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58845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4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是抑制显示装置的表面反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反射电极层110;以围绕所述反射电极层的方式形成的分隔壁118;形成于所述分隔壁以及所述反射电极层上的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120;形成于所述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上的半透射电极层122;以及形成于所述半透射电极层上的有色层162;其中,所述有色层与所述反射电极层以及所述分隔壁重叠,并且,所述分隔壁不与所述反射电极层重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图11示出具有包括被称作微腔(光学微谐振腔)和滤色片的结构(WTC结构)的 现有的EL面板。 图11所示的EL面板包括:第一衬底2102 ;形成于第一衬底2102上的用作阳极的 反射电极层2110 ;形成于反射电极层2110上且形成于B像素区域2172中的用作阳极的第 一透明电极层2112;形成于反射电极层2110上且形成于G像素区域2174中的第二透明电 极层2114;形成于反射电极层2110上且形成于R像素区域2176中的第三透明电极层2116 ; 形成于第一透明电极层2112、第二透明电极层2114以及第三透明电极层2116上的分隔层 2118 ;形成于分隔层2118、第一透明电极层2112、第二透明电极层2114以及第三透明电极 层2116上的EL层2120 ;形成于EL层2120上的用作阴极的半透射电极层2122 ;以及以与 第一衬底2102对置的方式配置的第二衬底2152 (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第二衬底2152包括:形成于第二衬底2152上的滤色片(蓝)(在图11中 表示为CF(B));滤色片(绿)(在图11中表示为CF(G));滤色片(红)(在图11中表示为 CF(R));以及形成于CF(B)、CF(G)和CF(R)各滤色片之间的黑矩阵BM。 此外,在图11中,将形成有黑矩阵BM的部分表示为区域2201,将在B像素区域 2172中没有形成分隔层2118的中央部(发光区域)表示为区域2202,将在G像素区域2174 中没有形成分隔层2118的中央部(发光区域)表示为区域2204,将在R像素区域2176中 没有形成分隔层2118的中央部(发光区域)表示为区域2206,将在B像素区域2172中形 成有分隔层2118的端部(非发光区域)表示为区域2203,将在G像素区域2174中形成有 分隔层2118的端部(非发光区域)表示为区域2205,将在R像素区域2176中形成有分隔 层2118的端部(非发光区域)表示为区域2207。 在图11所示的EL面板中,各区域2201至2207中发生由于外光反射而导致显示 质量下降(对比度下降、NTSC比例下降等)的问题。 在此,图12示出测定外光入射到图11所示的EL面板时的各区域2201至2207的 反射率的结果。根据图12可知:反射率的大小为非发光区域(区域2203、2205、2207) >发 光区域(区域2202、2204、2206) > BM(区域2201),尤其是区域2203、2205、2207中的与滤 色片(绿)(CF(G))重叠的区域的反射率较大。虽然区域2203、2205、2207所占的区域的尺 寸取决于面板设计,但可认为该区域越大,对面板显示质量下降的影响就越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7-01237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抑制显示装置的外光反射。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反射电极层;以围绕所述反射电极层 的方式形成的分隔壁;形成于所述分隔壁以及所述反射电极层上的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 层;形成于所述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上的半透射电极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半透射电极 层上的有色层;其中,所述有色层与所述反射电极层以及所述分隔壁重叠,并且,所述分隔 壁不与所述反射电极层重叠。 另外,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优选的是,包括形成于所述反射电极层与所述 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之间的透明电极层,并且,通过调整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厚度而使 微腔的光程长成为适合像素的发光颜色的长度。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形成于绝缘层上的反射电极层;形成 于所述反射电极层以及所述绝缘层上的透明电极层;形成在所述透明电极层上且以围绕所 述反射电极层的方式形成的分隔壁;形成于所述分隔壁以及所述透明电极层上的包含发光 有机化合物的层;形成于所述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上的半透射电极层;以及形成于所 述半透射电极层上的有色层;其中,通过调整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厚度而使微腔的光程长成 为适合像素的发光颜色的长度,所述有色层与所述反射电极层、所述透明电极层以及所述 分隔壁重叠,并且,所述分隔壁不与所述反射电极层重叠。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反射电极层;形成于所述反射电极层 上的透明电极层;以围绕所述透明电极层以及所述反射电极层的方式形成的分隔壁;形成 于所述分隔壁以及所述透明电极层上的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形成于所述包含发光有 机化合物的层上的半透射电极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半透射电极层上的有色层;其中,通过 调整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厚度而使微腔的光程长成为适合像素的发光颜色的长度,所述有色 层与所述反射电极层、所述透明电极层以及所述分隔壁重叠,并且,所述分隔壁不与所述反 射电极层以及所述透明电极层重叠。