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柔软反光布,它包括春洋纺基布层(1)、复合胶层(2)和玻璃微珠(3),复合胶层(2)复合在春洋纺基布层(1)的表面上,玻璃微珠(3)均匀分布在复合胶层(2)的表面上,每个玻璃微珠(3)的下半部分均镶嵌在复合胶层(2)内且每个玻璃微珠(3)的上半部分均设置在复合胶层(2)的外部,玻璃微珠(3)与复合胶层(2)之间的接触面设置有镀铝层(4);玻璃微珠(3)的折射率为1.91~1.9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反光强度高、可缝制在轻薄、质地柔软的布料上的特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超柔软反光布,它包括春洋纺基布层(1)、复合胶层(2)和玻璃微珠(3),复合胶层(2)复合在春洋纺基布层(1)的表面上,玻璃微珠(3)均匀分布在复合胶层(2)的表面上,每个玻璃微珠(3)的下半部分均镶嵌在复合胶层(2)内且每个玻璃微珠(3)的上半部分均设置在复合胶层(2)的外部,玻璃微珠(3)与复合胶层(2)之间的接触面设置有镀铝层(4);玻璃微珠(3)的折射率为1.91~1.9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反光强度高、可缝制在轻薄、质地柔软的布料上的特点。【专利说明】一种超柔软反光布
本技术涉及功能性纺织品,主要用于缝制在各类比较薄、质地柔软的面料上,特别是一种超柔软反光布。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反光布具有耐水洗、耐汗溃、乃揉搓、反光强度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反光服、各类职业服、工作服、时装、鞋帽、手套、背包、个人防护用品、户外用品等。传统的反光布是将高折射率的玻璃微珠用涂层或覆膜的工艺做在布基表面,使得普通的布料在灯光的照射下能反射光线。这种反光布还被用于和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的产品。然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反光布手感均偏硬,主要缝制在质地较硬的服饰、箱包、帽子、鞋等上面,在一些轻薄、质地柔软的布料上却无法使用。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超柔软反光布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反光强度高、可缝制在轻薄、质地柔软的布料上的超柔软反光布。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柔软反光布,它包括春洋纺基布层、复合胶层 和玻璃微珠,所述的复合胶层复合在春洋纺基布层的表面上,所述的玻璃微珠均匀分布在复合胶层的表面上,每个玻璃微珠的下半部分均镶嵌在复合胶层内且每个玻璃微珠的上半部分均设置在复合胶层的外部,所述的玻璃微珠与复合胶层之间的接触面设置有镀铝层。所述的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为1.%~1.94。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复合胶层复合在春洋纺基布层的表面上,玻璃微珠的下半部分镶嵌在复合胶层内且玻璃微珠的上半部分设置在复合胶层的外部,春洋纺基布层较薄、极为柔软且玻璃微珠与复合胶层之间的接触面设置有镀铝层,因此,该反光布可缝制在轻薄、质地柔软的布料上。(2)本技术的玻璃微珠的折射率为1.%~1.94,因此,该反光布具有较高的反光强度。(3)本技术用PET离型膜作为上胶载体,PET离型膜可重复使用,避免了因春洋纺基布较柔软、易变形而不能直接涂布胶粘剂的缺陷,而PET离型膜的重复使用不会增加生产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生产超柔软反光布的加工装置;图中,1-春洋纺基布层,2-复合胶层,3-玻璃微珠,4-镀铝层,5-离型膜放卷机构,6-布胶粘剂涂布装置,7-烘道,8-基布放卷机构,9-压引轮装置I,10-膜剥离装置,11-收卷机构I,12-高亮植株膜放卷机构,13-收卷机构II,14-引轮,15-收卷机构III,16-压引轮装置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超柔软反光布,它包括春洋纺基布层1、复合胶层2和玻璃微珠3,所述的复合胶层2复合在春洋纺基布层I的表面上,所述的玻璃微珠3均匀分布在复合胶层2的表面上,每个玻璃微珠3的下半部分均镶嵌在复合胶层2内且每个玻璃微珠3的上半部分均设置在复合胶层2的外部,所述的玻璃微珠3与复合胶层2之间的接触面设置有镀铝层4,由于春洋纺基布层I较薄、极为柔软且玻璃微珠3与复合胶层2之间的接触面设置有镀铝层4,因此,该反光布可缝制在轻薄、质地柔软的布料上。