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忠德专利>正文

涂卡书写两用自动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5748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涂卡与书写两用自动铅笔,包括铅芯输送机构、定位机构和输送步距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涂卡书写两用自动铅笔不仅可用于答题卡的涂划,使划痕均匀,粗细符合阅卷机的要求,达到涂划方便、快捷、节省考试时间的目的,还可用于普通书写。(*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涂卡书写两用自动铅笔。目前常用的阅卷机仅可识别铅笔划痕,木制铅笔刨削麻烦,使用时需多次涂划方可满足要求,颇为不便。答题卡专用笔因一般采用矩形截面的铅芯,仅适用于考试涂卡的场合,平时一般的书写时也不便使用。本技术可将涂卡与一般书写的功能和二为一,既可按标准和规范涂划试卷答题卡,也可采用不同颜色的铅芯进行一般的书写或标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可采用方形与圆形两种截面铅芯的自动铅笔,方形铅芯用于涂卡,且能保证一次涂划的划痕清晰,宽度符合阅卷机的要求。圆形铅芯用于一般书写。两种铅芯在使用时均可任意控制铅芯的伸出长度,达到手感舒适的效果。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涂卡书写两用自动铅笔包括1锥帽、2限位套、3定位套管、4弹簧、5接套、6笔杆、7笔夹、8储铅管、9压帽、10弹性夹头、11阻尼圈、12铅芯。基本作用原理储铅管内的方形或圆形铅芯可借助重力的作用在横截面由圆变方的定位套管内孔中自行导正相位并进入弹性夹头孔中,定位套管横截面的外形为方形,与锥帽内孔相配合,弹性夹头的内孔横截面亦为方形,根部孔的尺寸较铅芯稍大并逐渐缩小至头部与方形或圆形铅芯横截面相适应的尺寸。揿压压帽,弹性夹头与限位套前移至锥帽台阶处后,限位套被反向推离弹性夹头头部,弹性夹头借助自身的弹性自由张开,完成铅芯一个步距的输送。松开压帽,弹性夹头、定位套管及储铅管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回退,限位套在弹性夹头头部斜面的带动下腿至定位套管口部。阻尼圈可防止铅芯随弹性夹头的回退。反复揿压压帽,可连续使铅芯向前输送。与同类专利产品的区别本技术与已申报专利的同类产品的区别是1.可在一只笔上使用方形及圆形两种截面的铅芯,而不是仅局限于矩形截面的铅芯,从而扩大了应用范围。2.储芯管容量大,可同时存放多只铅芯,而不是仅可容纳一根矩形截面的铅芯,这样便于更换不同颜色或截面的铅芯,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3.本技术采用揿压这一最简单的动作来完成铅芯的输送,同时铅芯外露长度可任意调节。没有采用其他同类产品以挤压或旋拧的方法来调整铅芯的外露长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4.本技术的接套内孔为圆形过渡到方形并逐渐缩小的结构,可确保方形截面的铅芯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导正相位,顺利进入弹性夹头孔中向前送进。定位套管的外形为方形截面,可同时保证锥套与送进系统的同轴度及正确的相位。权利要求1.一种涂卡书写两用自动铅笔,其特征是该两用自动铅笔包括1锥帽、2限位套、位套管、4弹簧、5接套、6笔杆、7笔夹、8储铅管、9压帽、10弹性夹头、11阻尼圈等结构2.根据权利1所述涂卡与书写两用自动铅笔,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夹头为可夹持方形和圆形截面铅芯,并可借助弹性自动张开的夹持器。3.根据权利1所述涂卡与书写两用自动铅笔,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套管是指套管内孔由圆形过渡到方形的构件。4.根据权利1所述涂卡与书写两用自动铅笔,其特征是所述的限位套是指具有发兰和方形锥孔的套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涂卡与书写两用自动铅笔,包括铅芯输送机构、定位机构和输送步距限位机构。本技术涂卡书写两用自动铅笔不仅可用于答题卡的涂划,使划痕均匀,粗细符合阅卷机的要求,达到涂划方便、快捷、节省考试时间的目的,还可用于普通书写。文档编号B43K27/04GK2526182SQ01248480公开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忠德 申请人:刘忠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涂卡书写两用自动铅笔,其特征是该两用自动铅笔包括:1锥帽、2限位套、位套管、4弹簧、5接套、6笔杆、7笔夹、8储铅管、9压帽、10弹性夹头、11阻尼圈等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忠德
申请(专利权)人:刘忠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