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功能活动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3284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功能活动铅笔,包括螺接有笔头的笔管和笔芯,笔头前部设有自动出芯机构,后部衔接有按压出芯机构,笔芯穿设其间,其特征是衔接是指按压出芯机构中的推进轴插设于笔头的后部,其中推进轴前部对称设有一夹紧簧片,夹紧簧片外侧设有斜面凸起,笔头内侧对应夹紧簧片凸起处设有一对滑槽,而在滑槽和其一侧镂空有一曲形回行槽,推进轴两夹紧簧片凸起可沿笔头的滑槽和回行槽做下滑行和上行。(*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文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既可随着书写顿挫而自动出芯又可通过人为按压控制出芯长短的双功能活动铅笔
技术介绍
现有常见的活动铅笔有两种,一是按压式活动铅笔,通过手动按压笔管端部的押出机构控制笔芯出芯的长度,露出笔尖的笔芯用完后需再次按动押出机构,不但麻烦而且常打断流畅的书写或者工作思路;二是自动出芯式活动铅笔,其是靠笔芯磨损后,书写时下意识顿压动作使笔尖回缩而带出笔芯,供继续书写之需,此种自动出芯活动铅笔虽好,但其出芯长短无法人为控制,使一些特殊场合无法使用。如何结合两者的优点即是本创作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结合现有两种活动铅笔的优点,设计一种既可自动出芯,又能通过人为控制出芯长短的双功能活动铅笔。本技术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功能活动铅笔,包括螺接有笔头的笔管和笔芯,笔头前部设有自动出芯机构,后部衔接有按压出芯机构,笔芯穿设其间,其特征是衔接是指按压出芯机构中的推进轴插设于笔头的后部,其中推进轴前部对称设有一夹紧簧片,夹紧簧片外侧设有斜面凸起,笔头内侧对应夹紧簧片凸起处设有一对滑槽,而在滑槽和其一侧镂空有一曲形回行槽,推进轴两夹紧簧片凸起可沿笔头的滑槽和回行槽做下滑行和上行。推进轴处于初始位置和最大行程时,夹紧簧片凸起恰好处于曲形回行槽的上、下两端,对笔芯无夹紧作用。而当推进轴从初始状态下行时,凸起只能沿滑槽向下滑行,此时,两凸起将夹紧簧片向内压,夹住内置笔芯克服其它部件产生的阻力将笔芯送出;卸去外力,推进轴在弹簧的作用下回行,两凸起沿曲形回行槽上行,并失去对夹紧簧片的压力,实现推进轴回行而不带笔芯回行。每一按压动作送出一段笔芯,直至满足使用要求。所述的按压出芯机构包含推进轴和套固在推进轴后端的押出管,押出管前端与笔头后端间设有大弹簧。大弹簧提供每次按动押出管的回位作用。所述的自动出芯机构包含安装在笔头端部的带紧迫胶圈的笔尖,卡设在笔头内的带锥口夹紧套,一对夹紧半轴插设在夹紧套内,夹紧半轴壁上设有钢珠座,一对钢珠嵌设在钢珠座与夹紧套锥口间,夹紧半轴与笔尖后端间设有小弹簧。小弹簧保证活动铅笔在初始状态时,夹紧半轴对笔芯的夹持力大于紧迫胶圈的夹紧阻力,维持正常书写之需。而当笔芯磨损后,继续维持正常的书写动作,将笔尖倾斜压向纸面,促使笔尖压迫小弹簧产生回缩动作,而笔芯被夹紧半轴夹住无法后退,笔芯与笔尖及紧迫胶圈间产生相对移位,笔芯露出笔尖;笔尖离开纸面的瞬间,小弹簧复位笔尖和夹住笔芯的紧迫胶圈前弹,此时,两夹紧半轴突然失去小弹簧的压迫,且在笔芯前拉的作用下,瞬间产生放松状态,笔芯与笔尖和紧迫胶圈同步弹至初始位置,且露出适当长度的笔芯供书写。在书写过程这一动作周而复始,源源不断补充被磨损的笔芯,实现自动出芯。当人为按压出芯时,推进轴两夹紧簧片的夹持力大于紧迫胶圈的阻力,且下行趋势的笔芯恰好使两夹紧半轴放松,失去夹紧作用,笔芯可人为控制出芯长度。本技术具有设计巧妙,结构简洁,配件少,装配工艺简单,使用操作方便的特点。充分利用笔头结构,关联按压出芯机构和自动出芯机构,在一支笔中实现自动出芯和按压出芯两种功能。