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用吊具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5072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用吊具组合结构,包括吊具本体,所述吊具本体成T字形;所述吊具本体上端设置成圆盘形,下端连接有长条横件;所述上端的圆盘形端面和下端的长条横件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上端的圆盘形端面上的固定孔用来将吊具本体固定在电梯轿厢底部或对重底架上;所述长条横件上的固定孔内安装有锚具螺栓;所述锚具螺栓通过螺纹连接在长条横件上且穿过固定孔;所述锚具螺栓在长条横件上部通过连接螺母固定,在长条横件下部连接有锚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更好的连接电梯平衡补偿链,专门为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的连接而设计,整个安装过程简单,大大缩短了安装程序及安装时间,使之便于安装和固定,并提高了扁形电梯平衡补偿链固定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用吊具组合结构,包括吊具本体,所述吊具本体成T字形;所述吊具本体上端设置成圆盘形,下端连接有长条横件;所述上端的圆盘形端面和下端的长条横件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上端的圆盘形端面上的固定孔用来将吊具本体固定在电梯轿厢底部或对重底架上;所述长条横件上的固定孔内安装有锚具螺栓;所述锚具螺栓通过螺纹连接在长条横件上且穿过固定孔;所述锚具螺栓在长条横件上部通过连接螺母固定,在长条横件下部连接有锚杯;本专利技术能够更好的连接电梯平衡补偿链,专门为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的连接而设计,整个安装过程简单,大大缩短了安装程序及安装时间,使之便于安装和固定,并提高了扁形电梯平衡补偿链固定的可靠性。【专利说明】 一种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用吊具组合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用吊具组合结构,属于电梯配件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用电梯,现有的绝大多数电梯的提升速度在1.6m/s-2.7m/s,为其配套的平衡补偿链为普通铁链结构,当随行电梯运行,其铁链环件结构限制了平滑柔顺的使用要求;铁链环件结构为挂钩硬性连接,使得电梯的提升速度受到限制,同时铁链环件运动引起较大噪声;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资源的紧缺,各地高层建筑如雨春笋般地拔地而起,通常高层建筑用电梯提升速度提高到4m/s -12 m/s,梯在运行过程中,轿厢侧和对重侧的钢丝绳的长度在不断变化,从而引起曳引轮两侧钢丝绳重量的变化,当轿厢位于最低层站时,钢丝绳的重量大部分作用于轿厢侧;当轿厢位于最高层站时,钢丝绳的重量大部分作用于对重侧,这种变化在电梯提升高度不大时,对电梯的运行性能影响不大,但提升超过一定高度时,会严重影响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危及乘客的安全,为此,当电梯的提升高度超过一定高度时,必须要设置具有一定重量的部件来平衡因高度变化带来的重量变化,这就是电梯平衡补偿链,电梯平衡补偿链的设置就必须用到专用的吊具,这样才能保证电梯整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用吊具组合结构,使吊具结构紧凑,实现平衡垂吊张力的可调节和张力的监控,安全可靠,安装简单。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用吊具组合结构,包括吊具本体,所述吊具本体成T字形;所述吊具本体上端设置成圆盘形,下端连接有长条横件;所述上端的圆盘形端面和下端的长条横件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上端的圆盘形端面上的固定孔用来将吊具本体固定在电梯轿厢底部或对重底架上;所述长条横件上的固定孔内穿设有锚具螺栓;所述锚具螺栓在长条横件上部通过连接螺母固定,在长条横件下部连接有锚杯。 优选的,所述吊具本体的下端与长条横件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锚具螺栓与连接螺母之间还设有组合垫。 优选的,所述锚杯内部呈倒圆锥形;所述锚杯上端与锚具螺栓下端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具本体上端的圆盘形端面上的固定孔均布有4个;所述长条横件上的固定孔沿对称中心设置有2个。