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要彦波专利>正文

无预制桩尖活瓣式筒桩成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2642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预制桩尖活瓣式筒桩成孔器,包括筒壁、设于筒壁上的进料斗、补料斗,设于筒壁下端的桩尖,筒壁由外筒及内筒组成,内筒的下端部长于外筒的下端部,且内筒的下端部设有一环形外凸部,其所述桩尖由多个活瓣组成,活瓣的上端部通过铰链与外筒的下端部连接,在活瓣合拢时,活瓣的下端部可与内筒环形外凸部的上端面相接触,其进料斗通过焊接连接于外筒的上端部,其补料斗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于外筒上与进料斗保持相对位置,在补料斗的外端面设有关门锁扣,外筒对应该关门锁扣设置有锁紧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预制桩尖活瓣式筒桩成孔器不再预制桩尖,减少施工工序,操作更加简便实用,缩短成桩施工时间,还可以重复使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预制粧尖活瓣式筒粧成孔器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预制桩尖活瓣式筒桩成孔器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建筑施工中,需要先使用成孔器将桩尖(预制桩尖一次性使用)推入土中,混凝土材料由进料斗倒入,随着振动拔出成孔器,预制桩尖和现浇混凝土留在土中,随着成孔器拔出过程,混凝土会随着成孔器的离开,混凝土会出现不足现象,由吊斗吊起沿进料斗补充,最终形成环形混凝土结构,达到成桩目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桩尖预制费用较大,施工效率低下,由于成孔器长度尺寸已定,施工短桩时,进料需要多次依靠吊斗吊起进行补充,造成费工费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尖与成孔器一体设置的无预制桩尖活瓣式筒桩成孔器。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预制桩尖活瓣式筒桩成孔器,包括筒壁、筒壁上设有进料斗,筒壁的下端设有桩尖,所述筒壁由外筒及内筒组成,内筒的下端部长于外筒的下端部,且内筒的下端部设有一环形外凸部,其所述桩尖由多个活瓣组成,活瓣的上端部通过铰链与外筒的下端部连接,在活瓣合拢时,活瓣的下端部可与内筒环形外凸部的上端面相接触;其进料斗焊接固定于外筒的上端部,在外筒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补料斗,补料斗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于外筒上与进料斗保持相对位置,在补料斗的外端面设有关门锁扣,外筒对应该关门锁扣设置有锁紧部。 进一步,还包括一配合桩尖张合使用的活瓣合拢器,该活瓣合拢器由左合拢环及右合拢环组成,其左合拢环与右合拢环的一端通过活动轴连接,左合拢环与右合拢环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合拢手柄,其中一合拢手柄上固定设置有伸缩橡胶带,另一合拢手柄设有与伸缩胶带活动连接的卡位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取消预制桩尖的使用,采用活瓣式桩尖成孔,可以做到重复使用,经过对于桩筒部位的改进,减少施工工序,不再预制桩尖,操作更加简便实用,缩短成桩施工时间,改进后由于放弃预制桩尖,减少了预制桩尖的摩擦力,桩机功率可以大幅降低,节约用电,一定程度上减少环境污染;配合活瓣式桩尖设置活瓣合拢器,以达到对活瓣张合更好的控制;同时在筒壁上增加了补料斗,避免每次进料、补料中需要吊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中进料反斗与外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中活瓣合拢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取的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预制桩尖活瓣式筒桩成孔器,包括筒壁、设于筒壁上的进料斗6及补料斗4,设于筒壁下端的桩尖,筒壁由外筒I及内筒2组成,内筒2的下端部长于外筒的下端部,且内筒2的下端部设有一环形外凸部21,其所述桩尖由多个活瓣3组成,活瓣3的上端部通过铰链与外筒I的下端部连接,在活瓣3合拢时,活瓣3的下端部可与内筒2环形外凸部21的上端面相接触,其进料斗6通焊接固定于外筒的上端部,补料斗4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于外筒I上并与进料斗保持相对位置,在补料斗4的外端面设有关门锁扣41,外筒I对应该关门锁扣41设置有锁紧部11。 为更好的配合桩尖的张合,还设计有一活瓣合拢器5,该活瓣合拢器5由左合拢环51及右合拢环52组成,其左合拢环51与右合拢环52的一端通过活动轴53连接,左合拢环51与右合拢环52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合拢手柄54、55,其中一合拢手柄上固定设置有伸缩橡胶带56,另一合拢手柄设有与伸缩胶带活动连接的卡位部。 施工流程: 桩基就位后,落下桩筒,使用活动瓣叶合拢器,合拢瓣叶至内筒,固定伸缩橡胶带另一端,施工人员撤至安全范围,桩尖微微下沉,利用桩尖入土产生的水平向侧压力,使活瓣聚拢内桩筒,取下活动瓣叶合拢器,进行沉桩至设计深度,形成环形柱状孔道,由进料斗灌入混凝土填料,振动拔出桩筒,由于混凝土填料自重压力,活瓣自动打开,拔桩过程中,混凝土填料不足部分由补料斗补充,最终混凝土填料留在土中,成桩。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预制桩尖活瓣式筒桩成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壁、筒壁上设有进料斗,筒壁的下端设有桩尖,所述筒壁由外筒及内筒组成,内筒的下端部长于外筒的下端部,且内筒的下端部设有一环形外凸部,其所述桩尖由多个活瓣组成,活瓣的上端部通过铰链与外筒的下端部连接,在活瓣合拢时,活瓣的下端部可与内筒环形外凸部的上端面相接触;其进料斗焊接固定于外筒的上端部,在外筒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补料斗,补料斗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于外筒上与进料斗保持相对位置,在补料斗的外端面设有关门锁扣,外筒对应该关门锁扣设置有锁紧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预制桩尖活瓣式筒桩成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壁、筒壁上设有进料斗,筒壁的下端设有桩尖,所述筒壁由外筒及内筒组成,内筒的下端部长于外筒的下端部,且内筒的下端部设有一环形外凸部,其所述桩尖由多个活瓣组成,活瓣的上端部通过铰链与外筒的下端部连接,在活瓣合拢时,活瓣的下端部可与内筒环形外凸部的上端面相接触;其进料斗焊接固定于外筒的上端部,在外筒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补料斗,补料斗通过铰链活动连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要彦波
申请(专利权)人:要彦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