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5742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1 03:04
一种改进的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包括承载平台,设置在立柱上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以及第一中间平台、第二中间平台、第一旋转滑台和第二旋转滑台,所述第一中间平台和第二中间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所述第一中间平台和第二中间平台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滑台和第二旋转滑台形成转动副,所述承载平台的第二端搭载在第二旋转滑台上的第三轨道上并与第二旋转滑台形成移动副,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二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第一中间平台第一旋转滑台的配合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限定的平面,相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立柱的宽度,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其属于机械运动结构类。
技术介绍
在机械领域,特别是在机床领域,变角承载平台为常用的结构,所谓变角承载平台指该承载平台可绕其旋转中心左右摆动一定的角度。在现有技术中,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由于运行平稳,相关的运动部件磨损情况均匀良好,提升了运行寿命现得到广泛地应用,在现有技术中,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承载平台1,所述承载平台I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所述承载平台I在其第一端101与第一转轴201形转动副,还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轨道301和第二轨道302以及第一中间平台401、第二中间平台402、第一旋转滑台501以及第二旋转滑台502,所述第一中间平台401和第二中间平台402分别设置在第一轨道301和第二轨道302上,同时分别与第一轨道301和第二轨道302形成移动副,所述第一中间平台401和第二中间平台402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滑台501和第二旋转滑台502形成转动副,所述第一转轴201形成在所述第一旋转滑台501上,所述第二旋转滑台502上还形成有第三轨道6,所述承载平台I的第二端102搭载在第三轨道6上并与第二旋转滑台502形成移动副,还包括第一中间平台移动驱动机构以及第二中间平台移动驱动机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第一轨道301和第二轨道302限定的平面是相互平行的,这样的结果造成了承载第一轨道301和第二轨道302的立柱结构庞大,导致成本的增加,同时也导致这样的结构不太适合用于小型机床上,显然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综上所述,显然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的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承载平台在其第一端与第一转轴形转动副,还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以及第一中间平台、第二中间平台、第一旋转滑台和第二旋转滑台,所述第一中间平台和第二中间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同时分别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形成移动副,所述第一中间平台和第二中间平台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滑台和第二旋转滑台形成转动副,所述第一转轴形成在所述第一旋转滑台上,所述第二旋转滑台上还形成有第三轨道,所述承载平台的第二端搭载在第三轨道上并与第二旋转滑台形成移动副,还包括第一中间平台移动驱动机构以及第二中间平台移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二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第一中间平台第一旋转滑台的配合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限定的平面。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中间平台移动驱动机构由第一驱动电机、由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的第一螺杆以及设置在第一中间平台上并与第一螺杆螺合的第一螺母构成,所述第二中间平台移动驱动机构由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的第二螺杆以及设置在第二中间平台上并与第二螺杆螺合的第二螺母构成。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平台上设置有第四轨道,还包括工作滑台,所述工作滑台承载在第四轨道上。本技术的这种改进的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将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二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立体的宽度尺寸,从而达到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的目的,总之本技术的目的得以实现。【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主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变角状态下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进的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变角状态下去掉承载平台后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这种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这种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如附图3、附图4所示,包括承载平台1,所述承载平台I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01和第二端102,所述承载平台I在其第一端101与第一转轴201形转动副,还包括设置在立柱3上的第一轨道301和第二轨道302,以及第一中间平台401、第二中间平台402、第一旋转滑台501和第二旋转滑台502,所述第一中间平台401和第二中间平台402分别设置在第一轨道301和第二轨道302上,同时分别与第一轨道301和第二轨道302形成移动副,所述第一中间平台401和第二中间平台402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滑台501和第二旋转滑台502形成转动副,所述第一转轴201形成在所述第一旋转滑台501上,所述第二旋转滑台502上还形成有第三轨道6,所述承载平台I的第二端102搭载在第三轨道6上并与第二旋转滑台502形成移动副,还包括第一中间平台移动驱动机构以及第二中间平台移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301和第二轨道302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3的二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第一中间平台401与第一旋转滑台501的配合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301限定的平面。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间平台移动驱动机构由第一驱动电机701、第一驱动电机701驱动的第一螺杆801以及设置在第一中间平台401上并与第一螺杆801螺合的第一螺母403构成,所述第二中间平台移动驱动机构由第二驱动电机702、由第二驱动电机702驱动的第二螺杆802以及设置在第二中间平台502上并与第二螺杆802螺合的第二螺母404构成。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平台上设置有第四轨道,还包括工作滑台,所述工作滑台承载在第四轨道上。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改进的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包括承载平台,设置在立柱上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以及第一中间平台、第二中间平台、第一旋转滑台和第二旋转滑台,所述第一中间平台和第二中间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所述第一中间平台和第二中间平台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滑台和第二旋转滑台形成转动副,所述承载平台的第二端搭载在第二旋转滑台上的第三轨道上并与第二旋转滑台形成移动副,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二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第一中间平台第一旋转滑台的配合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限定的平面,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减少了立柱的宽度,降低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承载平台在其第一端与第一转轴形转动副,还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以及第一中间平台、第二中间平台、第一旋转滑台和第二旋转滑台,所述第一中间平台和第二中间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同时分别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形成移动副,所述第一中间平台和第二中间平台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滑台和第二旋转滑台形成转动副,所述第一转轴形成在所述第一旋转滑台上,所述第二旋转滑台上还形成有第三轨道,所述承载平台的第二端搭载在第三轨道上并与第二旋转滑台形成移动副,还包括第一中间平台移动驱动机构以及第二中间平台移动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柱的二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所述第一中间平台第一旋转滑台的配合面垂直于所述第一轨道限定的平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双螺杆驱动的变角承载平台,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承载平台在其第一端与第一转轴形转动副,还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以及第一中间平台、第二中间平台、第一旋转滑台和第二旋转滑台,所述第一中间平台和第二中间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上,同时分别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形成移动副,所述第一中间平台和第二中间平台分别与所述第一旋转滑台和第二旋转滑台形成转动副,所述第一转轴形成在所述第一旋转滑台上,所述第二旋转滑台上还形成有第三轨道,所述承载平台的第二端搭载在第三轨道上并与第二旋转滑台形成移动副,还包括第一中间平台移动驱动机构以及第二中间平台移动驱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柱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恒生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