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4759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马达,该马达具有机壳、定子保持架、定子以及冷却流体的流路。冷却流路设置在机壳与定子保持架之间。定子的线圈被树脂部覆盖。线圈产生的热量的一部分经由定子保持架的保持架圆筒部被流路内的冷却流体吸收。并且,线圈产生的热量的另外一部分经由树脂部、定子保持架的保持架平板部以及机壳被流路内的冷却流体吸收或者散发到外部大气中。如此一来,通过在线圈与流路之间设置多个散热路径,来高效地将热量从线圈传导到流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
技术介绍
当为了使马达驱动而提供驱动电流时,马达内的线圈会发热。因此,以往提出了许多将马达的线圈产生的热量散出到外部的技术。例如公知有以下技术:在马达的机壳设置有使冷却水流动的通路,将线圈产生的热量借助冷却水散出到外部。例如在日本公开公报平8-322170号公报中记载了具有冷却水的通路的以往的马达。日本公开公报平8-322170号公报的马达在位于定子铁芯的周围的轭具有冷却通路。(0008 段、图1)在日本公开公报平8-322170号公报的马达中,定子绕组产生的热量朝径向外侧传导,并传递到轭(0010段)。并且,该热量被设置于轭的冷却通路内的冷却水吸收。然而,在该公报的马达中,在定子绕组的径向外侧的位置没有设置冷却通路(图1)。因此,定子绕组产生的热量朝径向外侧传导后进一步在轭内沿轴向传导从而到达冷却流路。在这样的结构中,存在有以下担忧:若定子绕组的发热量变多,则不能充分地将热量从定子绕组传导到冷却通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将热量从线圈传导到流路内的冷却流体的马达。根据本申请所例示的第一马达,其具有:静止部;旋转部;以及轴承机构,其将所述旋转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由金属制成的机壳,其支承所述轴承机构;由金属制成的定子保持架,其配置于所述机壳内;定子,其保持于所述定子保持架;以及冷却流体的流路,其设置于所述机壳与所述定子保持架之间。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从所述铁芯背部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线圈,其由卷绕于所述齿的导线构成;以及树脂部,其覆盖所述线圈。所述机壳具有:大致圆筒状的机壳圆筒部,其在比所述定子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轴向延伸;以及机壳平板部,其在比所述定子靠上侧的位置从所述机壳圆筒部朝向径向内侧扩展,且支承所述轴承机构。所述定子保持架具有:大致圆筒状的保持架圆筒部,其在比所述定子靠径向外侧且比所述机壳圆筒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沿轴向延伸;以及保持架平板部,其在比所述定子靠上侧且比所述机壳平板部靠下侧的位置从所述保持架圆筒部朝向径向内侧扩展。所述保持架平板部的内端部位于比所述线圈的外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所述保持架平板部的上表面与所述机壳平板部的下表面接触,所述树脂部与所述保持架平板部的下表面接触。根据本申请所例示的第一方面,线圈产生的热量的一部分经由保持架圆筒部被流路内的冷却流体吸收。并且,线圈产生的热量的另一部分经由树脂部、保持架平板部以及机壳被流路内的冷却流体吸收。或者,线圈产生的热量的另一部分散发到外部大气中。如此一来,通过在线圈与流路之间设置多个散热路径,能够使热量高效地从线圈传导到流路。【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纵剖视图。图2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纵剖视图。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的制造流程的图。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树脂部的制造流程的图。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树脂部的制造过程的样子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分别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方向作为“径向”,将沿以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并且,在本申请中,以轴向为上下方向,相对于定子以机壳平板部侧为上侧来说明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但是,对上下方向的定义不是意图限定本技术所涉及的马达在制造时以及使用时的朝向。并且,在本申请中,将径向内侧的端部以及径向外侧的端部分别简称为“内端部”以及“外端部”。并且,在本申请中,“平行的方向”也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并且,在本申请中,“正交的方向”也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1.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马达IA的纵剖视图。本实施方式的马达IA为转子32A配置在定子23A的径向内侧的所谓的内转子型的马达。如图1所示,马达IA具有静止部2A、旋转部3A以及轴承机构11A。静止部2A具有机壳21A、定子保持架22A、定子23A、外罩24A以及流路25A。机壳21A为保持定子保持架22A的由金属制成的部件。机壳21A具有机壳圆筒部211A以及机壳平板部212A。机壳圆筒部211A位于比定子23A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并呈沿轴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机壳平板部212A位于比定子23A靠上侧的位置并从机壳圆筒部211A朝向径向内侧扩展。机壳21A的下部的开口被外罩24A封闭。定子保持架22A为配置在机壳21A内的由金属制成的部件。定子保持架22A具有保持架圆筒部221A以及保持架平板部222A。保持架圆筒部221A位于比定子23A靠径向外侧且比机壳圆筒部211A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并呈沿轴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保持架平板部222A位于比定子23A靠上侧且比机壳平板部212A靠下侧的位置,并从保持架圆筒部221A朝向径向内侧扩展。定子23A为保持于定子保持架22A的电枢。定子23A具有定子铁芯231A、线圈232A以及树脂部233A。