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34212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板及具有该面板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透明基板、位于第一基板第一表面外侧的第一导电层、位于第一基板第二表面外侧的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包括绑定区域,所述绑定区域具有多个绑定图案。第二导电层包括多条不透明导线,所述相邻不透明导线间具有刻缝。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绑定区域具有投影区域,投影区域还包括多个子投影区域,通过控制至少一个子投影区域中透光面积与子投影区域面积的比例X,使从第二导电层不透明导线刻缝中透过的光足以清晰地观测绑定图案的绑定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面板和包括该面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得到普及,例如,广泛应用在移动电话、平板电脑、MP3、MP4等移动设备中。在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中包括显示面板、触控面板,或同时具有显示和触控功能的面板。在触控层铺设完成后,通常要在绑定区域将绑定图案与印刷电路板或IC等元件与面板绑定,对绑定角和绑定图案进行压合或焊接。为检测绑定效果,需要对绑定后的绑定图案进行观测,由于绑定图案的上方已被电子元件覆盖,因此需要从另一侧(下方)进行观测。但是绑定时面板已经贴合,另一侧(下方)通常被阵列基板的不透明栅极金属线覆盖,很难看清实际的绑定效果,进而不能对绑定情况进行有效的检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绑定后无法对绑定区域进行观测或观测不清楚,进而不能对绑定情况进行有效的检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外侧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绑定区域,所述绑定区域具有多个绑定图案;位于所述第二表面外侧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多条不透明导线,所述相邻不透明导线间具有刻缝;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绑定区域具有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还包括多个子投影区域,至少一个所述子投影区域中透光面积与子投影区域面积的比例X满足关系:X>kd+1,d为以毫米为单位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在垂直所述第一透明基板方向的距离值,d<1,k为常数,-1<k<-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面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板及包括该面板的显示装置,控制绑定区域另一侧(下方)的不透明导线的宽度和间距或增加透明导线,保证了足以看清绑定区域中的绑定图案的透光面积,使检验人员可以有效的检查绑定图案的绑定效果,提升了产品的良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导电层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导电层俯视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观测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以毫米为单位距离值d与透光面积比例X的关系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某一种实施方式的投影区域的俯视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某一种实施方式的投影区域的俯视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子投影区域的俯视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子投影区域的俯视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子投影区域的俯视图;图8B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子投影区域的俯视图;图8C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子投影区域的俯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位于”即包括“直接位于”,即直接接触,也包括“间接位于”,及中间具有间隔层,非直接接触。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上方”通常为面板发光面,即面对使用者的一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方”为背对使用者的一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面板,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透明基板10、第一导电层12、第二导电层14。第一透明基板包括第一表面101和第二表面102,第一导电层12位于第一透明基板10的第一表面101外侧,第二导电层15位于第一透明基板10的第二表面102外侧。第一导电层12具有显示区12A和非显示区12B,第二导电层14具有显示区14A和非显示区14B,第一导电层12的显示区12A在垂直第一透明基板10的方向上的投影与第二导电层14的显示区14A重合。以毫米为单位第一导电层12与第二导电层14在垂直第一透明基板10的方向上的距离值为d。第一导电层12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第一导电层12包括绑定区域20,绑定区域20内包括多个绑定图案22。第一导电层12还可包括多个电极24和多条电极线26,多个电极24可以是触控电极、像素电极、公共电极等透明电极,多条电极线26与多个绑定图案22在第一导电层12的非显示区12B电连接。第二导电层14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第二导电层14的非显示区14B内包括多条不透明导线32,相邻的不透明导线32间具有刻缝。第二导电层14垂直于第一透明基板10(未示出)方向在第一导电层12的绑定区域上的投影区域为30。投影区域30可进一步分为第一投影区域301、第二投影区域302和第三投影区域303,至少一个子投影区域中的透光面积与子投影区域面积的比例X满足:X>kd+1,d为以毫米(mm)为单位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在垂直所述第一透明基板方向的距离值,d<1;k为常数,-1<k<-0.1。常数k是与观测系统相关,由于面板的元件较小,通常需要用显微镜来观测,k取决于显微镜物镜的半径和其与观测物的夹角,确定观测条件后,k为某一定值。图4A表示了观测示意图,包括绑定图案22、不透明导线32和观测系统40。观测系统40中包括物镜42、目镜44和观测者46。观测者46从不透明导线32侧观察绑定图案22的绑定效果。由于面板中各层级厚度为微米级,即光传播路径极短,其内部材料的折射系数对光路偏移影响较小,近似于直线传播,因此物镜的半径r和与绑定图案中心的角度θ主要决定了系数k的大小。另由于面板的厚度一般小于1mm,因此当k小于-1时,其面积比X也不会出现负值。图4B表示了k为-0.67时,从不透明导线32侧,可看清绑定图案22所需的透光面积比例X与以毫米为单位第一导电层12与第二导电层14的距离值d的关系。如图4B所示,当第一导电层12与第二导电层14的距离值d越小时,所需要的透光面积越大,即遮挡物要越小,当以毫米为单位第一导电层12与第二导电层14的距离值d为0.3时,能够清楚观测绑定图案22的透光面积比为80%。进一步,在投影区域30中不透明导线的线宽和刻缝可以是均一的,也可以是非均一的。如图3所示,其投影区域30可依据不透明导线的密度不同进一步分为第一投影区域301、第二投影区域302和第三投影区域303,根据其线宽和刻缝宽度的不同,可采取多种实施方式来实现至少一个子投影区域301、302、303中的透光面积与子投影区域面积的比例X满足:X>kd+1进一步,当采用压合方式进行绑定时,投影区域的端部受力最不均匀,端部为绑定区域长边方向的两端,所以位于端部的子投影区域是重点的检查对象,如图3中的第一投影区域301。因此为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应尽量使第一投影区域301中的透光面积与第一投影区域面积的比例X满足:X>kd+1,d为以毫米为单位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在垂直所述第一透明基板方向的距离值,k为常数,-1<k<-0.1。为了使面板更加轻薄,优选的,以毫米为单位第一导电层12与第二导电层14的距离值d小于或等于0.3,此时透光面积与投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外侧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绑定区域,所述绑定区域具有多个绑定图案;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外侧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多条不透明导线,所述相邻不透明导线间具有刻缝;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绑定区域具有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还包括多个子投影区域,至少一个所述子投影区域中透光面积与子投影区域面积的比例X满足关系:X≥kd+1,d为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在垂直所述第一基板方向的距离,k为常数,‑1<k<‑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板,包括:第一透明基板,所述第一透明基板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外侧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绑定区域,所述绑定区域具有多个绑定图案;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外侧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多条不透明导线,相邻所述不透明导线间具有刻缝;其中所述第二导电层在所述绑定区域具有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还包括多个子投影区域,至少一个所述子投影区域中透光面积与子投影区域面积的比例X满足关系:X>kd+1,d为以毫米为单位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在垂直所述第一透明基板方向的距离值,d<1,k为常数,-1<k<-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子投影区域中透光面积与子投影区域面积的比例X大于或等于80%,以毫米为单位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在垂直所述第一透明基板方向的距离值d小于或等于0.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透明基板,所述第一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靠近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至少一个所述子投影区域中的所述刻缝宽度与所述不透明导线宽度的比例Y满足关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至少一个所述子投影区域中的所述刻缝宽度与所述不透明导线宽度的比例Y大于或等于4:1,以毫米为单位所述第一导电层与所述第二导电层在垂直所述第一透明基板方向的距离值d小于或等于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灵吴天一马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