如图1所示,玻璃微珠3的折射率为1.%~1.94,反光布反光强度高。如图2所示,一种超柔软反光布的加工装置,它包括烘道7,所述的烘道7下方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布胶粘剂涂布装置6、离型膜放卷机构5、收卷机构111、高亮植株膜放卷机构12、压引轮装置1116、引轮14、收卷机构1113、收卷机构11115、膜剥离装置10、压引轮装置19和基布放卷机构8。压引轮 装置19和压引轮装置1116均由两个相立设置的引轮14组成;布胶粘剂涂布装置6上涂抹有布胶粘剂。如图2所示,超柔软反光布的制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将PET离型膜、高亮植株膜和春洋纺基布分别安装在离型膜放卷机构5、高亮植株膜放卷机构12和基布放卷机构8上,人工手动将PET离型膜的首端依次经布胶粘剂涂布装置6、烘道7、压引轮装置1、膜剥离装置10、压引轮装置1116和引轮14,最后缠绕在收卷机构III15上,再将春洋纺基布的首端经压引轮装置19牵到膜剥离装置上并且春洋纺基布始终处于PET离型膜的下方。步骤二,启动离型膜放卷机构5和基布放卷机构8,此时,离型膜放卷机构5做逆时针转动,基布放卷机构8做顺时针转动,PET离型膜和春洋纺基布同时被放卷出,放卷出的PET离型膜首先经过布胶粘剂涂布装置6,PET离型膜的表面与布胶粘剂涂布装置6上的布胶粘剂接触后处后进入烘道7,PET离型膜表面上的布胶粘剂在烘道7内被烘干后,烘干后PET离型膜与基布放卷机构8放卷出的春洋纺基布在压引轮装置19上被复合,复合后进入膜剥离装置10内,剥离后的PET离型膜在收卷机构Ill上被收卷以便用于重复使用。步骤三,启动高亮植株膜放卷机构12,高亮植株膜珠面朝上与步骤一中剥离掉PET离型膜的剩余春洋纺基布在压引轮装置1116上被复合,复合后的成品超柔软反光布经过14收卷在收卷机构II115上。【权利要求】1.一种超柔软反光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春洋纺基布层(I)、复合胶层(2)和玻璃微珠(3),所述的复合胶层(2)复合在春洋纺基布层(I)的表面上,所述的玻璃微珠(3)均匀分布在复合胶层(2 )的表面上,每个玻璃微珠(3 )的下半部分均镶嵌在复合胶层(2 )内且每个玻璃微珠(3)的上半部分均设置在复合胶层(2)的外部,所述的玻璃微珠(3)与复合胶层(2 )之间的接触面设置有镀铝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柔软反光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微珠(3)的折射率为1.91?1.94。【文档编号】B32B7/12GK203825222SQ201420087393【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8日 【专利技术者】韩君 申请人:成都中节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柔软反光布,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春洋纺基布层(1)、复合胶层(2)和玻璃微珠(3),所述的复合胶层(2)复合在春洋纺基布层(1)的表面上,所述的玻璃微珠(3)均匀分布在复合胶层(2)的表面上,每个玻璃微珠(3)的下半部分均镶嵌在复合胶层(2)内且每个玻璃微珠(3)的上半部分均设置在复合胶层(2)的外部,所述的玻璃微珠(3)与复合胶层(2)之间的接触面设置有镀铝层(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节能反光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