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游猛坚专利>正文

一种执笔姿势导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6660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执笔姿势导正装置,包括:本体,供使用者握持于掌心;抵靠部,形成于本体顶端,并抵靠于使用者的虎口处;第一定位部,形成于本体一侧边,使用者的姆指第二节指肉定位于第一定位部;第二定位部,形成于本体另一侧边,书写工具定位于该第二定位部;第三定位部,形成于第二定位部远离本体的一侧边,使用者的中指第三节左侧指肉定位于第三定位部;第四定位部,形成于第二定位部与第三定位部之间,使用者的食指第三节指肉定位于第四定位部;以及握持部,形成于第三定位部远离第二定位部的一侧边,使用者的无名指与小指握持握持部而自然弯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供使用者学习正确执笔姿势,还可使使用者及时发现执笔姿势错误。(*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执笔姿势导正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供使用者学习正确执笔姿势以解决错误执笔的痛苦与伤害的执笔姿势导正装置。
技术介绍
如圆珠笔、铅笔、钢笔、签字笔、麦克笔、针笔、沾水笔、及制图笔等书写工具通常为圆形的笔管,而且这些书写工具的笔管弧度很小,因此一般人执笔用力过度,写久之后就会在中指最末端的关节,留下一个深深的凹痕,甚至在中指与大姆指长茧。而且,由于这些书写工具又细又圆的笔管会令使用者的指头特别用力以防止越写笔管越往后,因而造成食指受压而歪斜变形。正确的执笔姿势对儿童而言又其重要,因为儿童执笔的刹那便是多项学习的开展时机。然而,这种扎根奠基的工作却常因大人忽视,而造成很多人从小便养成错误的执笔姿势及书写习惯。而这些不正确的方法大多是手掌没有中空、手指运用错误、关节紧张过度而呈直角、或用指尖顶住笔杆、写字用力过猛等,如第1A及第1B图所示。如此一来,不仅书写者负担过重,尤其是对儿童而言,书写时疼痛不适,肌肉与骨骼也容易疲劳,甚至形成伤害,对书写功课产生厌恶感,毫无学习的快乐,造成孩子学习的障碍,影响至深。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人提出一种执笔练习器10。如图2A及图2B所示,该执笔练习器10设有供手指握合的弧形凹槽10a以及设于该凹槽10a上的垫体10b,该垫体10b形成有一以供置放书写工具100的缺口10c。虽然该执笔练习器10可由其凹槽10a供五支手指分别置放,但其中指、无名指、与小指均朝执笔方向握持住该凹槽10a,如此一来将养成中指、无名指、与小指紧握掌心的错误姿势。自古以来,执笔的要领在于“指实掌虚”,“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安”是执笔应遵守的原则,但应用该执笔练习器10时不仅无法矫正错误的执笔姿势,还令使用者感到手部疲劳及不适。同时,如图2B所示,由于该执笔练习器10的凹槽10a供手指分别置放,但却未考虑正确的执笔姿势作设计,使用者的食指必须呈大致90度的角度抵住笔管。因此,不仅容易造成使用者食指受压而歪斜变形,对初练习执笔的儿童而言,更会因执笔过累而排斥写字。为解决上述执笔练习器10的问题,台湾专利公告第314836号新型专利案中提出一种可辅助执笔的训练器20。如图3A及3B所示,该训练器20主要由一套笔筒21及两个穿筒22、23所构成,该套笔筒21为中空且可供书写工具100的笔管穿入套合,该两个穿筒22、23则供食指与中指的第三指部穿入定位。其中,该第三指部是指由手指根部算起,即,由连接手掌部分算起,连接手掌的指节为第一指部,依次为第二指部。一般而言,除了姆指具有两个指部之外,其它手指均具有三个指部。该训练器20以该穿筒22以及具弯折角度的穿筒23供中指穿入,并在该穿筒23中段处开设有缺口23a供中指关节弯曲以抵贴笔管。然而,不同使用者的手指与关节大小粗细均不相同。若该两个穿筒22、23太小将造成手指及关节卡住而难以穿入及取出,甚至根本无法穿入手指及关节;而若该两个穿筒22、23太小则将无法确定定位手指且不易握持,因而导致书写困扰。同时,如图3B所示,此种训练器20只能将食指及中指定位,不仅无法确定定位其它手指以保持“指实掌虚”的正确执笔姿势,且使用者以其姆指指尖抵住笔管,而夹住距离书写工具100笔尖过远之处。因此,使用此种训练器20时,将造成使用者手指运用错误而紧握手掌,并导致关节紧张过度及用指尖顶住笔杆等费力的姿势,令使用者无法放松手指的肌肉与骨骼而容易疲劳。为解决上述现有装置的缺点,台湾专利公告第454705号新型专利案中提出一种执笔练习器30。如图4A所示,该执笔练习器30呈中空柱体状并在两侧分别设有一开口31,以供贯穿连结一书写工具100的笔管。在该执笔练习器30表面则设有多个定位点32及移位体33,以供手指定位及移位。但是,此种执笔练习器30只能将姆指、食指、及中指等三指定位,却无法令无名指与小指的肌肉与骨骼维持正确姿势,以致无名指与小指在书写时紧握掌心,而较为费力,如图4B所示。