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包括油温加热机、与所述油温加热机连接的阀门控制装置和与所述阀门控制装置连接的注塑机,所述注塑机设有模具仓,所述模具仓内安装有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通过所述阀门控制装置与所述油温加热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通过油温加热机加热油,并通过阀门控制装置将加热好的油输入到注塑模具内,用于注塑模具的模温保持,使注塑材料在流动时热损失降低,在两股或多股注塑材料汇合时,仍然能保证较高的温度,大大提高了熔接质量和结合强度,有利于消除或者减少熔接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
本技术涉及注塑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
技术介绍
对于汽车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零件,因设计上需要布置出风口、收放机及空调控 制器等机构,需要设计较多的安装、避让孔,同时因模具设计需要存在布置多个进浇点的要 求,在产品注塑时,在孔的位置或两个进浇点之间两股材料汇合,将不可避免的产生熔接线 的问题。 目前现有的注塑模具多采用水冷却系统,模具型腔、型芯通冷却水,使零件成型时 模具表面温度保持在30-50°C范围,这样产品可以用迅速冷却下来。一般来说200-250 °C熔 融态的塑料在次模温下填充、流动,在材料汇合时温度下降时很快的,很容易造成材料结合 质量差,熔接线明显。以下为常规冷却水模具的主要问题: a)熔接线形成在产品外观面上时,造成明显的产品外观质量缺陷; b)熔接线位置往往也是零件结构强度最差处,很容易在熔接线处发生断裂失效; C)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容易发生因熔接线处断裂产生碎片、尖角,造成的人员安 全性问题;并无法通过汽车内部凸出物试验失败; d)为解决熔接线问题,产品需进行后期的喷漆、水转印等表面处理,费用大大增 力口 (材料、设备、额外的工时、中间环节成本等); e)后期工艺产品报废率较大,大大增加了零件成本,尤其对于低成本经济车型来 说成本压力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熔接线不明显的仪表板中间 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包括油温加热机、与所 述油温加热机连接的阀门控制装置和与所述阀门控制装置连接的注塑机,所述注塑机设有 模具仓,所述模具仓内安装有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通过所述阀门控制装置与所述油温 加热机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内嵌设 有定模通油管,所述动模内嵌设有动模通油管,所述定模通油管、动模通油管分别通过所述 阀门控制装置与所述油温加热机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模通油管、动模通油管分别通过波纹管与 所述阀门控制装置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模通油管至少有二根并间隔均匀分布,相 邻的所述定模通油管之间的间距为所述定模通油管的管径的3至5倍。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模通油管距离所述定模的型腔15至35毫 米。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模通油管至少有二根并间隔均匀分布,相 邻的所述动模通油管之间的间距为所述动模通油管的管径的3至5倍。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模通油管距离所述动模的型芯15至35毫 米。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温加热机内设有控制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通过油温加热机加热油,并通过阀门 控制装置将加热好的油输入到注塑模具内,用于注塑模具的模温保持,使注塑材料在流动 时热损失降低,在两股或多股注塑材料汇合时,仍然能保证较高的温度,大大提高了熔接质 量和结合强度,有利于消除或者减少熔接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种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一种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的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 图; 图3是本技术一种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的注塑模具的部分结构 示意图; 图4是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号为:油温加热机1 ;阀门控制装置2 ;注塑机3 ;模具仓4 ; 注塑模具5 ;定模51 ;定模通油管511 ;动模52 ;动模通油管521 ;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6。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包括油温加热机1、与所 述油温加热机1连接的阀门控制装置2和与所述阀门控制装置2连接的注塑机3,所述注塑 机3设有模具仓4,所述模具仓4内安装有注塑模具5,所述注塑模具5通过所述阀门控制 装置2与所述油温加热机1连接,用于注塑成型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6。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注塑模具5包括定模51和动模52,所述定模51内嵌设有 定模通油管511,所述动模52内嵌设有动模通油管521,所述定模通油管511、动模通油管 521分别通过所述阀门控制装置2与所述油温加热机1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定模通油管511、动模通油管521分别通过波纹管与所述 阀门控制装置2连接,可通过波纹管在定模通油管511、动模通油管521、阀门控制装置2之 间形成柔性管道连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定模通油管511至少有二根并间隔均匀分布,相邻的所述 定模通油管511之间的间距为所述定模通油管511的管径的3至5倍。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定模通油管511距离所述定模51的型腔15至35毫米。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动模通油管521至少有二根并间隔均匀分布,相邻的所述 动模通油管521之间的间距为所述动模通油管521的管径的3至5倍。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动模通油管521距离所述动模52的型芯15至35毫米。 如图1至图4所示,具体设计为将定模通油管511、动模通油管521均匀排布模具 内部,油路设计平行于产品表面,定模通油管511、动模通油管521端部使用波纹管连接,定 模通油管511或者动模通油管521的间距设定为50-70mm范围,距离产品表面按15-35mm间 距布置。通过使用油温加热机1对液态油进行持续加温,将加温后的液体油通入到模具温 控系统内,根据需要可使模具温度可稳定的控制在70-180 °C。其使用成本较低,仅需一台 油加温器对油进行加热到70-180 °C范围就可达到持续使用的要求。常规以冷却水介质模 具的模温一般为30-60度,油加热模具可使整体温度提升至70-180 °C,提升30到120度, 产品工艺调整工的范围更宽。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油温加热机1内设有控制器,用于油温的控制。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可通过油温加热机1加 热油,并通过阀门控制装置2将加热好的油输入到注塑模具5内,用于注塑模具5的模温保 持,使注塑材料在流动时热损失降低,在两股或多股注塑材料汇合时,仍然能保证较高的温 度,大大提高了熔接质量和结合强度,有利于消除或者减少熔接线。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以高温油介质替代了冷 却水介质,以油温加热机1控制器替代了冷却水塔及供水控制器等设备,采用提高模具温 度的工艺代替传统水冷却模具温度的工艺。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的优点是: (1)解决了熔接线形成于产品外观面上产生的外观质量缺陷问题; (2)解决了因熔接线造成产品强度差,发生断裂失效的问题; ( 3 )解决了仪表板头碰试验零件容易发生断裂产生碎片、尖角,造成的人员安全性 问题; (4)解决了汽车内部凸出物法规项符合性问题; (5)解决了经济型产品的工艺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温加热机、与所述油温加热机连接的阀门控制装置和与所述阀门控制装置连接的注塑机,所述注塑机设有模具仓,所述模具仓内安装有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通过所述阀门控制装置与所述油温加热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温加热机、与所述油温 加热机连接的阀门控制装置和与所述阀门控制装置连接的注塑机,所述注塑机设有模具 仓,所述模具仓内安装有注塑模具,所述注塑模具通过所述阀门控制装置与所述油温加热 机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 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内嵌设有定模通油管,所述动模内嵌设有动模通油管,所述定 模通油管、动模通油管分别通过所述阀门控制装置与所述油温加热机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表板中间装饰面板的注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通 油管、动模通油管分别通过波纹管与所述阀门控制装置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仪表板中间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加杰,余天天,沈亮涵,申露华,何叶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