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以及电池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6281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6:20
电池具备:向主体的外方突出的外部端子;用于将来自所述主体内部的电力取出到外部端子的金属端子;和对所述主体与外部端子以及金属端子之间进行绝缘的绝缘部件。所述金属端子具有:基部,其与所述主体内部连接,并沿着与在所述主体中外部端子突出的一面相同的平面而延伸;和前端部,其从所述基部进一步延伸并固定有所述外部端子。所述外部端子的前端面形成为所述金属端子的前端部侧低、基部侧高的倾斜面。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控制向外部端子施加来自外方(突出方向)的载荷·冲击时的外部端子的倒伏方向,能够抑制外部端子与电池主体的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池以及电池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向主体外方突出的外部端子的电池。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极,该电极具有:金属端子,其具有隔着绝缘体固定 于电池主体的基部以及从基部延伸出来且隔开预定距离地相对于主体隔离开的前端部;和 外部端子,其从该前端部向主体外方突出。另外,还公开了通过汇流条将相邻的电池单元的 外部端子之间连接起来而形成了电池模块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018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在电池坠落时、电池使用时等向外部端子施加了来自外方的冲击的情况下,外部 端子恐会倒伏而与电池主体接触、在外部端子与主体间产生短路。在以往的电池中,外部端 子倒伏时的倒伏方向是随机的,所以难以抑制这些不良情况。 这样,在以往的电池中,实际情况是还没有针对向外部端子施加载荷?冲击时可能 产生的不良情况采取了充分对策的电池。 本专利技术提供在电池使用时、电池坠落时等向外部端子施加来自外方(突出方向) 的载荷?冲击的情况下可抑制外部端子与电池主体的接触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技术方案的电池,具备:向主体的外方突出的外部端子;用于 将来自所述主体内部的电力取出到外部端子的金属端子;和对所述主体与外部端子及金属 端子之间进行绝缘的绝缘部件。所述金属端子具有:基部,其与所述主体内部连接,并沿着 与在所述主体中外部端子突出的一面相同的平面延伸;和前端部,其从所述基部进一步延 伸并固定所述外部端子;所述外部端子的前端面形成为所述金属端子的前端部侧低、基部 侧高的倾斜面。 优选:所述外部端子在其突出方向途中部具有缺口。 优选:所述外部端子的前端面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10°到70°的范围内。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技术方案的电池模块,是通过将多个电池连接而构成的,可通 过相邻电池的外部端子彼此通过汇流条连接而得到。 在电池模块中,优选:所述缺口被设置于比与所述汇流条的连接部位靠上方的位 置。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控制向外部端子施加来自外方(突出方向)的载荷?冲击时的 外部端子的倒伏方向,能够抑制外部端子与电池主体的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池的图。 图2是表示外部端子的前端面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施加于外部端子的力的图。 图4是表示外部端子的缺口的图。 图5是表示施加于外部端子的缺口的力的图。 图6是表示电池模块的图。 图7是表示电池模块的压坏试验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电池] 如图1所示,电池1具备从主体2向外方突出的外部端子10以及连接外部端子10 与主体2内部的金属端子20。 主体2构成为金属制的方型罐,在其内部收纳充放电要素、电解液等。各金属端子 20经由连接于充放电要素的集电端子与主体2内连接。在主体2与外部端子10以及金属 端子20之间配置有绝缘部件30,确保了它们之间的绝缘性。 外部端子10设置为,隔着绝缘部件30从方型的主体2的一面(上表面)向外方 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外部端子10从主体2的上表面向垂直方向延伸。外部端子10分 别固定于金属端子20。 外部端子10为了将电池1与外部设备连接起来而使用。例如,作为外部端子10 能够应用在外周形成有阳螺纹的螺栓。在该情况下,能够将外部设备的连接端子、汇流条等 插通于阳螺纹并使用螺母等简易地紧固。 