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31240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7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该阵列基板的公共电极层包括相互交叉绝缘设置的多条触控驱动电极和多条公共电极;触控驱动电极包括沿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子电极,各触控驱动子电极位于相邻的公共电极之间;阵列基板还包括:触控驱动电极串线,其中,属于同一触控驱动电极的各触控驱动子电极通过至少一条触控驱动电极串线电连接,触控驱动电极串线位于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其延伸方向与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降低触控驱动电极的信号传输负载,使其与公共电极的信号传输负载相对接近,避免显示画面不均匀的问题,且将触摸驱动电极串线设置在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域,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摸屏(TouchScreenPanel)已经逐渐遍及人们的生活中。目前,触摸屏按照组成结构可以分为:外挂式触摸屏(AddonModeTouchPanel)、覆盖表面式触摸屏(OnCellTouchPanel)、以及内嵌式触摸屏(InCellTouchPanel)。其中,外挂式触摸屏是将触摸屏与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分开生产,然后贴合到一起成为具有触摸功能的液晶显示屏,外挂式触摸屏存在制作成本较高、光透过率较低、模组较厚等缺点。而内嵌式触摸屏将触摸屏的触控电极内嵌在液晶显示屏内部,可以减薄模组整体的厚度,又可以大大降低触摸屏的制作成本,受到各大面板厂家青睐。目前,能够实现宽视角的液晶显示技术主要有平面内开关(IPS,In-PlaneSwitch)技术和高级超维场开关(ADS,AdvancedSuperDimensionSwitch)技术;其中,ADS技术通过同一平面内狭缝电极边缘所产生的电场以及狭缝电极层与板状电极层间产生的电场形成多维电场,使液晶盒内狭缝电极间、电极正上方所有取向液晶分子都能够产生旋转,从而提高了液晶工作效率并增大了透光效率。高级超维场转换技术可以提高TFT-LCD产品的画面品质,具有高分辨率、高透过率、低功耗、宽视角、高开口率、低色差、无挤压水波纹(pushMura)等优点。目前基于ADS技术提出的内嵌式触摸屏结构是将阵列基板中整面的公共电极层进行分割,形成相互绝缘且交叉而置的触控驱动电极和公共电极,并在对向基板上设置与公共电极所在区域对应的触控感应电极;对触控驱动电极进行分时驱动,以实现触控功能和显示功能。上述内嵌式触摸屏结构中,公共电极层分割后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各公共电极01为条状电极;每个触控驱动电极由多个同列设置的触控驱动子电极021组成,且各触控驱动子电极021位于相邻的公共电极01之间。属于同一触控驱动电极的各触控驱动子电极021与横向的触控驱动信号线031连接,并由设置在非显示区域的纵向的触控驱动信号线032将各横向的触控驱动信号线031连接在一起,从而将属于同一触控驱动电极的多个触控驱动子电极021串联起来。在实现显示功能时,需要向公共电极01和触控驱动电极同时加载公共电极信号,但是由于上述触控驱动电极的串联方式,使得触控驱动电极的电阻较大,从而使得触控驱动电极和公共电极01的信号传输负载(loading)不一致,这会导致公共信号在公共电极01和触控驱动电极的传输速度不一致,造成显示画面不均匀,影响画面品质。如图2所示,即使将单边设置的触控驱动信号线修改为双边设置,对信号传输负载的影响也不是很大,且很难实现窄边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内嵌式触摸屏中触控驱动电极和公共电极负载不一致导致的显示不均匀及难以实现窄边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的公共电极层包括相互绝缘的多条触控驱动电极和多条公共电极,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交叉设置;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包括沿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子电极,各所述触控驱动子电极位于相邻的所述公共电极之间;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触控驱动电极串线,其中,属于同一触控驱动电极的各触控驱动子电极通过至少一条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串线电连接,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串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其延伸方向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一致。优选地,所述阵列基板上形成有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沿像素单元的列方向延伸,各公共电极沿着像素单元的行方向延伸。优选地,每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串线由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像素电极层的沿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透明导电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源漏金属层的源漏金属连接线组成,其中,沿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透明导电线通过所述源漏金属连接线串联。优选地,所述源漏金属层还包括:沿着数据线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子数据线,所述多个子数据线通过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栅金属层的沿着数据线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栅金属连接线串联。优选地,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公共电极串线,其中,所述公共电极串线与所述公共电极并联,所述公共电极串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优选地,所述公共电极串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串线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公共电极串线的数量小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串线的数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包括上述阵列基板及与所述阵列基板相对而置的对向基板,所述对向基板具有多条触控感应电极。优选地,各所述触控感应电极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公共电极所在区域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内嵌式触摸屏。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由多个触控驱动子电极组成的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驱动电极串线电连接,因而,可以降低触控驱动电极的信号传输负载,使其与公共电极的信号传输负载相对接近,在显示阶段公共信号在公共电极和触控驱动电极的传输速度也相对接近,可以避免显示画面不均匀的问题,改善画面品质。并且,将触摸驱动电极串线设置在阵列基板的非显示区域,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阵列基板的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驱动电极串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看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阵列基板的公共电极层包括相互绝缘的多条触控驱动电极110和多条公共电极120,所述触控驱动电极110与所述公共电极120交叉设置;所述触控驱动电极110包括沿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110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子电极111,各所述触控驱动子电极111位于相邻的所述公共电极120之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阵列基板中整面连接的公共电极层进行分割,形成相互绝缘且交叉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电极110和多个公共电极120。对触控驱动电极进行分时驱动,以实现触控功能和显示功能。在需要实现触控功能时,向触控驱动电极加载触控扫描信号。在需要实现显示功能时,向公共电极120和触控驱动电极110同时加载公共电极信号。为解决现有的内嵌式触摸屏中触控驱动电极和公共电极负载不一致导致的显示不均匀及难以实现窄边框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阵列基板还包括:触控驱动电极串线130,其中,属于同一触控驱动电极110的各触控驱动子电极111通过至少一条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串线130电连接,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串线130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其延伸方向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110的延伸方向一致。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由多个触控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的公共电极层包括相互绝缘的多条触控驱动电极和多条公共电极,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交叉设置;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包括沿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子电极,各所述触控驱动子电极位于相邻的所述公共电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触控驱动电极串线,其中,属于同一触控驱动电极的各触控驱动子电极通过至少一条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串线电连接,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串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其延伸方向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的公共电极层包括相互绝缘的多条触控驱动电极和多条公共电极,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交叉设置;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包括沿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触控驱动子电极,各所述触控驱动子电极位于相邻的所述公共电极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触控驱动电极串线,其中,属于同一触控驱动电极的各触控驱动子电极通过至少一条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串线电连接,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串线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其延伸方向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阵列基板上形成有呈矩阵排列的多个像素单元;各所述触控驱动电极沿像素单元的列方向延伸,各公共电极沿着像素单元的行方向延伸;每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串线由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像素电极层的沿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透明导电线,以及位于所述阵列基板的源漏金属层的源漏金属连接线组成,其中,沿着所述触控驱动电极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多个透明导电线通过所述源漏金属连接线串联;其中,在需要实现触控功能时,向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加载触控扫描信号,在需要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明董学王海生丁小梁杨盛际赵卫杰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