自动出芯具有书写连贯、流畅感,而按压控制出芯可根据需要或长或短随人愿,扩大活动铅笔的使用场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具体图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活动铅笔剖面图图2活动铅笔按压状态示意图图3推进轴外观图图4为图3之A-A剖面图图5笔头外观图图6笔头剖面图图7夹紧套端面图图8为图7之B-B剖面图图9夹紧轴外观图图10为图9之C-C剖面图其中1-笔头 11-笔尖 12-紧迫胶圈13-夹紧套 130-凸肩14-夹紧半轴 140-钢珠座141-导正圆凸 15-钢珠 16-小弹簧100-滑槽 101-回行槽102-限位腔 103-定位槽2-笔管21-推进轴210-夹紧簧片 211-凸起 212-限位凸点 213-喇叭口22-押出管23-合金箍 3-笔芯 4-大弹簧 5-橡皮擦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及图2,双功能活动铅笔,包括螺接有笔头1的笔管2和笔芯3,笔头1前部设有自动出芯机构,后部衔接有按压出芯机构,笔芯3穿设其间。自动出芯机构包含安装在笔头1端部的带紧迫胶圈12的笔尖11,卡设在笔头1内的带锥口夹紧套13,一对夹紧半轴14插设在夹紧套13内,夹紧半轴14壁上设有钢珠座140,一对钢珠15嵌设在钢珠座140与夹紧套13锥口间,夹紧半轴14与笔尖11后端间设有小弹簧16。小弹簧16的作用始终保持将夹紧半轴14后推,而在两钢珠15和夹紧套13的锥口的配合下,一对夹紧半轴14始终对笔芯3处于夹紧状态。初始状态,两夹紧半轴14的夹持力略大于紧迫胶圈12的阻力。衔接于自动出芯机构后的按压出芯机构包含推进轴21和套固在推进轴21后端的押出管22,押出管22前端与笔头1后端间设有大弹簧4。押出管22和推进轴21套设于笔管2之中并可做适当的移位,当按压押出管22时,可使推进轴21往笔头1端移位,人为强制出芯。按压出芯机构的押出管22套设于笔管2内,并高出笔管2一个按压行程,一柱状橡皮擦5插设于押出管22端部,橡皮擦5露出押出管22部分的直径略小于笔管2直径。笔管2端部套固有一合金箍23,合金箍23直径略大于橡皮擦5直径,使橡皮擦5在按动状态可跟随押出管22在合金箍23内移动。双功能活动铅笔含有上述两部分结构,其中衔接是指按压出芯机构中的推进轴21插设于笔头1的后部,其中推进轴21前部对称设有一夹紧簧片210,夹紧簧片210外侧设有斜面凸起211,笔头1内侧对应夹紧簧片凸起211处设有一对滑槽100,而在滑槽100和其一侧镂空有一曲形回行槽101,推进轴21两夹紧簧片凸起211可沿笔头1的滑槽100和回行槽101做下滑行和上行动作。手动按压押出管22端部,推进轴21下行,其上的两夹紧簧片凸起211沿笔头两滑槽100向下滑行,凸起211迫使两夹紧簧片210内压,夹紧处于中轴线上的笔芯3向下行,也即强制出芯动作;而当卸去压力,在大弹簧4作用下押出管22和推进轴21回位,两夹紧簧片凸起211沿曲形回行槽101回位,凸起211失去对两夹紧簧片210压迫,夹紧簧片210放松对笔芯3的夹持,并产生相对移位,准备下一次强制出芯。另,上述提及的一对夹紧半轴14两端均露出夹紧套13外,且其上端部能被下行的推进轴21顶压至与夹紧套13上端部齐平。由于推进轴21处于初始位置和行程端点位置时,夹紧簧片210失去对笔芯3的夹持,初始状态可任由自动出芯机构自由出芯,而当在行程端点位置时,推进轴21将夹紧半轴14强行下压,使其失去对笔芯3的夹持,笔芯3只靠紧迫胶圈的阻力夹持,此时强行回压笔芯3可使笔芯3缩回至笔管2内,实现长笔芯回缩功能。参照图3和图4,以及图5和图6,笔头1内侧的一对滑槽100延伸至上端部,并在回行槽101同侧的上方设有一限位腔102,推进轴21于两夹紧簧片210上方设有一对限位凸点212,两限位凸点212可滑入限位腔102内定位,配合夹紧簧片凸起211,可使推进轴21保持在笔头1轴线上运动。推进轴21后端部设有一便于笔芯进入的喇叭口213。推进轴和笔头均由塑胶注模而成,其中推进轴分为对称两半,由同一模具成型后,扣合装配在一起而成推进轴整体。参照图5和图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新代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