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道忠专利>正文

一种活鱼盛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702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鱼盛装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开口,箱盖与该开口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箱盖上开设有连接通孔,该连接通孔向下方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末端设有带透气孔的透气段,且所述透气孔离箱体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箱体内盛水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箱盖的下方设置一段通气管,并在通气管的末端设置带透气孔的透气段,从而使得盖上箱盖后,仍然有较多空气会进入箱体内,防止养在箱体内活鱼因窒息而死。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带透气孔的透气段设置在通气管的末端,且离箱体底部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只要控制箱内的水的量,当箱体发生侧翻以及倒置时,水也不会溅出到箱体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鱼盛装箱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用水养活体鱼类的箱子。
技术介绍
活鱼的暂时饲养以及运输,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1、用敞开式箱体,以保证氧气的供应。但是却不适合运输,因为敞开式箱体在倾斜、碰撞或者运输车辆颠簸时容易导致箱体内的水溅出,甚至连鱼带水全部被倒出;2、采用密封式的箱体,以解决敞开式箱体的不足之处,但需要配备氧气,定时向箱体内充氧成本高,且非常不便。不管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盛装活鱼的箱体,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鱼盛装箱,利用该盛装箱,可有效保证箱体内活鱼的存活,并防止箱体内的水溅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活鱼盛装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开口,箱盖与该开口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箱盖上开设有连接通孔,该连接通孔向下方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末端设有带透气孔的透气段,且所述透气孔离箱体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箱体内盛水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顶部的开口处设有圆柱形的连接段,箱盖与连接段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与箱盖之间为一体的。或,所述通气管的顶端通过螺纹与连接通孔固定,方便通气管的更换以及调节通气管伸入箱体内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透气段的底部还设有一个倒圆锥形的帽盖,且圆锥形底部圆直径大于透气段的直径,防止箱体突然倒置时,水通过透气孔进入通气管,从而造成漏水。进一步地,所述帽盖的圆锥顶角处设有排水孔,用于排出洒入帽盖内的水。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透明材料制成,形状为方形或圆筒形。[0011 ]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为直管或弯管。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提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箱盖的下方设置一段通气管,并在通气管的末端设置带透气孔的透气段,从而使得盖上箱盖后,仍然有较多空气会进入箱体内,防止养在水中的活鱼因窒息而死。另外,本专利技术将带透气孔的透气段设置在通气管的末端,且离箱体底部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只要控制箱内的水的量,当箱体发生侧翻以及倒置时,水也不会溅出到箱体外。并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优异,非常适用于活鱼的饲养运输,便于将泥鳅等活鱼作为礼品赠送亲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箱盖及透气管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箱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帽盖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箱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透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箱体内加水后正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箱体内加水后侧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箱体内加水后倒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1_箱体;11_连接段;2_箱盖;21_连接通孔;3_通气管;31_透气段;32-透气孔;4_帽盖;41_排水孔;hl-箱体正放时水面高度;H1-帽盖顶部离箱体底部的垂直距离;h2-箱体横放时水面高度;H2-透气孔边缘离箱体侧壁的最短垂直距离;h3-箱体倒放时水面高度;H3- 透气孔边缘离箱体顶部的最短垂直距离。