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收纳的防倒型电缆转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2273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2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于收纳的防倒型电缆转向结构,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滚轮,所述支架包括底板、立板以及两条平行的弧形条,立板垂直固定在底板的一端,所述两条弧形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立板上,滚轮固定在两条弧形条之间;所述立板的上部设有通孔,通孔处对应的立板上设有套筒,通孔的中心线与套筒的中心线重合;还包括两块分别位于立板两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立板采用铰链连接,两块支撑板与底板始终垂直,所述两块支撑板完全打开时,两块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底板的中心线与两个支撑板的底边的夹角均为120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电缆转向机构的稳定性,同时方便电缆转向机构的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收纳的防倒型电缆转向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缆牵引、传动领域,具体是便于收纳的防倒型电缆转向结构。
技术介绍
电缆在进行敷设的时候,有一个牵引、传动的过程中,将电缆由电缆盘传动到待敷设的地方,在电缆传动的途中安放滚轮装置,一方面减小电缆传动时的摩擦,提高传动效率,另一方面起到电缆转向的作用,尤其是将电缆由水平状态转向成竖直状态,这样的滚轮转向器是必不可少的。目前,这种将电缆由水平转为竖直的滚轮转向器结构相对简单,主要包括一个支架,在支架上设置一个呈圆弧状排布滚轮组,通过该滚轮组,实现电缆的转向,由于电缆在传动过程中有一定的抖动、摆动,或者外力不经意撞到电缆,很可能导致转向器侧翻,从而失去传动、转向的作用,影响电缆的传动、敷设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收纳的防倒型电缆转向结构,解决了目前的电缆转向器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侧翻,进而影响电缆的传动、转向的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便于收纳的防倒型电缆转向结构,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滚轮,所述支架包括底板、立板以及两条平行的弧形条,立板垂直固定在底板的一端,所述两条弧形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立板上,滚轮固定在两条弧形条之间;所述立板的上部设有通孔,通孔处对应的立板上设有套筒,通孔的中心线与套筒的中心线重合;还包括两块分别位于立板两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立板采用铰链连接,两块支撑板与底板始终垂直,所述两块支撑板完全打开时,两块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底板的中心线与两个支撑板的底边的夹角均为120度。在本方案中,两块支撑板与底板一起,形成三个支撑点,电缆在传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侧翻的方向是与电缆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支撑板刚好撑起从而使整个转向结构不会出现侧翻。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宽度与底板的长度相等。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板的长度大于通孔的中心线到底板的距离,且小于立板的长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传统的电缆转向机构进行改进,增加两块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可以随意打开或闭合,这样不仅起到了提高电缆转向机构的稳定性,同时还不影响电缆转向机构的收纳,而且,在转运电缆转向机构过程中,支撑板还能对弧形条以及滚轮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转向结构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底板,2、立板,3、通孔,4、套筒,5、弧形条,6、滚轮,7、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便于收纳的防倒型电缆转向结构,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滚轮6,支架包括底板1、立板2以及两条平行的弧形条5,立板2垂直固定在底板I的一端,两条弧形条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1、立板2上,滚轮6固定在两条弧形条5之间,弧形条5与滚轮6形成一条电缆传送通道。本实施例的立板2的上部设有通孔3,通孔3处对应的立板2上设有套筒4,通孔3的中心线与套筒4的中心线重合,电缆穿过套筒4,并从通孔3穿出,然后依次搭在滚轮6上,实现传送。本实施例还包括两块分别位于立板2两侧的支撑板7,支撑板7与立板2采用铰链连接,两块支撑板7与底板I始终垂直,支撑板7打开时,使整个电缆转向结构的受力位置更合理,大大提高了电缆转向机构的稳定性。另外,专利技术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当两块支撑板7完全打开时,两块支撑板7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底板I的中心线与两个支撑板7的底边的夹角均为120度,此时,两块支撑板7与底板I刚好形成三条着力边,三条着力边刚好三等分一个圆周,这样的受力十分均衡,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电缆转向机构的稳定性,从而避免电缆转向机构发生侧翻。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电缆传送时,将两块支撑板7完全打开,使底板I的底面以及支撑板7的底边均着地,将电缆依次穿过套筒4、通孔3,然后使电缆搭在滚轮6上并依次延伸,这样滚轮6就实现了电缆的辅助传送;电缆传送完毕后,将支撑板7收起即可,很方便地实现了收纳,同时支撑板7也可以较好地保护滚轮6及弧形条5。实施例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支撑板7进行了如下限定:本实施例的支撑板7的宽度与底板I的长度相等,从而使支撑板7、底板I分别与地面的接触长度相等,两块支撑板7与底板I形成良好的三角支撑,稳定性显著提高。实施例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支撑板7进行了如下限定:本实施例的支撑板7的长度大于通孔3的中心线到底板I的距离,且小于立板2的长度,使支撑板7在收起的时候,既能起到保护弧形条5及滚轮6的作用,同时还不至于占用过多的空间,方便电缆转向机构的收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于收纳的防倒型电缆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滚轮(6),所述支架包括底板(1)、立板(2)以及两条平行的弧形条(5),立板(2)垂直固定在底板(1)的一端,所述两条弧形条(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1)、立板(2)上,滚轮(6)固定在两条弧形条(5)之间;所述立板(2)的上部设有通孔(3),通孔(3)处对应的立板(2)上设有套筒(4),通孔(3)的中心线与套筒(4)的中心线重合;还包括两块分别位于立板(2)两侧的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与立板(2)采用铰链连接,两块支撑板(7)与底板(1)始终垂直,所述两块支撑板(7)完全打开时,两块支撑板(7)之间的夹角为120度,底板(1)的中心线与两个支撑板(7)的底边的夹角均为12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收纳的防倒型电缆转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滚轮(6),所述支架包括底板(I)、立板(2)以及两条平行的弧形条(5),立板(2)垂直固定在底板(I)的一端,所述两条弧形条(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底板(I)、立板(2)上,滚轮(6)固定在两条弧形条(5)之间; 所述立板(2)的上部设有通孔(3),通孔(3)处对应的立板(2)上设有套筒(4),通孔(3)的中心线与套筒(4)的中心线重合; 还包括两块分别位于立板(2 )两侧的支撑板(7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军阮颖皓周小军王波宋加波廖健杜向京胡红杜伟唐勇吕尊江彭朝军潘金荣黄宇杰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乐山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