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防爆混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8534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防爆混合器,包括主进气管、输送管、预混合室、管道、减压室和深度混合室,所述主进气管与输送管相连,输送管与预混合室固定连接,下端伸入预混合室内部并且与管道的顶端干涉;所述预混合室和所述减压室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减压室还与所述深度混合室连通;所述预混合室下端面和深度混合室上端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混入气进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预混合室和深度混合室分别实现气体间的预混合和深度混合,达到了仿生态领域中对不同易燃易爆气体的混合、防爆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仿生态系统中的气体混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体防爆混合器
技术介绍
仿生态技术是一种仿照自然界中特定环境因素的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生态农业和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不同的领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各异,因此采用的仿生态系统和技术都不尽相同,且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目前在仿生态种植和仿生态养殖领域中,除了对CO2的浓度有要求外,对于其他气体的补充与供给却很少实施,而相应的用于仿生态领域中易燃易爆气体的输送和混合装置更少。市场上现有的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气体防爆混合器种类繁多,针对不同的易燃易爆气体,都配备特定的装置,精确度高,但结构较为复杂,价格也相当昂贵,不能实现普通场合中对不同易燃易爆气体的混合、防爆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能在仿生态领域中通用的气体防爆混合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防爆混合器,包括主进气管、输送管、预混合室、管道、减压室和深度混合室;其中,所述主进气管与输送管相连,输送管与预混合室固定连接,下端伸入预混合室内部并且与管道的顶端干涉;所述预混合室和所述减压室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减压室还与所述深度混合室连通;所述预混合室下端面和深度混合室上端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混入气进气口。优选的,所述输送管为收缩状输送管,直径由上到下逐渐变小。优选的,所述减压室下端设有一个与深度混合室相通的导流管。优选的,所述减压室下端呈锥体状。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位于所述锥体侧面,在与锥体相连的一端设有管口调节装置。优选的,所述管口调节装置为调节圈。优选的,所述混入气进气口直径大小相同,均匀分布在所述预混合室和深度混合室相应端面上。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与锥体相连的一端管口与所述混入气进气口的直径比为4:1。优选的,所述深度混合室呈圆台型。优选的,所述深度混合室下端设有扩口状排气口,上端口向下端口处逐渐扩大。本技术所述的气体防爆混合器,通过设置预混合室和深度混合室分别实现气体间的预混合和深度混合;通过设置收缩状输送管,使得管内气体流速加快,管内压强小于外部压强,从而更好地实现气体间的预混合效果;圆台型深度混合室使气体自动由上到下进行旋转,从而使气体间的混合更加充分;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效果可靠,有效实现仿生态领域中对不同易燃易爆气体的混合、防爆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气体防爆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面剖视图。图中所示:1、主进气管;2、收缩状输送管;3、预混合室;4、混入气进气口;5、管道;6、减压室;7、导流管;8、调节圈;9、深度混合室;10、扩口状排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气体防爆混合器,包括主进气管1、收缩状输送管2、预混合室3、管道5、减压室6和深度混合室9。主进气管1与收缩状输送管2的广口端相连接,收缩状输送管2与预混合室3固定连接,收缩状输送管2的缩口端伸入预混合室3内部并且与管道5的顶端干涉;管道5的管口大于收缩状输送管2的缩口端。预混合室3和减压室6通过管道5相连,减压室6与深度混合室9连接,减压室6下端呈锥体状,锥体侧面设有一个与深度混合室9相通的导流管7,导流管7与锥体相连的一端设有调节圈8,通过旋转调节圈8可调节出口大小以控制预混合气体的流速,提高气体的预混合效果。预混合室3的下端面和深度混合室9上端面上分别均匀分布有8个直径相同的混入气进气口4,使混入气均匀进入其中与易燃易爆气体分别进行预混合和深度混合。优选的,导流管7与锥体相连的一端管口与混入气进气口4的直径比例为4:1。深度混合室9为圆台型,深度混合室9下端设有扩口状排气口10,上端口向下端口处逐渐扩大。在使用时,易燃易爆气体从主进气管1中进入收缩状输送管2,混入气从混入气进气口4进入预混合室3,由于收缩状输送管2的作用使易燃易爆气体进入后流速加快,增大了管内外的压强差,使预混合室3中的混入气进入管道5中与主流气体进行预混合并进入减压室6,减压室6下端锥体状的设计,预混合气体在其中可进行回旋循环,使气体间的混合更加均匀;预混合后的气体通过导流管7进入深度混合室9中,深度混合室9圆台型的设计,使得预混合气体进入其空腔后自动进行由上至下旋转,使腔室内外产生压强差,从而使混入气进入其中实现气体间的深度混合,深度混合后的气体从扩口状排气口10中排出进入仿生态系统中。虽然说明书中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防爆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进气管、输送管、预混合室、管道、减压室和深度混合室;其中,所述主进气管与输送管相连,输送管与预混合室固定连接,下端伸入预混合室内部并且与管道的顶端干涉;所述预混合室和所述减压室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减压室还与所述深度混合室连通;所述预混合室下端面和深度混合室上端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混入气进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防爆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进气管、输送管、预混合室、
管道、减压室和深度混合室;其中,所述主进气管与输送管相连,输送管与预
混合室固定连接,下端伸入预混合室内部并且与管道的顶端干涉;所述预混合
室和所述减压室通过管道相连;所述减压室还与所述深度混合室连通;所述预
混合室下端面和深度混合室上端面分别设有至少一个混入气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防爆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为收
缩状输送管,所述收缩状输送管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变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防爆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室下端
设有一个与深度混合室相通的导流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防爆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压室下端
呈锥体状。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光可蒋政夏晨晨顾盛辛绍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机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