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1501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1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对接插头电性对接,包括一绝缘本体,一收容腔贯通所述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的一侧壁上设有一镂空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一遮蔽壳体包覆所述绝缘本体,与所述遮蔽壳体一体成型有一拱起部与所述镂空孔对应设置,所述拱起部包括一弹性接触片和一扣持部,所述弹性接触片和所述扣持部同时通过所述镂空孔延伸进入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对接插头的对接部和相对所述对接部内凹的颈部接触,使所述弹性接触片的弹性更好,同时确保了所述绝缘本体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遮蔽壳体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业界习知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开设有一收容腔供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所述绝缘本体的顶壁设有一贯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同时,所述绝缘本体相对设置的两侧壁各设有一镂空孔也分别与所述收容腔连通。一金属遮蔽体包覆所述绝缘本体,所述金属遮蔽体的顶墙冲设成型有一拱起部与所述贯孔对应,所述架桥再向内冲设有一凸起部穿过所述贯孔进入所述收容腔与对接连接器接触,起接地作用,所述金属遮蔽体相对设置的两侧墙分别延伸设有一弹片,两个所述弹片分别由所述镂空孔伸入所述收容腔内与所述对接连接器接触,起夹持作用。该电连接器存在如下不足:1.两个所述弹片直接由所述金属遮蔽体的两个所述侧墙延伸,两个所述弹片与所述对接连接器接触时,弹性可能会不够大,多次插拔后,易使两个所述弹片断裂损伤,致使所述对接连接器易在不经意的外力作用下脱离所述电连接器。2.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弹片分别位于所述金属遮蔽体的所述顶墙和所述侧墙,这就要求所述绝缘本体需对应的开设多个所述镂空孔或所述贯孔来与之一一对应,多个所述镂空孔或所述贯孔会使所述绝缘本体的强度变弱。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拱起部的遮蔽壳体,拱起部分別凸出扣持部以及延伸弹性接触片,藉以增加弹性接触片弹性以及提高绝缘本体强度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插头电性对接,所述对接插头包括一对接部,一颈部连接所述对接部并相对所述对接部内凹,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接口,自所述插接口进一步凹设有一收容腔供所述对接插头对接插入,所述绝缘本体的至少一侧壁设有一镂空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一遮蔽壳体,包覆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遮蔽壳体至少一壳壁上一体成型有至少一拱起部与所述镂空孔对应设置,且所述拱起部凸设出对应的所述壳壁,所述拱起部包括一弹性接触片通过所述镂空孔延伸入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对接部接触,一扣持部凸设于所述拱起部并通过所述镂空孔延伸入所述收容腔与所述颈部接触。进一步,所述拱起部相对对应的所述壳壁向内拱起。或者所述拱起部相对对应的所述壳壁向外拱起。进一步,所述扣持部为自所述拱起部向内冲压形成的一突部,于所述拱起部设有一缺口,所述缺口远离所述插接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插头电性对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接口,自所述插接口进一步凹设有一收容腔,所述绝缘本体的至少一侧壁设有一镂空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一遮蔽壳体,包覆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遮蔽壳体至少一壳壁上凸设有至少一拱起部与所述镂空孔对应设置,所述拱起部包括一扣持部自所述拱起部冲设而成,和一弹性接触片自所述拱起部的一端延伸而出,所述弹性接触片具有一自由端远离所述扣持部,所述自由端和所述扣持部通过所述镂空孔延伸入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对接插头接触。进一步,所述对接插头包括一对接部,一颈部连接所述对接部并相对所述对接部内凹,所述自由端与所述对接部接触,所述扣持部与所述颈部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弹性接触片自所述拱起部延伸,所述拱起部相对对应的壳壁拱起,间接增加了所述弹性接触片的弹臂的长度,使所述弹性接触片的弹性更好,不易发生断裂损伤。2.所述弹性接触片和所述扣持部均位于所述拱起部与同一所述镂空孔对应,有效的减少了所述绝缘本体上与之对应的所述镂空孔的数目,确保了所述绝缘本体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立体组合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与对接插头对接前的剖视图;图5为图4对接后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百连接器100 I绝缘本体I I插接口 11 I收容腔12 — 预部13 _第一侧壁131 _镂空孔1311_侧部14 東三侧壁141玉扣块1411 ?