水温感应器、水流量计、排气孔和 隔热层,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温室前底角; 控制箱,连接至水温感应器、水位感应器、电磁阀和潜水泵; 所述水温感应器采集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箱; 所述水位感应器采集水位信号反馈至控制箱; 所述电磁阀受控制箱控制开闭; 所述集热水袋、保温蓄水池、散热器和潜水泵通过水循环管路互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集热水袋为纵向热合结构,其表面为黑色。 可选地,所述集热水袋进水口在上,出水口在下。 可选地,所述集热水袋通过横向挂杆悬挂于温室后墙前侧的托架上,横向挂杆为 镀锌钢管,托架嵌入墙体或通过连接棚架与地面的支撑管固定。 可选地,所述集热水袋内部还配置水温感应器和水位感应器,水温感应器和水位 感应器靠近出水口安置。 可选地,所述保温蓄水池为下洼式结构,池体由外至内包括防潮层、保温层和池 壁,池口覆保温盖。 可选地,所述防潮层为ΤΡ0防水卷材,保温层为聚苯乙烯泡沫板,池壁为砖砌水泥 池壁,保温盖为聚氨酯硬泡彩钢夹芯板。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采用单向或回形水循环结构散热,散热器材质为不锈钢散热 管或塑挤水袋散热器,散热器与地面之间铺设隔热层。 可选地,所述隔热层的铺设高于室内耕作区表面。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内部配置水温感应器,水温感应器靠近出水口安置。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首先,充分利用了水的最大比热容,将日间太阳辐射所产生的能量蓄积,用以 提闻夜间温室内的温度; (2)其次,减少了冬季温室越冬栽培作物温室加热所需的常规能源的使用,节约温 室运行成本;最后,此日光温室水循环系统结构简单,建造及运行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的日光温室水循环集热蓄热式调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日光温室水循环集热蓄热式调温装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保温蓄水池的剖面图。 符号说明: a蓄水池防潮层b蓄水池保温层c蓄水池内壁d隔热层s耕作区地面w温 室后墙 1托架 2横向挂杆 3集热器4保温蓄水池5散热器6控制箱7电磁阀 8电磁阀9电磁阀10电磁阀11潜水泵12水温感应器13水温感应器14水位感 应器15水流量计16水流量计17排气孔18排气孔19进水管 20出水管21进 水管22出水管23保温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日光温室水循环集热蓄热式调温装置包括集热 装置、蓄热装置、散热装置和控制箱。集热装置包括进水电磁阀9、进水管21、集热水袋3、水 温感应器13、水位感应器14、排气孔18、水流量计16、出水电磁阀10、出水管22。蓄热装置 包括保温蓄水池4、保温盖23、进水管、出水管、潜水泵11。散热装置包括进水电磁阀7、进 水管19、散热器5、水温感应器12、水流量计15、排气孔17、出水管20、隔热层d,所述散热器 5设置于温室前底角。控制箱6连接至上述水温感应器、水位感应器、电磁阀和潜水泵,上述 水温感应器采集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箱,上述水位感应器采集水位信号反馈至控制箱,上 述电磁阀受控制箱控制开闭;所述集热水袋3、保温蓄水池4、散热器5和潜水泵11通过水 循环管路互相连通。 优选地,集热水袋3通过横向挂杆2悬挂于温室后墙w的托架1上,横向挂杆2为 镀锌钢管,托架1嵌入墙体或通过连接棚架与地面的支撑管固定。集热水袋3采用纵向热 合结构,以利于形成集热水柱,其表面为黑色,集热水袋3的进水口在上,出水口在下。集热 水袋3内部还配置水温感应器13和水位感应器14,水温感应器和水位感应器靠近出水口安 置。 优选地,保温蓄水池4采用下洼式结构,池体由外至内包括防潮层a、保温层b和池 壁c,池口覆保温盖23 ;所述防潮层a为ΤΡ0防水卷材,保温层b为聚苯乙烯泡沫板,池壁c 为砖砌水泥池壁,保温盖23为聚氨酯硬泡彩钢夹芯板。 优选地,散热器5置于日光温室前底角,所述散热器5采用单向或回形水循环结构 散热,散热器材质为不锈钢散热管或塑挤水袋散热器,散热器内部配置水温感应器,水温感 应器靠近出水口安置。散热器5与地面之间铺设隔热层d以阻抑散热器向土壤散失热量, 隔热层d铺设位置高于耕作区地面s ;优选地,散热器5下方铺聚苯乙烯板,隔热层d铺设 位置略高于耕作区地面s。 集热水袋3容水量视水袋设计大小而定,保温蓄水池4容积设计为集热水袋3最 大容水量的3-4倍。 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 白天,太阳光线直射到集热水袋表面,水袋内水温不断上升,当温度达到40°C,水 温感应器将信息传递到控制箱,控制箱开启出水电磁阀使加温水回流至保温蓄水池,当集 热水袋内水即将排完水位下降到一定位置,水位感应器将信息传递到控制箱,控制箱关闭 出水电磁阀开启进水电磁阀并接通潜水泵电源向集热水袋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日光温室水循环集热蓄热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热装置,包括电磁阀、进水管、出水管、集热水袋、排气孔、水温感应器、水位感应器和水流量计,所述集热水袋悬挂于温室后墙前侧;蓄热装置,包括保温蓄水池、保温盖、进水管、出水管和潜水泵;散热装置,包括电磁阀、进水管、出水管、散热器、水温感应器、水流量计、排气孔和隔热层,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温室前底角;控制箱,连接至水温感应器、水位感应器、电磁阀和潜水泵;所述水温感应器采集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箱;所述水位感应器采集水位信号反馈至控制箱;所述电磁阀受控制箱控制开闭;所述集热水袋、保温蓄水池、散热器和潜水泵通过水循环管路互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日光温室水循环集热蓄热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热装置,包括电磁阀、进水管、出水管、集热水袋、排气孔、水温感应器、水位感应器和 水流量计,所述集热水袋悬挂于温室后墙前侧; 蓄热装置,包括保温蓄水池、保温盖、进水管、出水管和潜水泵; 散热装置,包括电磁阀、进水管、出水管、散热器、水温感应器、水流量计、排气孔和隔热 层,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温室前底角; 控制箱,连接至水温感应器、水位感应器、电磁阀和潜水泵; 所述水温感应器采集温度信号反馈至控制箱; 所述水位感应器采集水位信号反馈至控制箱; 所述电磁阀受控制箱控制开闭; 所述集热水袋、保温蓄水池、散热器和潜水泵通过水循环管路互相连通。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水循环集热蓄热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集热水袋为纵向热合结构,其表面为黑色。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水循环集热蓄热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集热水袋进水口在上,出水口在下。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日光温室水循环集热蓄热式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集热水袋通过横向挂杆悬挂于温室后墙前侧的托架上,横向挂杆为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延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