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净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
技术介绍
华南地区广大农村主要是以塘坝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等自然水体作为饮用水水 源。由于华南地区雨水充足,水系发达,养殖污水的任意排放使农村水环境和水源地遭受严 重污染,导致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广泛应用生物处理措施净化污水,而重建水生植被是湖泊生 态恢复的重要举措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意识到利用高等水生植物净化受污染的水 体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生物工程技术。然而,不同的植物种类,对水质有不同的影响作 用,而且其自身对营养盐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达到最佳的水质净 化效果是水生态修复研究重点之一。但是,现存的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采用单种植株或 少数几种植株对污染河流、湖波进行修复,作用时间长,效果不佳,且净化后净化效果数据 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 ,采用浮叶植物、沉水植 物和挺水植物的组合种植净化水体; 所述浮叶植物包括:大聚藻、水罂粟和睡莲;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组合种植净化水体;所述浮叶植物包括:大聚藻、水罂粟和睡莲;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所述挺水植物包括:纸莎草、灯芯草、风车草、芦苇、美人蕉、南美天胡荽、水葱、梭鱼草、香蒲、鸢尾、再力花、水菖蒲。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组 合种植净化水体; 所述浮叶植物包括:大聚藻、水罂粟和睡莲; 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 所述挺水植物包括:纸莎草、灯芯草、风车草、芦苇、美人蕉、南美天胡荽、水葱、梭鱼草、 香蒲、鸢尾、再力花、水菖蒲。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 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5-55kg、水罂粟80-150棵和睡莲20-30棵; 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l〇_5〇kg ; 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80-120棵、灯芯草4-6丛、风车草40-60 棵、芦苇70-80棵、美人蕉150-250棵、南美天胡荽450-550kg、水葱40-50棵、梭鱼草 100-200棵、香蒲20-30棵、鸢尾80-120棵、再力花100-200棵、水菖蒲20-30棵。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表水的生物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净化水体的亩数计, 每亩水体种植浮叶植物的数量分别为:大聚藻48-52kg、水罂粟80-85棵和睡莲23-26棵; 每亩水体种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的数量为20-30kg ; 每亩水体种植挺水植物的数量分别为:纸莎草95-115棵、灯芯草4-6丛、风车草48-53 棵、芦苇72-77棵、美人蕉18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萍,朱昌雄,田云龙,叶婧,李红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