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43828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获取第一手势信息,并接收穿戴式设备发送的安全认证信息;移动终端根据安全认证信息对穿戴式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并验证第一手势信息;以及如果穿戴式设备通过身份验证和第一手势信息通过验证,则穿戴式设备通过移动终端的安全认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保证了移动终端中存储的用户数据的安全性,避免了用户隐私被泄露,改善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与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终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用户在移动终端中存储的信息越来越多样化。目前,当移动终端处于锁定状态时,用户可通过点击组合的按键输入密码对屏幕进行解锁;或者对触摸屏的手机而言,在触摸屏上按照固定的轨迹进行触摸操作,以对屏幕进行安全认证,进而访问移动终端的重要应用。 然而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对移动终端屏幕解锁后进入移动终端的方法不安全、用户体验不佳,如果用户解锁屏幕的密码和手势被其它人知道后,其它人也可以根据该密码或者手势对移动终端屏幕进行解锁,进入应用,造成移动终端的数据不安全,导致用户的隐私泄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该方法不仅无需增加用户额外的操作,还保证了移动终端中存储的用户数据的安全性,避免了用户隐私泄露,改善用户体验。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包括:移动终端获取第一手势信息,并接收穿戴式设备发送的安全认证信息;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安全认证信息对所述穿戴式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并验证所述第一手势信息;以及如果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身份验证和所述第一手势信息通过验证,则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认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手势信息,并接收穿戴式设备发送的安全认证信息;身份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安全认证信息对所述穿戴式设备进行身份验证;手势信息验证模块,用于验证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如果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身份验证和所述第一手势信息通过验证,则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认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穿戴式设备,其中,所述穿戴式设备用于将所述安全认证信息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用于获取第一手势信息,并接收穿戴式设备发送的安全认证信息,以及根据所述安全认证信息对所述穿戴式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并验证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如果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身份验证和所述第一手势信息通过验证,则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认证。 本专利技术通过穿戴式设备将携带的安全认证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在通过结合对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以及对手势信息的验证,二者均通过验证则为通过移动终端的安全认证,由此,不仅无需增加用户额外的操作,还保证了移动终端中存储的用户数据的安全性,避免了用户隐私被泄露,改善了用户体验。 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a)和(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适用的应用场景;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七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八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相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目前,通过用户输入手势进行解锁然后访问移动终端的方法并不安全,如果在移动终端通过手势解锁的基础上,增加携带安全认证信息的可穿戴式设备,移动终端对可穿戴式设备的安全认证信息进行安全认证这样,不仅操作简单方便,还保证了移动终端中存储的用户数据的安全性,避免了用户隐私被泄露。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包括: S101,移动终端获取第一手势信息,并接收穿戴式设备发送的安全认证信息。 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穿戴式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环、手表、手套、眼镜、戒指、衣月艮、腰带、鞋子、袜子、帽子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穿戴式设备可佩戴在用户的手上或者头上,并且穿戴式设备和移动终端进行绑定,其中,穿戴式设备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例如,蓝牙、红外、WIFI等,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通信。 具体地,移动终端可实时对屏幕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用户在屏幕上进行手势操作时,移动终端可从其它工作状态下转换到待解锁状态,并初始化相关的设置,由此,移动终端在监测到屏幕上有手势操作时,可通过计算该手势操作的坐标,以获得用户在屏幕上输入的第一手势信息。同时,移动终端向穿戴式设备发送唤醒指令,以使穿戴式设备根据唤醒指令从睡眠模式切换至工作模式。穿戴式设备在进入工作模式之后,可将存储的安全认证信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发送至移动终端。其中,安全认证信息可以是预先获取并存储在穿戴式设备的存储器中的,且安全认证信息用于移动终端对穿戴式设备的身份验证。 S102,移动终端根据安全认证信息对穿戴式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并验证第一手势信息。 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根据安全认证信息计算移动终端与穿戴式设备之间的距离,并判断移动终端与穿戴式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小于预设阈值,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获取第一手势信息,并接收穿戴式设备发送的安全认证信息;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安全认证信息对所述穿戴式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并验证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如果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身份验证和所述第一手势信息通过验证,则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认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安全认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获取第一手势信息,并接收穿戴式设备发送的安全认证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安全认证信息对所述穿戴式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并验证所述第一手势信息; 如果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身份验证和所述第一手势信息通过验证,则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认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安全认证信息对所述穿戴式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安全认证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穿戴式设备之间的距离,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穿戴式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身份验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安全认证信息对所述穿戴式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安全认证信息中获取密码信息;以及 所述移动终端 将获取的密码信息和预存的密码信息进行比对,若二者一致,则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身份验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所述安全认证信息对所述穿戴式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安全认证信息中获取生物特征信息;以及 所述移动终端将获取的生物特征信息和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比对,若二者一致,则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身份验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静脉特征信息、气味特征信息、皮肤特征信息、血管纹理特征信息、手掌特征信息、眼睛特征信息、脸型特征信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势信息由所述穿戴式设备采集,并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势信息由所述移动终端的触摸传感器感应所述用户的手势获得。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穿戴式设备采集的第二手势信息; 所述验证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和所述第二手势信息是否匹配,若二者一致,则所述第一手势信息通过验证。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认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用户触发的操作请求,并根据所述操作请求完成相应的操作。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触发的操作请求,并根据所述操作请求完成相应的操作,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用户触发的不同级别的操作请求,并从所述安全认证信息中获取级别信息,执行对应级别的操作,并进入相关的应用。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设备包括手环、手表、手套、眼镜、戒指、衣服、腰带、鞋子、袜子、帽子中的一种或者多种。12.—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手势信息,并接收穿戴式设备发送的安全认证信息;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安全认证信息对所述穿戴式设备进行身份验证; 手势信息验证模块,用于验证所述第一手势信息,如果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身份验证和所述第一手势信息通过验证,则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所述移动终端的安全认证。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安全认证信息计算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穿戴式设备之间的距离,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穿戴式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小于所述预设阈值,则所述穿戴式设备通过身份验证。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金勇邓耿淳阙滨城唐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