金属端子20是用于从主体2的内部为外部端子10获取电力的电气路径。金属端 子20构成为沿着主体2的上表面延伸的板状的部件,包含与主体内部连接的基部和和从基 部进一步延伸出来的前端部。金属端子20在基部与从主体2的内部延伸出来的集电端子 连接而在前端部与外部端子10连接。各金属端子20隔着绝缘部件30固定于主体2。 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端子20通过基部21、连接部22和前端部23形成为将平板 弯折成曲柄状的形状,其中,该基部21沿主体2的上表面(外部端子10突出的侧的面)的 长边方向延伸,隔着绝缘部件30连接于主体2的内部;该连接部22从基部21向从主体2 离开的方向(上方)延伸;该前端部23从连接部22与基部同方向地延伸。换而言之,金属 端子20提高基部21、连接部22以及前端部23形成为侧视大致为Z型。 这样,外部端子10经由金属端子20与被收纳于主体2内部的充放电要素电连接。 与此同时,外部端子10以及金属端子20经由绝缘部件30相对于主体2被保持为电绝缘且 物理上分离开的状态。 另外,在金属端子20中从主体2内部获取电力的一侧与外部端子10突出的一侧 在主体2的上表面错开。由此,在与配置有外部端子1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即金属端子20 的基部21的外方侧没有配置部件,成为向外侧露出的状态。 [外部端子的前端面] 如图2所示,外部端子10的前端面11形成为倾斜面。 前端面11从金属端子20的前端部23侧向基部21侧向上方倾斜。即,前端面11 倾斜,使得在主体2的上表面与主体2绝缘的金属端子20的基部21所存在的一侧变高,并 倾斜使得从外部端子10的突出侧向从主体2内部获取电力的一侧变高。 如图3所示,向外部端子10施加来自外方(上方)的力时,施加于外部端子10的 力的方向与前端面11的倾斜角度相应地确定。即,通过将前端面11形成为倾斜面,从而能 够将从上方施加于外部端子10的载荷?冲击向侧方施加,能够将倒伏方向控制为所希望的 方向。 在外部端子10的倒伏的目的地存在金属端子20 (的基部21),外部端子10在变形 了的情况下会倒伏于金属端子20上。金属端子20相对于主体2绝缘,所以即使在向外部 端子10施加外力而外部端子10倒伏时,外部端子10也不会与主体2接触,没有产生短路 的可能性。 这样,通过将外部端子10的前端面11形成为倾斜面,能够控制倒伏方向。而且, 通过设定前端面11的倾斜方向,使外部端子10向相对于主体2绝缘的金属端子20的一部 分所存在的一侧倒伏,从而能够将向外部端子10的前端面11施加外力时的外部端子10的 变形方向限制为相对于主体2绝缘的一侧。 [外部端子的缺口] 如图4所示,在外部端子10的突出方向途中部设有缺口 12。缺口 12可通过例如 用锉刀切削外部端子10的外周而得到。 缺口 12设置为从外部端子10的外周面向中心侧。缺口 12在外部端子10中设置 于从主体2的内部获取电力的一侧。即,缺口 12设置于金属端子20的基部21侧,设置于 通过前端面11的倾斜被设定为外部端子10的倒伏方向的一侧。 这样,通过在外部端子10的一侧设置缺口 12,在向外部端子10施加外力时使外部 端子10朝向预定方向的外力变得容易起作用。 如图5所示,在向外部端子10的前端面11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应力集中于缺口 12,容易从缺口 12的周围开始变形,助长外部端子10的变形。而且,通过将缺口 12设置于 金属端子20的基部21侧,能够将外部端子10的变形方向限制为相对于主体2绝缘的一侧, 即使在外部端子10倒伏时,也能够防止外部端子10与主体2的接触。 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具备:向主体的外方突出的外部端子;用于将来自所述主体内部的电力取出到外部端子的金属端子;和对所述主体与外部端子及金属端子之间进行绝缘的绝缘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端子具有:基部,其与所述主体内部连接,并沿着与在所述主体中外部端子突出的一面相同的平面延伸;和前端部,其从所述基部进一步延伸并固定所述外部端子;所述外部端子的前端面形成为所述金属端子的前端部侧低、基部侧高的倾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 一种电池,具备:向主体的外方突出的外部端子;用于将来自所述主体内部的电力 取出到外部端子的金属端子;和对所述主体与外部端子及金属端子之间进行绝缘的绝缘部 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端子具有:基部,其与所述主体内部连接,并沿着与在所述主体中外部端子突 出的一面相同的平面延伸;和前端部,其从所述基部进一步延伸并固定所述外部端子; 所述外部端子的前端面形成为所述金属端子的前端部侧低、基部侧高的倾斜面。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谷正人斋藤平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