Ε挡块142 _壳体2 _ 王亮壁21 _部211 StP 2111 薇7性接触片2112 _ 由端21121'突部2113 —缺口 2114 一侧壳壁22 Wfi 221 讶接插头200 _对接部3 孓部31 一 颈部32 I主体部33 I _—【【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以及图3所示,本技术的电连接器100用于与一对接插头200电性对接以实现电讯的良好传输,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I, 一遮蔽壳体2包覆所述绝缘本体I以及多个导电端子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I。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对接插头200具有一对接部3,自所述对接部3包括一头部31和一主体部33,一颈部32连接所述主体部33和所述头部31,并相对所述主体部33和所述头部31内凹,其直径小于所述头部31和所述主体部33的直径。如图1所示,所述绝缘本体I具有一插接口 11位于所述绝缘本体I的前端面,自所述插接口 11进一步凹设有一收容腔12,所述收容腔12从前至后贯穿所述绝缘本体I的前、后端面。所述绝缘本体I具有一顶部13,二侧部14位于所述顶部13的相对两侧,于所述顶部13和所述二侧部14的中间区域分别内凹形成一第一侧壁131和二第二侧壁141。所述第一侧壁131开设有一镂空孔1311,所述镂空孔1311与所述收容腔12连通,每一所述第二侧壁141上均具有二卡扣块1411,每一所述侧部14则均设有一止挡块142,且每一所述止挡块142位于对应的所述二卡扣块1411的后方。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遮蔽壳体2包覆所述绝缘本体I的所述第一侧壁131和所述二第二侧壁141,并被所述顶部13与所述侧部14以及所述二止挡块142限位,避免所述遮蔽壳体2在所述绝缘本体I上前后位移。一拱起部211与所述遮蔽壳体2 —体成型,且所述拱起部211位于所述遮蔽壳体2的上壳壁21,并与所述镂空孔1311对应。所述拱起部211包括一基部2111,一弹性接触片2112自所述基部2111向前延伸(当然不排除向后延伸),所述弹性接触片2112具有一自由端21121,所述自由端21121通过所述镂空孔1311进入所述收容腔12,与所述主体部33接触,起接地和夹持的作用。所述拱起部211还包括一扣持部远离所述自由端21121,所述扣持部为一突部2113由所述基部2111向内冲压形成,凸设于所述基部2111,所述突部2113位于所述弹性接触片2112的后方(根据情况也可以位于所述弹性接触片2112的前方),所述突部2113亦通过所述镂空孔1311进入所述收容腔12,与所述颈部32接触。所述拱起部211相对所述遮蔽壳体2向内拱起进入所述镂空孔1311 (在其它实施例当中,所述拱起部211相对所述遮蔽壳体2向外拱起远离所述镂空孔1311),可以增加所述拱起部211的弹性,可使所述弹性接触片2112和所述突部2113对所述对接插头200的夹持和接触更稳定,所述拱起部211相对所述遮蔽壳体2内凹,还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插头电性对接,所述对接插头包括一对接部,一颈部连接所述对接部并相对所述对接部内凹,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接口,自所述插接口进一步凹设有一收容腔供所述对接插头对接插入,所述绝缘本体的至少一侧壁设有一镂空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 一遮蔽壳体,包覆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遮蔽壳体至少一壳壁上一体成型有至少一拱起部与所述镂空孔对应设置,且所述拱起部凸设出对应的所述壳壁,所述拱起部包括一弹性接触片通过所述镂空孔延伸入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对接部接触,一扣持部凸设于所述拱起部并通过所述镂空孔延伸入所述收容腔与所述颈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与一对接插头电性对接,所述对接插头包括一对接部,一颈部连接所述对接部并相对所述对接部内凹,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接口,自所述插接口进一步凹设有一收容腔供所述对接插头对接插入,所述绝缘本体的至少一侧壁设有一镂空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 一遮蔽壳体,包覆所述绝缘本体,于所述遮蔽壳体至少一壳壁上一体成型有至少一拱起部与所述镂空孔对应设置,且所述拱起部凸设出对应的所述壳壁,所述拱起部包括一弹性接触片通过所述镂空孔延伸入所述收容腔与所述对接部接触,一扣持部凸设于所述拱起部并通过所述镂空孔延伸入所述收容腔与所述颈部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起部相对对应的所述壳壁向内拱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拱起部相对对应的所述壳壁向外拱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建民刘庆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