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便携式取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80611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4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取暖装置,包括壳体、充电电池和加热单元,壳体包括电池单元壳和加热单元壳,电池单元壳的各个侧面上均开设有插槽,该插槽的槽底位置设有正极接线柱和负极接线柱;加热单元壳的各个侧面上均凸设有插接块,该插接块上开设有正极插孔、及负极插孔,该正极插孔内设有正极接触体,负极插孔内设有负极接触体;充电电池安装于电池单元壳内;加热单元安装于加热单元壳内;电池单元壳内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串接于充电电池的负极和负极接线柱间的控制开关、及用于控制控制开关的中央处理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可以自由组装拆卸,具有拼接乐趣;通过拆分,可轻松装入小容纳袋内;具有智能控温的作用,提高享受品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取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暖装置,尤其是一种便携式取暖装置。
技术介绍
过去,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多数是通过热水袋进行取暖。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为了改善生活水平,电暖宝之类的电热暖手装置被开发并投入市场,此类电热暖手装置在市场上收到百姓的极大欢迎。但是,目前市面上的电热暖手装置为了便于握持,所以其结构均以小巧为主,而为了小巧,其需要牺牲蓄电池的容量,这也导致了电热暖手装置的续航能力很小,不利于外带使用。如果为了改善电热暖手装置的续航能力,常规方法是通过增加蓄电池进行改善,但这种改进会导致电热暖手装置的体积变的很大,这就无形增加了电热暖手装置的携带难度,特别是要外带出去时,普通的书包或手提袋因为宽度或长度的限制,而无法直接装下整个电热暖手装置,因此该改进导致了携带不便。另外,现有电热暖手装置的结构都是固定统一的,因此,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觉得造型单调且无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更加合理,可以通过拆卸的方式进行携带,而且还带有组装乐趣的便携式取暖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取暖装置,包括壳体、及位于壳体内的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取暖装置,包括壳体(1)、及位于壳体(1)内的充电电池和加热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包括有电池单元壳(11)和加热单元壳(12),电池单元壳(11)的形状为正方体,电池单元壳(11)的各个侧面上均开设有插槽(111),该插槽(111)的槽底位置设有正极接线柱(112)和负极接线柱(113);加热单元壳(12)的形状为正方体,加热单元壳(12)的边长与电池单元壳(11)的边长相等,加热单元壳(12)的各个侧面上均凸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插槽(111)的插接块(121),该插接块(121)上开设有供正极接线柱(112)插入的正极插孔(122)、及供负极接线柱(113)插入的负极插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取暖装置,包括壳体(I)、及位于壳体(I)内的充电电池和加热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壳体(I)包括有电池单元壳(11)和加热单元壳(12 ), 电池单元壳(11)的形状为正方体,电池单元壳(11)的各个侧面上均开设有插槽(111),该插槽(111)的槽底位置设有正极接线柱(112)和负极接线柱(113); 加热单元壳(12)的形状为正方体,加热单元壳(12)的边长与电池单元壳(11)的边长相等,加热单元壳(12)的各个侧面上均凸设有用于插入所述插槽(111)的插接块(121),该插接块(121)上开设有供正极接线柱(112)插入的正极插孔(122)、及供负极接线柱(113)插入的负极插孔(123),该正极插孔(122)内设有用于与正极接线柱(112)相配合的正极接触体(1221),负极插孔(123 )内设有用于与负极接线柱(113 )相配合的负极接触体(1231); 充电电池安装于电池单元壳(11)内,充电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正极接线柱(112)和负极接线柱(113)电连接; 加热单元安装于加热单元壳(12)内,加热单元的正极和负极分别与正极接触体(1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旻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