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用吊具组合结构,能够更好的连接电梯平衡补偿链,专门为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的连接而设计,将吊具本体与下端的长条横件通过螺纹连接,锚具螺栓通过螺纹连接在长条横件端面上,锚具螺栓一端通过连接螺母固定,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锚杯,将材料送至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安装时,只需将吊具本体与长条横件螺纹拧紧,锚具螺栓穿过长条横件上的固定孔,将锚具螺栓固定在长条横件上,吊具本体上端面用螺栓连接固定在电梯轿厢底部或对重底架上,方便电梯上下运行顺畅;整个安装过程简单,大大缩短了安装程序及安装时间,使之便于安装和固定,并提高了扁形电梯平衡补偿链固定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用吊具组合结构的示意图;其中:1、吊具本体;2、固定孔;3、锚具螺栓;4、连接螺母;5、锚杯;6、钢丝绳;7、组合垫;8、浇铸体;9、长条横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 如附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用吊具组合结构,专门为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连接设计,包括吊具本体1,所述吊具本体I成T字形;所述吊具本体I上端设置成圆盘形,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长条横件9,长条横件9通过螺纹连接,方便与T字形吊具本体I的安装;所述上端的圆盘形端面和下端的长条横件9上均设置有固定孔2,安装时,长条横件9上的2个固定孔2用来安装锚具螺栓3,上端的圆盘形端面的4个固定孔2用来将吊具本体I固定在电梯轿厢底部或对重底架上,方便电梯上下运行顺畅;所述锚具螺栓3 —端通过连接螺母4进行固定,锚具螺栓3与连接螺母4之间还设有组合垫7来增强摩擦力,提高锚具螺栓3与长条横件9的强度,锚具螺栓3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锚杯5,方便安装,锚杯5内部呈倒圆锥形,连接锚杯5与钢丝绳6时,先去除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上的钢丝绳6 二端头的包裹材料,然后将钢丝绳6分散与锚杯5内,采用熔点低于600度的金属物质将钢丝绳6端头与锚杯5浇铸成一体的浇铸体8,浇铸体8成倒圆锥形,进一步增强连接强度,同时,长条横件9通过锚具螺栓3连接锚杯5,锚杯5连接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的钢丝绳6,由于长条横件9与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的钢丝绳6连接是长条形的,不是圆盘形的,这样就不会造成钢丝绳6的自转,减少了不必要的强度损失;安装到位后,用力矩扳手调节吊具本体I上的连接螺母4,均衡承重缆芯张力,使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受力处最佳平衡状态,同时通过力矩扳手紧松连接螺母4测量钢丝绳6承重张力,达到监控目的,保证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长期使用安全。 本专利技术能够更好的连接电梯平衡补偿链,专门为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的连接而设计,将吊具本体I与下端的长条横件9通过螺纹连接,锚具螺栓3通过螺纹连接在长条横件9端面上,锚具螺栓3 —端通过连接螺母4固定,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锚杯5,将材料送至施工现场进行现场安装时,只需将吊具本体I与长条横件9螺纹拧紧,锚具螺栓3穿过长条横件9上的固定孔2,将锚具螺栓3固定在长条横件9上,吊具本体I上端面用螺栓连接固定在电梯轿厢底部或对重底架上,方便电梯上下运行顺畅;整个安装过程简单,大大缩短了安装程序及安装时间,使之便于安装和固定,并提高了扁形电梯平衡补偿链固定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用吊具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本体,所述吊具本体成T字形;所述吊具本体上端设置成圆盘形,下端连接有长条横件;所述上端的圆盘形端面和下端的长条横件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上端的圆盘形端面上的固定孔用来将吊具本体固定在电梯轿厢底部或对重底架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扁形随行电梯平衡补偿链用吊具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吊具本体,所述吊具本体成T字形;所述吊具本体上端设置成圆盘形,下端连接有长条横件;所述上端的圆盘形端面和下端的长条横件上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上端的圆盘形端面上的固定孔用来将吊具本体固定在电梯轿厢底部或对重底架上;所述长条横件上的固定孔内穿设有锚具螺栓;所述锚具螺栓在长条横件上部通过连接螺母固定,在长条横件下部连接有锚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景高夏玉龙叶文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东沪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