因此,应用此种执笔练习器30时,使用者无法放松肌肉与骨骼而容易疲劳,并无法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同时,由于该执笔练习器30的定位点32只供手指定位,但却无符合人体工学的执笔结构,如此将令靠在该等定位点32上的手指在书写一段时间后感到疼痛。此外,由于该执笔练习器30的中空部分只能容纳特定尺寸的书写工具,不仅无法应用在不同尺寸的书写工具上,在使用不同书写工具时更增加了拆换的困扰。而且,当该执笔练习器30一体成型于书写工具100时,由于该执笔练习器30具有三片张开呈翼状的移位体33,不仅不易收纳于容器中,也不便置放于例如上衣口袋中以随身携带。因此,此种执笔练习器30不仅无法供使用者正确地矫正执笔姿势,且令书写工具的外观不佳,更有收纳及携带上的困扰,存在很多缺点。此外,上述现有的技术都无法在使用者以错误姿势执笔时加以提醒,若使用者未以正确的姿势执笔,则空有定位手指的位置却无法针对使用者是否手指运用错误、用力过当或其它错误执笔姿势进行矫正。如此一来,使用者仍无法熟悉正确的执笔姿势。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矫正执笔姿势且符合不同年龄、性别与使用习惯的执笔姿势导正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种种缺点,令使用者掌握住“指实掌虚”的执笔要领,正确、轻松、舒适地发挥手写功能,造就快乐学习,成为有待探讨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执笔姿势导正装置,以解决错误执笔所造成的痛苦与伤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执笔姿势导正装置,令使用者在执笔姿势错误或用力过猛时,可实时获得提示,而及时改进。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执笔姿势导正装置,令使用者能正确执笔并避免书写时用力过猛,而知道拿捏适当的力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执笔姿势导正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一本体,供使用者握持于掌心;一抵靠部,形成于该本体顶端,并抵靠于该使用者的虎口处;一第一定位部,形成于该本体一侧边,该使用者的姆指第二节指肉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一第二定位部,形成于该本体另一侧边,一书写工具定位于该第二定位部;一第三定位部,形成于该第二定位部远离该本体的一侧边,该使用者的中指第三节左侧指肉定位于该第三定位部;一第四定位部,形成于该第二定位部与该第三定位部之间,该使用者的食指第三节指肉定位于该第四定位部;以及一握持部,形成于该第三定位部远离该第二定位部的一侧边,该使用者的无名指与小指握持该握持部而自然弯曲,并借助该第一定位部、该第三定位部、以及该第四定位部将该使用者的姆指、中指、以及食指的着力点予以结合。上述执笔姿势导正装置,其特点在于,该本体具一风眼状的本体表面。上述执笔姿势导正装置,其特点在于,该本体中设有多个感应件。上述执笔姿势导正装置,其特点在于,该第一定位部与该抵靠部连接并呈凹陷状。上述执笔姿势导正装置,其特点在于,该第二定位部与该抵靠部远离该第一定位部之处连接并呈凹陷状。上述执笔姿势导正装置,其特点在于,该第三定位部与该抵靠部连接并呈凹陷状。上述执笔姿势导正装置,其特点在于,该第四定位部呈微凸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执笔姿势导正装置,设置于书写工具的头段,其特点在于,包括一第一定位部,形成于该头段一侧边,使用者的姆指第二节指肉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一第二定位部,形成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执笔姿势导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供使用者握持于掌心;一抵靠部,形成于该本体顶端,并抵靠于该使用者的虎口处;一第一定位部,形成于该本体一侧边,该使用者的姆指第二节指肉定位于该第一定位部;一第二定 位部,形成于该本体另一侧边,一书写工具定位于该第二定位部;一第三定位部,形成于该第二定位部远离该本体的一侧边,该使用者的中指第三节左侧指肉定位于该第三定位部;一第四定位部,形成于该第二定位部与该第三定位部之间,该使用者的食指 第三节指肉定位于该第四定位部;以及一握持部,形成于该第三定位部远离该第二定位部的一侧边,该使用者的无名指与小指握持该握持部而自然弯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猛坚
申请(专利权)人:游猛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