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验差动约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4603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8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差动约束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结构强度试验中飞机支持的约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前起、左右主起落架垂向采用撬杠将飞机悬空,同时在三个起落架处增加安装向下约束设备,以保证飞机在试验过程中不产生向上的移动,在撬杠的约束设备中连接载荷传感器,经过实验方法得到测量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将撬杠一侧传感器反馈计算到另外一端,通过控制系统程控功能,准确计算出垂向约束点的反馈,从而实现了试验中约束点反馈的实时监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差动约束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结构强度试验中飞机支持的约束。
技术介绍
在飞机结构试验中,试验件的支持方案直接关系到试验质量、安全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全机试验一般采用全机悬空静定约束形式,通常是起落架悬空支持,即起落架悬空支持的垂向约束采用前起、左、右主起落架垂向接头,通过撬杠将飞机悬空,同时在三个起落架下部悬挂配重,利用配重限制飞机向上的移动,具体见图1。在试验过程中,采用悬挂配重的方式限制飞机向上移动有局限性,例如:在试验加载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约束点载荷过小,或者配重重量不足以起到约束作用,飞机就会产生向上位移,这样会对试验带来安全隐患,影响到加载点的加载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安装向下约束设备,利用控制系统计算约束点反馈,在试验中实时监视约束点反馈,以保证试验加载安全,实现可靠的垂向双向约束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试验差动约束方法,其在前起、左右主起落架垂向采用撬杠将飞机悬空,同时在三个起落架处增加安装向下约束设备,以保证飞机在试验过程中不产生向上的移动,在撬杠的约束设备中连接载荷传感器,经过实验方法得到测量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将撬杠一侧传感器反馈计算到另外一端,通过控制系统程控功能,计算出垂向约束点的反馈,从而实现了试验中约束点反馈的实时监视。其中,约束点反馈计算见公式(1):<br>F1×a+G×c+M=F2×b+P×bP=(F1×a+G×c+M)/b-F2P=F1×(a/b)-F2+(G×c+M)/bP=K×F1-F2+B      (1)其中,F1为向上约束传感器值,F2为向下约束传感器值,P为支反力,K为a/b是力臂比,B为(G×c+M)/b,G为撬杠重量,M为摩擦力矩,a、b为撬杠力臂,c为撬杠偏心距离。所述的试验差动约束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a)在飞机支持前进行向上约束传感器、向下约束传感器数据测量;b)将测量的多组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约束点反馈计算公式(1);c)将公式输入控制系统前起约束点反馈计算通道;d)重复上述a)~c)过程,完成左、右主起落架反馈计算,并输入反馈计算通道;e)将飞机的前起落架、左右主起落架悬空支持在支持系统上。f)试验时,通过计算通道实施监视计算通道载荷反馈。飞机前起落架支持时,前起落架通过由支持立柱、支持撬杠、向上约束设备、向上约束传感器、向下约束设备、向下约束传感器组成的前起支持系统悬空支持,其中,前起落架的假轮向上接头通过连接件与撬杠右端加载孔连接;撬杠通过中部承载孔、支持立柱单耳接头组成铰支点;支持立柱固定在承力地坪的地轨上;撬杠左端加载孔与向上约束传感器连接,并通过向上约束设备连接到承力地坪,组成向上约束,前起落架的假轮向下接头与向下约束传感器连接,并通过向下约束设备连接到承力地坪,组成向下约束,所述向下约束、向上约束组成了差动约束。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增加安装向下约束设备,利用控制系统准确计算约束点反馈,在试验中实时监视约束点反馈,以保证试验加载安全,实现可靠的垂向双向约束有效利用了现有试验设备,实现了试验垂向的双向约束。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试验约束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试验差动约束方法的飞机悬空支持示意图;图3是前起支持示意图;图4是支持撬杠受力示意图,其中,1-飞机、2-前起落架、3-左右主起落架、4-悬空支持支持系统、5-前起落架、6-立柱、7-支持撬杠、8-向上约束设备、9-向上约束传感器、10-向下约束设备、11-向下约束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本专利技术试验差动约束方法在前起、左右主起落架垂向采用撬杠将飞机悬空,同时在三个起落架处增加安装向下约束设备,以保证飞机在试验过程中不产生向上的移动。