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芯体组装设备及芯体组装方法,包含用于对换热器芯体进行组装的芯体组装设备本体、与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负责监控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在组装换热器芯体时的每个动作,判断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在组装所述换热器芯体时的每个动作是否存在故障点,在判定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的当前动作存在故障点后,所述控制系统向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发出撤销当前动作的复位信号,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根据该复位信号撤销当前的动作,返回至上一步动作完成后的状态。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控制系统对换热器芯体组装设备本体进行监控,可保证芯体组装后的良率,并同时提高工作人员排故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换热器,作为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过程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主要可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 由于换热器的整体装配是由组装设备完成组装,首先需要对换热器芯体进行搬运和压缩,然后将压缩后的换热器芯体送入芯体组立部,由芯体组立部对芯体进行主板的安装,最终完成整个芯体的组装。但在目前的组装过程中由于无法对整个组装过程进行监控,所以一但在组装过程中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废品率的产生,增加生产成本,并且由于芯体的整套组装工艺的步骤较多,工作人员很难立刻找出故障点的位置,需要对组装设备的每个动作进行一一排查,不但效率低,而且影响最终成品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芯体的组装设备,可保证成品的良率,且能够使工作人员及时找出故障点的位置并将其排除,提高了排故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换热器芯体的组装设备,包含用于对换热器芯体进行组装的芯体组装设备本体、与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连接的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负责监控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在组装换热器芯体时的每个动作,判断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在组装所述换热器芯体时的每个动作是否存在故障点,在判定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的当前动作存在故障点后,所述控制系统向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发出撤销当前动作的复位信号,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根据该复位信号撤销当前的动作,返回至上一步动作完成后的状态。 另外,本专利技术还设计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换热器芯体组装设备的芯体组装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S1、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在组装所述换热器芯体时,所述控制系统监控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在组装换热器芯体时的每个动作,判断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在组装所述换热器芯体时的每个动作是否存在故障点。 S2、所述控制系统在判定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的当前动作存在故障点后,所述控制系统向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发出撤销当前动作的复位信号。 S3、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根据该复位信号撤销当前的动作,返回至上一步动作完成后的状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在对换热器芯体进行组装时可由控制系统对芯体组装设备本体的每个动作进行监控,一但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在组装芯体时出现故障,控制系统会向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发出撤销当前故障点所对应动作的复位信号,由芯体组装设备本体根据该复位信号撤销当前的动作,并返回上一步动作完成后的状态,从而保证了芯体组装后成品的良率,并且也同时方便了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找出故障点并将其排除,提高了排故的效率,使得整个芯体的组装更加高效。 另外,在所述步骤SI之后还包含如下步骤: 所述控制系统在判定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的当前动作不存在故障点后,所述控制系统向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发出继续执行下一动作的控制信号; 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根据该控制信号继续执行下一动作,直至完成所述换热器芯体的组装。 另外,所述芯体压缩设备本体包含:用于压缩所述换热器芯体的芯体压缩部和对所述换热器芯体进行主板安装的芯体组立部,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芯体压缩部和所述芯体组立部。通过芯体压缩部和芯体组立部分别完成换热器芯体的压缩和主板的安装。 其中,所述芯体压缩部包含:用于传送所述换热器芯体的传送轨道、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上用于夹紧所述换热器芯体的前压块和后压块、所述前压块和所述后压块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芯体的两侧;所述芯体压缩部还包含: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前后两端的定位块和压紧块、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上带动所述前、后压块沿所述传送轨道的横向进行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上带动所述压紧块沿所述传送轨道的横向进行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前、后压块沿所述传送轨道的横向向所述定位块的一侧进行滑动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在所述前压块抵住所述定位块后被启动,所述压紧块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所述传送轨道的横向向所述定位块的一侧进行滑动直至抵住所述后压块。由于芯体压缩部包含传送轨道,以及设设置在传送轨道上的两组驱动机构,通过两组驱动机构分别完成换热器芯体的搬运和压缩,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中的芯体压缩部同时具备了对换热器芯体进行搬运和压缩的功能,并且换热器芯体的搬运和压缩可在传送轨道上一同完成,无需采用两台不同的设备分别对芯体进行搬运和压缩,在提高芯体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减少了生产芯体时所投入的设备,从而降低了生产芯体所投入的成本。 并且,在芯体完成压缩后,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可沿所述传送轨道的横向滑动到传送轨道的起始位,从而可方便工作人员在传送轨道上对下一组的换热器芯体进行铺设,以便第一和第二驱动机构对下一组的换热器芯体进行搬运和压缩。