定子铁芯231A具有以中心轴线9A为中心的环状的铁芯背部41A和从铁芯背部41A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42A。线圈232A由卷绕于齿42A的导线构成。并且,线圈232A被树脂部233A覆盖。旋转部3A具有轴31A以及转子32A。轴31A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9延伸。转子32A配置在轴31A的周围且固定于轴31A。轴承机构IlA将旋转部3A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A以中心轴线9A为中心旋转。本实施方式的轴承机构11由上轴承机构IllA以及下轴承机构112A构成。上轴承机构IllA支承于机壳平板部212A。下轴承机构112A支承于外罩24A。并且,轴31A被上轴承机构IllA以及下轴承机构112A支承为能够旋转。流路25A设置于机壳21A与定子保持架22A之间。在马达IA驱动时,冷却流体在流路25A的内部流动。线圈232A产生的热量的一部分经由位于线圈232A的径向外侧的树脂部233A或者定子铁芯231A传导到保持架圆筒部221A。并且该热量从保持架圆筒部221A被流路25A内的冷却流体吸收。流路25A设置于机壳圆筒部211A与保持架圆筒部221A之间。并且,在机壳圆筒部211A设置有省略图示的流入口以及流出口。流路25A将该流入口和流出口以形成流路的方式连接。在马达IA驱动时,成为热介质的冷却流体从流入口经由流路25A朝向流出口流动。冷却流体从机壳21A以及定子保持架22A吸收热量。冷却流体例如使用水。但是,也可取代水而将油或者乙二醇等其他液体、空气等气体用作冷却流体。并且,如图1所述,在该马达IA中,保持架平板部222A的内端部位于比线圈232A的内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并且,保持架平板部222A的下表面与树脂部233A以相互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大的方式接触。并且,保持架平板部222k的上表面与机壳平板部212A的下表面接触。因此,线圈232A产生的热量的另外一部分经由树脂部233A以及保持架平板部222A而传导到机壳平板部212A。并且,该热量从机壳21A被流路25A内的冷却流体吸收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具有:静止部;旋转部;以及轴承机构,其将所述旋转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静止部具有:机壳,其由金属制成,并支承所述轴承机构;定子保持架,其由金属制成,并配置于所述机壳内;定子,其保持于所述定子保持架;以及冷却流体的流路,其设置于所述机壳与所述定子保持架之间,所述定子具有:定子铁芯,其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从所述铁芯背部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线圈,其由卷绕于所述齿的导线构成;以及树脂部,其覆盖所述线圈,所述机壳具有:圆筒状的机壳圆筒部,其在比所述定子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轴向延伸;以及机壳平板部,其在比所述定子靠上侧的位置从所述机壳圆筒部朝向径向内侧扩展,且支承所述轴承机构,所述定子保持架具有:圆筒状的保持架圆筒部,其在比所述定子靠径向外侧且比所述机壳圆筒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沿轴向延伸;以及保持架平板部,其在比所述定子靠上侧且比所述机壳平板部靠下侧的位置从所述保持架圆筒部朝向径向内侧扩展,所述保持架平板部的内端部位于比所述线圈的外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所述保持架平板部的上表面与所述机壳平板部的下表面接触,所述树脂部与所述保持架平板部的下表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4.27 JP 2013-094812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具有: 静止部; 旋转部;以及 轴承机构,其将所述旋转部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静止部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 所述静止部具有: 机壳,其由金属制成,并支承所述轴承机构; 定子保持架,其由金属制成,并配置于所述机壳内; 定子,其保持于所述定子保持架;以及 冷却流体的流路,其设置于所述机壳与所述定子保持架之间, 所述定子具有: 定子铁芯,其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的环状的铁芯背部以及从所述铁芯背部朝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多个齿; 线圈,其由卷绕于所述齿的导线构成;以及 树脂部,其覆盖所述线圈, 所述机壳具有: 圆筒状的机壳圆筒部,其在比所述定子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沿轴向延伸;以及机壳平板部,其在比所述定子靠上侧的位置从所述机壳圆筒部朝向径向内侧扩展,且支承所述轴承机构, 所述定子保持架具有: 圆筒状的保持架圆筒部,其在比所述定子靠径向外侧且比所述机壳圆筒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沿轴向延伸;以及 保持架平板部,其在比所述定子靠上侧且比所述机壳平板部靠下侧的位置从所述保持架圆筒部朝向径向内侧扩展, 所述保持架平板部的内端部位于比所述线圈的外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所述保持架平板部的上表面与所述机壳平板部的下表面接触, 所述树脂部与所述保持架平板部的下表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使用紧固部件将所述保持架平板部按压到所述机壳平板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线圈的导线在所述齿的周围卷绕有多层, 所述保持架平板部的内端部位于比所述线圈的上表面中的卷绕于最外侧的一层的导线的径向内侧的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架平板部的内端部位于与所述线圈的内端部相同的径向位置或者比所述线圈的内端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壳平板部的下表面以及所述保持架平板部的上表面分别包括切削面,并且至少所述机壳平板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牧野祐辅河合良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