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台固定板及空调机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4162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端子台固定板及空调机室外机。一种用于空调机室外机的端子台固定板包括安装第一端子台的第一承载部、安装第二端子台的第二承载部以及用于固定端子台固定板的安装折边,其中,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不共面。此外,一种空调机室外机,该空调机室外机包括以隔板分隔的热交换室和机械室以及用于使空调机室外机形成内部空的前板和侧板,该空调机室外机包括上述的端子台固定板。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端子台固定板,可以很容易地观察端子台及其上接线,能够有效避免端子台之间干涉,从而便于空调机室外机的检修和维护,同时,可节省室外机的内部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台固定板及空调机室外机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空调机室外机的端子台固定板。
技术介绍
在空调机室外机I中,端子台固定板2通常水平或竖直地设置在空调机室外机I的机械室内,端子台固定板2的板体与空调机室外机的前板或侧板平行,因此固定在端子台固定板2上的端子台3设置在平行于室外机I的前板或侧板的方向中,例如参见图7。 然而,随着目前空调设备小型化的趋势,空调机室外机的尺寸日益减小,机械室内的零部件安装空间也变得更为紧凑,室外机横向及纵向距离趋向于被缩短,在这种情况下,端子台固定板的长度也受到限制。采用现有的端子台固定板和安装方式来固定端子台会出现安装空间不足或视线被阻碍接线不便的问题。而且,在端子台固定板2上会需安装多个端子台,端子台之间会有干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避免固定板上两个端子台相互干涉,同时避免接线作业时视线被阻碍,此外,还希望端子台固定板的长度尽可能小,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空调机室外机的端子台固定板,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端子台固定板包括安装第一端子台的第一承载部、安装第二端子台的第二承载部以及用于固定端子台固定板的安装折边,其中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不共面。 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第一承载部相对于第二承载部倾斜设置。 根据本技术的第三个方面,第一承载部相对于第二承载部平行设置。 根据本技术的第四个方面,在上述第二、三个方面的端子台固定板中,安装折边分别位于端子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一承载部与第二承载部沿长度方向至少部分重叠,第一承载部与第二承载部在端子台固定板的宽度方向彼此错开而无重叠。 根据本技术的第五个方面,在上述第二、三个方面的端子台固定板中,安装折边分别位于端子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第一承载部与第二承载部沿长度方向无重叠。 根据本技术的第六个方面,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和安装折边一体形成。 此外,根据本技术的第七个方面,一种空调机室外机,空调机室外机包括以隔板分隔的热交换室和机械室以及用于将空调机室外机形成内部空间的前板和侧板,该空调机室外机包括上述任一个方面的端子台固定板。 根据本技术的第八个方面,在空调机室外机中,第二承载部向空调机室外机的内部凹陷形成容置空间。 根据本技术的第九个方面,在空调机室外机中,位于端子台固定板一侧的安装折边固定到空调机室外机的电气控制单元,所述端子台固定板另一则的安装折边固定到侧板。 根据本技术的第十个方面,在空调机室外机中,第一端子台和第二端子台朝向空调机室外机的外侧分别固定在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上。 采用根据本技术的端子台固定板,两个承载端子台的承载部不共面,因此,端子台上的接线容易被观察到,能够有效避免端子台之间的干涉,从而便于空调机室外机的检修和维护。 此外,由于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在长度方向重叠,特别是由于第一承载部与第二承载部倾斜设置,使得端子台固定板长度尺寸可减小,从而进一步节省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子台固定板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子台固定板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子台固定板的立体图,端子台固定板上安装了端子台及相关元件。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端子台固定板的仰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子台固定板装配在空调机室外机内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端子台固定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7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端子台固定板装配在空调机室外机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端子台固定板20,其用于将端子台固定安装到空调机室外机10的内部。如图1至图4所示,端子台固定板20包括安装第一端子台31的第一承载部21、安装第二端子台32的第二承载部22以及用于固定端子台固定板20的安装折边25,其中第一承载部21和第二承载部22不共面。换言之,第一承载部21具有一个安装平面,第二承载部22具有另一个安装平面,这两个安装平面不处在同一个平面中。从图2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第一承载部21相对于第二承载部22成角度地倾斜设置。 在此实施例中,安装折边25分别位于端子台固定板20的长度方向(即图1中的Y方向)的相对两侧。安装折边25的大小、位置延伸方向可以根据空调机室外机10的内部结构来设置。例如,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安装折边25均基本垂直于第一承载部21延伸,并且安装折边25与承载部之间可设置加强肋26,以增加端子台固定板20的整体强度,从而在运行中尽可能地减少振动。 第一承载部21与第二承载部22在长度方向至少部分重叠,而在垂直于长度方向的端子台固定板20的宽度方向(即图1中的Z方向),第一承载部21与第二承载部22彼此错开而无重叠。如图3所示,第一端子台31可通过合适的紧固件安装在第一承载部21上,第二端子台32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第二承载部22上,如图4所示,安装之后,两个端子台31和32也相应地形成一个角度而彼此倾斜。此外,从图3中还可以看到,从第一承载部21向下方延伸有一个第三承载部23,从第二承载部22向上方延伸有一个第四承载部24,根据需要第三承载部23和第四承载部24可用于安装除端子台之外的元件,例如磁环33和束线环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承载部21与第三承载部23共面,第二承载部22与第四承载部24共面。 此外,从图2中可以看到,第一承载部21与第二承载部22之间形成一个锐角α,该角的大小较佳地小于45度,更佳地小于30度,这样,当两个承载部21、22上分别固定端子台31、32之后,在空调机室外机10的机械室中进行接线操作时,操作人员的视线不会被阻碍,操作更加容易。 端子台固定板20由金属板制成,例如可采用模压之类的工艺一体形成。由此,第一承载部21、第二承载部22和两个安装折边25 —体形成。或者,端子台固定板20也可以先分别形成几个分离的部件,随后通过焊接、紧固件连接等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图5为第一实施例的端子台固定板20安装到空调机室外机10的机械室内的状态示意图,其中作为检修板的一部分侧板12被拆除,以示出其中的端子台固定板20的结构位置。 具体而言,空调机室外机10通常具有由顶板、底板、前板、背板和侧板12组成的外壳,其内部包括制冷单元和电气控制单元11。端子台固定板20的一侧的安装折边25可固定到空调机室外机10的电气控制单元11,而另一侧的安装折边25固定到侧板12。或者,安装折边25也可以分别固定于空调机室外机10内的隔板(未示出)和侧板12。 从图5所示方向观察,第一承载部21通常平行于侧板12,而第二承载部22相对侧板12倾斜,这样,第二承载部22向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调机室外机的端子台固定板,所述端子台固定板包括安装第一端子台的第一承载部、安装第二端子台的第二承载部以及用于固定端子台固定板的安装折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不共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调机室外机的端子台固定板,所述端子台固定板包括安装第一端子台的第一承载部、安装第二端子台的第二承载部以及用于固定端子台固定板的安装折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和所述第二承载部不共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台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承载部倾斜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台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承载部平行设置。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端子台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折边分别位于所述端子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承载部与所述第二承载部沿所述长度方向至少部分重叠,所述第一承载部与所述第二承载部在所述端子台固定板的宽度方向彼此错开而无重叠。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端子台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折边分别位于所述端子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承载部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晔徐荣辰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