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渊专利>正文

一种电蓄能热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5698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涉及室内采暖及储能技术,尤其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热量传输效果好、能储能且储能量大的一种电蓄能热风机。一种电蓄能热风机,包括若干个蓄能单体、底座、顶盖、保温壳体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蓄能单体内设置有相变蓄能材料和电热元件。本技术在太阳能的利用、电力的“移峰填谷”、废热和余热的回收利用、工业与民用建筑和空调的节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节能
,涉及室内采暖及储能技术,尤其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热量传输效果好、能储能且储能量大的一种电蓄能热风机。一种电蓄能热风机,包括若干个蓄能单体、底座、顶盖、保温壳体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蓄能单体内设置有相变蓄能材料和电热元件。本技术在太阳能的利用、电力的“移峰填谷”、废热和余热的回收利用、工业与民用建筑和空调的节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专利说明】—种电蓄能热风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暖通及建筑节能
,涉及室内采暖及储能技术的一种电蓄能热风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对工作与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的提高,空调能耗随之大幅度增高,造成能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增加、电网负荷峰谷过大、峰负荷时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等建筑能耗增加的问题,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已达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0%,在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因此,建筑节能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当前建筑和建筑材料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相变储能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也是常用于缓解能量供求双方在时间、强度及地点上不匹配的有效方式,在太阳能的利用、电力的“移峰填谷”、废热和余热的回收利用、工业与民用建筑和空调的节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利用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利用,有助于提高能效和开发可再生能源,是近年来能源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中一个十分活跃的前沿研究方向。现有的这种技术,存在施工复杂、成本高、铺装高度受限的诸多缺陷,不利于蓄能设备向集约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当前的大环境下,低碳、节能环保、蓄能等技术是国际上重点发展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热量传输效果好、储能量大的一种电蓄能热风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电蓄能热风机,包括若干个蓄能单体、底座、顶盖、保温壳体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蓄能单体内设置有相变蓄能材料和电热元件。在上述的一种蓄能空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单体包含若干个蓄能腔,所述的蓄能单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散热条,所述的蓄能腔和所述的散热条为一体结构,相邻的蓄能单体之间以及蓄能单体和所述的保温壳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通风道,所述的蓄能腔整体呈密闭的容器状,所述的相变储能材料和所述的电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的蓄能腔内,相邻的所述的电热元件之间通过串联或并联到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上。在上述的一种蓄能空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单体包含有若干个蓄能腔,所述的蓄能单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散热条,所述的散热条外围设置有一壳体,若干个所述的蓄能腔、散热条以及壳体为一体结构,所述的散热条、壳体以及蓄能腔外壁之间形成通风道,所述的蓄能腔整体呈密闭的容器状,所述的相变储能材料和所述的电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的蓄能腔内,相邻的所述的电热元件之间通过串联或并联到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上。在上述的一种蓄能空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腔设置有若干开口、灌注口以及封盖,所述的开口和所述的电热元件适配,所述的灌注口用于灌注所述的相变储能材料,所述的灌注口和所述的封盖适配。在上述的一种蓄能空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整体呈倒置的容器状,在所述的顶盖的顶部或四周设置有进风口及出风口,内部设置有引风机,所述的通风道分为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的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的进风口贯通,所述的引风机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子风道,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出风口,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能贯通所述的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的空腔,使得从进风口进来的空气首先通过第一子风道到达所述的空腔,然后通过第二子风道经所述的引风机引领至所述的出风口,最后直达室内。在上述的一种蓄能空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整体呈倒置的容器状,在所述的顶盖的顶部或四周设置有出风口以及引风机,所述的引风机一端连接所述的通风道,另一端连接所述的出风口,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空腔和进风口,使得从进风口进来的空气首先到达所述的空腔,然后通过所述的通风道经所述的引风机引领至所述的出风口,最后直达室内。在上述的一种蓄能空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整体呈倒置的容器状,在所述的顶盖的顶部或四周设置有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的通风道分为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的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的进风口贯通,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能贯通所述的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的空腔以及引风机,使得从进风口进来的空气首先通过第一子风道到达所述的空腔,然后通过引风机引领至所述的出风口,最后直达室内。在上述的一种蓄能空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盖整体呈倒置的容器状,在所述的顶盖的顶部或四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引风机和进风口,所述的引风机一端连接所述的通风道,另一端连接所述的进风口,使得从进风口进来的空气经所述的引风机引领,通过所述的通风道至所述的出风口,最后直达室内。在上述的一种蓄能空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蓄能材料为无机相变材料,包括氟化盐、氯化物、硝酸盐、碳酸盐、硫酸盐等结晶水合物,或由这些水合盐为主复合其他盐类形成的复合相变材料,所述的相变蓄能材料的灌装量要小于所述的蓄能腔容积的90%。通常,相变蓄能材料的相变温度范围为45?100°C之间的一个值。在上述的一种蓄能空调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变蓄能材料为有机相变材料,包括石蜡、脂肪酸、多元醇等,所述的相变蓄能材料的灌装量要小于所述的蓄能腔容积的90%。通常,相变蓄能材料的相变温度范围为45?100°C之间的一个值。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热量传输效果好、储能量大的一种电蓄能热风机。【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蓄能热风机的风循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单体C-C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单体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蓄能热风机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单体B-B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单体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电蓄能热风机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蓄能单体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蓄能单体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电蓄能热风机的风循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电蓄能热风机的风循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电蓄能热风机的风循环示意图及结构示意图。图中,蓄能单体1、底座2、顶盖3、保温壳体4、电气控制系统5、相变蓄能材料6、电热元件7、通风道8、蓄能腔11、散热条12、壳体13、进风口 30、出风口 31、引风机32、空腔20、第一子风道81、第二子风道82、开口 110、灌注口 111、封盖112。【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一种电蓄能热风机,包括若干个蓄能单体1、底座2、顶盖3、保温壳体4以及电气控制系统5,每个蓄能单体I内设置有相变蓄能材料6和电热元件7。如图2、图3、图4、图9所示,每个蓄能单体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蓄能热风机,包括若干个蓄能单体(1)、底座(2)、顶盖(3)、保温壳体(4)以及电气控制系统(5),其特征在于,蓄能单体(1)内设置有相变蓄能材料(6)和电热元件(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渊李增清
申请(专利权)人:李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