【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该活鱼盛装箱如图1-8所示,包括箱体I和箱盖2,箱体I采用圆筒形,并在顶部设置有开口,在该开口处设置有圆柱形的连接段11 (如图1所示),连接段11外侧设有外螺纹,箱盖2的侧壁内侧设有与该外螺纹配套的内螺纹。在所述箱盖2上开设有连接通孔21 (如图4、图6所示),该连接通孔21处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通气管3,连接通孔21与该通气管3连通。在所述通气管3的末端(即不与连接通孔21连接的一端)设有带透气孔32的透气段31,所述透气孔32包括透气段31顶部开口以及周边设置的若干个开口,所述透气孔32离箱体I底部的距离大于箱体I内盛水的高度,在透气段31的下端还设有一个倒圆锥形的帽盖4 (即像一把倒置的雨伞,如图7所示),通气管2、透气段31以及帽盖4组成了一个整体的透气装置,该透气装置离箱体I的底部还有一定距离,防止加水后没入水中,不仅影响氧气的供应,也使箱体I倾斜时容易导致水溅出。为了防止箱体I倒置时箱体I内的水通过透气孔32进入通气管3,并向外溅出,设置帽盖4的圆锥形底部圆直径大于透气段31的直径,对水起到阻挡作用;并在帽盖4的圆锥形顶角处设置排水孔41 (如图5所示),可将进入帽盖4的水排出。使用时,先将活鱼(如泥鳅),连水一起放入箱体I内,将通气管3固定到箱盖2的连接通孔21处,然后将通气管3插入箱体I内,箱盖2跟箱体I上的连接段11连接固定即可。水量的控制以箱体I任何方向设置时,都能保证透气孔32、帽盖4不没入水中为准,尤其是透气孔32不没入水中。箱体I正放时如图8所示,空气从连接通孔21进入,经通气管3,从透气段31上开设的透气孔32处进入箱体I内部空间,为活鱼提供氧气。此时的水面高度hi低于帽盖2锥形顶角处离箱体I底部的垂直距离Hl ( 一般保证水面高度hi低于透气孔32即可,但hi低于Hl则使水的晃动留有余量,更能保证水不会溅出。),即透气孔32、帽盖2均露出在水面以上。箱体I横放时如图9所示,此时,水面高度h2低于透气孔32边缘到箱体I侧壁的最短垂直距离H2,同样保证了透气孔32位于水面以上,使水不会没入透气孔32中。箱体I倒置时如图10所示,此时,水面高度h3低于透气孔32底部到箱体I顶部的垂直距离H3,使透气孔32位于水面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箱子在制作时预先在箱体I上刻上刻度,方便用户清楚放多少水,以保证箱体I任意角度放置时都可以既保证氧气的供应又保证水不会洒出。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通气管3伸入箱体I的长度。通气管2可采用直管或弯管(各附图仅显示了通气管2为直管时的结构),采用直管时制作成本较低,制作效率较高;采用弯管时,防止箱体I内的水溅出的效果则更好。但不管采用直观还是弯管,一般尽量将透气段31设置在箱体I的中心位置处,以保证箱子倾斜到任意角度可防止水溅出。本专利技术的箱体I可设置成透明的,方便观察活鱼的存活状态,另外为方便搬运,还可以在箱体I适当位置设置提手,或者将本专利技术的活鱼盛装箱进一步放在礼品包装手提袋内,方便又美观。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通气管3与箱盖2之间为一体的,其余同实施例1,不再赘述。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箱体I的顶部设置成整体开口,在箱体I的上部外周设置外螺纹,用于固定箱盖2,这种结构一般比较适合于箱体尺寸较小的情况。其余结构同实施例I,不再赘述。实施例4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箱体I为方形,此时,可将箱盖2的外轮廓也设置成与箱体I尺寸一致的方形,方便大量运输时的叠放。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不再赘述。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只要使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精神所作出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鱼盛装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开口,箱盖(2)与该开口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箱盖(2)上开设有连接通孔(21),该连接通孔(21)向下方连通有通气管(3),所述通气管(3)的末端设有带透气孔(32)的透气段(31),且所述透气孔(32)离箱体(1)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箱体(1)内盛水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鱼盛装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设有开口,箱盖⑵与该开口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箱盖⑵上开设有连接通孔(21),该连接通孔(21)向下方连通有通气管(3),所述通气管(3)的末端设有带透气孔(32)的透气段(31),且所述透气孔(32)离箱体(1)底部的垂直距离大于箱体(1)内盛水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鱼盛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的开口处设有圆柱形的连接段(11),箱盖⑵与连接段(1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鱼盛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3)与箱盖(2)之间为一体的。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道忠
申请(专利权)人:雷道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