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形成于绝缘层上的反射电极层;形成 于所述反射电极层以及所述绝缘层上的透明电极层;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且以围绕所述透 明电极层以及所述反射电极层的方式形成的分隔壁;形成于所述分隔壁以及所述透明电极 层上的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形成于所述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上的半透射电极 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半透射电极层上的有色层;其中,通过调整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厚度而 使微腔的光程长成为适合像素的发光颜色的长度,所述有色层与所述反射电极层、所述透 明电极层以及所述分隔壁重叠,并且,所述分隔壁不与所述反射电极层以及所述透明电极 层重叠。 另外,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图案端部优选为锥形形状。 此外,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中,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图案端部优选形成于所述 反射电极层的图案端部的外侧。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反射电极层;第二反射电极层;第 三反射电极层;形成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层上的第一透明电极层;形成于所述第二反射电 极层上的第二透明电极层;形成于所述第三反射电极层上的第三透明电极层;以分别围绕 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层和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第二反射电极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以 及所述第三反射电极层和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的方式形成的分隔壁;形成于所述分隔壁、 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上的包含发光有机化 合物的层;形成于所述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上的半透射电极层;以及形成于所述半透 射电极层上的第一有色层、第二有色层、第三有色层;其中,通过分别调整所述第一透明电 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的厚度而使微腔的光程长成为适合像 素的发光颜色的长度,所述第一有色层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层、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层以及 所述分隔壁重叠,所述第二有色层与所述第二反射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层以及所述 分隔壁重叠,所述第三有色层与所述第三反射电极层、所述第三透明电极层以及所述分隔 壁重叠,并且,所述分隔壁不与所述第一反射电极层、所述第二反射电极层以及所述第三反 射电极层重叠。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是一种包括上述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发光元件,包括:反射电极层;所述反射电极层上的透明电极层;所述透明电极层上的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以及所述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上的半透射电极层;围绕所述反射电极层的分隔层;以及所述半透射电极层上的有色层,其中,所述有色层与所述反射电极层以及所述分隔层重叠,所述分隔层不与所述反射电极层重叠,并且,通过调整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厚度来调整所述反射电极层与所述半透射电极层之间的光程长。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1 JP 2013-0586501.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发光元件,包括: 反射电极层; 所述反射电极层上的透明电极层; 所述透明电极层上的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以及 所述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上的半透射电极层; 围绕所述反射电极层的分隔层;以及 所述半透射电极层上的有色层, 其中,所述有色层与所述反射电极层以及所述分隔层重叠, 所述分隔层不与所述反射电极层重叠, 并且,通过调整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厚度来调整所述反射电极层与所述半透射电极层之 间的光程长。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明电极层的端部具有锥形形状。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明电极层的端部位于所述反射电极层 的端部的外侧。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明电极层的端部与所述反射电极层的 端部大致对齐。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分隔层的端部位于所述反射电极层的端 部的外侧。6. -种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7. -种显示装置,包括: 发光元件,包括: 反射电极层; 所述反射电极层上的透明电极层; 所述透明电极层上的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以及 所述包含发光有机化合物的层上的半透射电极层; 围绕所述反射电极层以及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分隔层;以及 所述半透射电极层上的有色层, 其中,所述有色层与所述反射电极层以及所述分隔层重叠, 所述分隔层不与所述反射电极层以及所述透明电极层重叠, 并且,通过调整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厚度来调整所述反射电极层与所述半透射电极层之 间的光程长。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明电极层的端部具有锥形形状。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透明电极层的端部与所述反射电极层的 端部大致对齐。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分隔层的端部位于所述反射电极层的 端部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泽希池田寿雄菊池克浩二星学井上智塚本优人川户伸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