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轨道底部设有腰形孔,所述后压块的底部对应所述腰形孔设有能够穿过所述腰形孔的定位杆;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含: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下方与所述传送轨道进行滑动连接的滑块、带动所述滑块进行滑动的伺服电机;其中,所述后压块的定位杆在穿过所述腰形孔后,所述定位杆的外缘部抵住所述滑块的端面。由于传送轨道底部还设有腰形孔,且后压块的底部还设有定位杆,在安装后压块时,可将定位杆直接插入传送轨道底部的腰形孔中,在插入后,使定位杆的外缘部直接抵住滑块的端面,从而当伺服电机在带动滑块进行滑动时,可直接通过滑块推动后压块的定位杆来带动后压块进行滑动,从而完成整个芯体的传送。 其中,所述腰形孔至少设有两组,所述后压块底部设有与所述腰形孔数量相同的定位杆;各组腰形孔与各组定位杆的位置一一对应。从而使得当滑块在推动后压块时,力的分布更为均匀,确保整个后压块在滑动时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提高了力学性能。 另外,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一个带动所述压紧块进行滑动的压缩电机。通过压缩电机来实现压紧块在传送轨道上的滑动。 [0021 ] 进一步的,所述芯体压缩部还包含:对称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左右两侧的齿块、等距排列在所述齿块上的齿片、分别与两组齿块进行连接并带动两组齿块进行相对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由于在传送轨道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齿块,且在每组齿块上还等距排列有齿片,在放置芯体时,可先将芯体中的各组扁管依次放置在相邻两组齿片形成的间隙内,由齿块上的各组齿片对安装在相邻两组齿片间隙内的扁管进行定位,使得每相邻两组扁管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该间距可用来铺设翅片,从而使得翅片与扁管的铺设可独立进行,无需交叉进行铺设,从而进一步加快了芯体铺设的速度。 进一步的,在所述齿块上,相邻两组齿片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换热器芯体中单根扁管的厚度;所述齿片的厚度大于所述换热器芯体中单根翅片的厚度。从而提高了铺设扁管和翅片的速度和准确性。 进一步的,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气缸或液压油缸,所述齿块与所述气缸或液压油缸的顶杆进行连接。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进行选择。 另外,所述芯体组立部包含用于承托所述换热器芯体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为所述传送轨道的延伸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芯体组装设备,包含用于对换热器芯体进行组装的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与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连接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负责监控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在组装换热器芯体时的每个动作,判断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在组装所述换热器芯体时的每个动作是否存在故障点,在判定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的当前动作存在故障点后,所述控制系统向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发出撤销当前动作的复位信号,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根据该复位信号撤销当前的动作,返回至上一步动作完成后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芯体组装设备,包含用于对换热器芯体进行组装的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与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连接的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负责监控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在组装换热器芯体时的每个动作,判断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在组装所述换热器芯体时的每个动作是否存在故障点,在判定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的当前动作存在故障点后,所述控制系统向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发出撤销当前动作的复位信号,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根据该复位信号撤销当前的动作,返回至上一步动作完成后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芯体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组装设备本体包含:用于压缩所述换热器芯体的芯体压缩部和对所述换热器芯体进行主板安装的芯体组立部;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芯体压缩部和所述芯体组立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芯体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压缩部包含:用于传送所述换热器芯体的传送轨道、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上用于夹紧所述换热器芯体的前压块和后压块、所 述前压块和所述后压块分别位于所述换热器芯体的两侧; 所述芯体压缩部还包含:分别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前后两端的定位块和压紧块、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上带动所述前、后压块沿所述传送轨道的横向进行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上带动所述压紧块沿所述传送轨道的横向进行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带动所述前、后压块沿所述传送轨道的横向向所述定位块的一侧进行滑动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在所述前压块抵住所述定位块后被启动,所述压紧块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沿所述传送轨道的横向向所述定位块的一侧进行滑动直至抵住所述后压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芯体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轨道底部设有腰形孔,所述后压块的底部对应所述腰形孔设有能够穿过所述腰形孔的定位杆;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含:设置在所述传送轨道下方与所述传送轨道进行滑动连接的滑块、带动所述滑块进行滑动的伺服电机; 其中,所述后压块的定位杆在穿过所述腰形孔后,所述定位杆的外缘部抵住所述滑块的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芯体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形孔至少设有两组,所述后压块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腰形孔数量相同的定位杆; 各组腰形孔与各组定位杆的位置一一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振伟,邢加俊,陈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和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