在撬杠的约束设备中连接载荷传感器,经过实验方法得到测量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将撬杠一侧传感器反馈计算到另外一端,通过控制系统程控功能,准确计算出垂向约束点的反馈,从而实现了试验中约束点反馈的实时监视。请参阅图2,其是本专利技术试验差动约束方法的飞机悬空支持示意图。将飞机1的前起落架2、左右主起落架3悬空支持在支持系统4上。以前起支持系统为例,图3是前起支持示意图,前起落架5通过由支持立柱6、支持撬杠7、向上约束设备8、向上约束传感器9、向下约束设备10、向下约束传感器11组成的前起支持系统悬空支持。其中,前起落架5的假轮向上接头通过连接件与撬杠7右端加载孔连接;撬杠7通过中部承载孔、支持立柱6单耳接头组成铰支点;支持立柱6固定在承力地坪的地轨上;撬杠7左端加载孔与向上约束传感器9连接,并通过向上约束设备8连接到承力地坪,组成向上约束。前起落架5的假轮向下接头与向下约束传感器11连接,并通过向下约束设备10连接到承力地坪,组成向下约束。向下约束、向上约束组成了差动约束方式。其中,F1为向上约束传感器值,F2为向下约束传感器值,P为支反力,K为a/b(力臂比),B为(G×c+M)/b。G为撬杠重量,M为摩擦力矩,a、b为撬杠力臂,c为撬杠偏心距离。约束点反馈计算见公式(1):F1×a+G×c+M=F2×b+P×bP=(F1×a+G×c+M)/b-F2P=F1×(a/b)-F2+(G×c+M)/bP=K×F1-F2+B        (1)在飞机悬空支持前对起落架垂向差动约束进行测量,F1为向上约束传感器9反馈载荷,F2为向下约束传感器11反馈载荷。测量时,如图4,支持撬杠7处于水平状态,P为0,公式1转换为:F2=K×F1+B。施加不同的F1载荷,测量F2数据。多次施加,记录多组F1、F2测量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直线拟合,将计算公式输入控制系统计算通道,就能实现实时监视约束点反馈。本专利技术试验差动约束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其通过以下步骤实现:a)如图3所示安装的支持系统在飞机支持前进行向上约束传感器9、向下约束传感器11数据测量;b)将测量的多组数据通过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得到约束点反馈计算公式,见公式(1);c)将公式输入控制系统前起约束点反馈计算通道;d)重复上述a)~c)过程,完成左、右主起落架反馈计算,并输入反馈计算通道;e)如图2所示,将飞机1的前起落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验差动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起、左右主起落架垂向采用撬杠将飞机悬空,同时在三个起落架处增加安装向下约束设备,以保证飞机在试验过程中不产生向上的移动,在撬杠的约束设备中连接载荷传感器,经过实验方法得到测量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将撬杠一侧传感器反馈计算到另外一端,通过控制系统程控功能,计算出垂向约束点的反馈,从而实现了试验中约束点反馈的实时监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差动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起、左右主起落架垂
向采用撬杠将飞机悬空,同时在三个起落架处增加安装向下约束设备,
以保证飞机在试验过程中不产生向上的移动,在撬杠的约束设备中连接
载荷传感器,经过实验方法得到测量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计算,
将撬杠一侧传感器反馈计算到另外一端,通过控制系统程控功能,计算
出垂向约束点的反馈,从而实现了试验中约束点反馈的实时监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差动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约束点
反馈计算见公式(1):
F1×a+G×c+M=F2×b+P×b
P=(F1×a+G×c+M)/b-F2
P=F1×(a/b)-F2+(G×c+M)/b
P=K×F1-F2+B        (1)
其中,F1为向上约束传感器值,F2为向下约束传感器值,P为支反力,K
为a/b是力臂比,B为(G×c+M)/b,G为撬杠重量,M为摩擦力矩,a、b
为撬杠力臂,c为撬杠偏心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差动约束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
骤如下:
a)在飞机支持前进行向上约束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鹏飞王征夏峰王刚郑龙刚李晓冬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