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黄颡鱼长距离运输桶
[0001 ] 本技术涉及黄颡鱼长距离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黄颡鱼在分类学上属鲇形目、鳇科、黄颡鱼属,俗名嘎牙子,黄颡鱼通体无鳞,体呈青黄色,常见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分布,鳍为灰黑带黄色,无肌间刺,是我国重要的小型经济鱼类。黄颡鱼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硬刺在活动时能发出声音。鱼类长途运输时,需要充氧以保证长途运输的成活率。对于无坚硬鱼鳍的鱼类来说,长途充氧运输仅需可充氧软袋即可。而黄颡鱼比较特殊,其胸鳍和背鳍的硬刺在运输过程中极容易将充满氧气的软袋刺破,致使氧气泄露,并因长时间缺氧而死亡,导致长途运输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鱼类长途运输中可充氧软袋易被黄颡鱼的胸鳍和背鳍的硬刺所刺破,导致黄颡鱼因长时间缺氧而死亡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黄颡鱼长距尚运输桶。一种便携式黄颡鱼长距离运输桶,它包括内桶、内桶盖、外桶和可充氧软袋,内桶置于可充氧软袋的内腔体中,内桶盖的表面均匀分布通透的孔洞,内桶盖的内螺纹与内桶上端部的外螺纹配合连接,可充氧软袋封闭后置于外桶的内腔体中。本技术用内桶装载长途运输的黄颡鱼,表面均匀分布通透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黄颡鱼长距离运输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內桶(1)、內桶盖(2)、外桶(3)和可充氧软袋(7),內桶(1)置于可充氧软袋(7)的内腔体中,內桶盖(2)的表面均匀分布通透的孔洞,內桶盖(2)的内螺纹与內桶(1)上端部的外螺纹配合连接,可充氧软袋(7)封闭后置于外桶(3)的内腔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黄颡鱼长距离运输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桶(I)、内桶盖(2)、外桶(3)和可充氧软袋(7),内桶(I)置于可充氧软袋(7)的内腔体中,内桶盖(2)的表面均匀分布通透的孔洞,内桶盖(2)的内螺纹与内桶(I)上端部的外螺纹配合连接,可充氧软袋(7)封闭后置于外桶(3)的内腔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黄颡鱼长距离运输桶,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外桶盖(4),外桶盖(4)通过内螺纹与外桶(3)上端部的外螺纹配合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培贤,卢建国,薛淑群,张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