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2744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耳机连接器的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耳机连接器包括绝缘插座和导电端子,绝缘插座上设有耳机插孔;绝缘插座包括第一绝缘座、第二绝缘座和第三绝缘座,耳机插孔设于第二绝缘座上,导电端子采用嵌件注塑方式成型于第一绝缘座上并与第一绝缘座构成第一组件,第一组件卡插安装于第二绝缘座上并与第二绝缘座构成第二组件,第三绝缘座将第一组件封装固定于第二绝缘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绝缘插座分为三部分设置,并将导电端子嵌件成型于第一绝缘座上,故,使得导电端子与第一绝缘座的配合比较严实,避免了导电端子与绝缘插座配合处形成细小孔洞的情形出现,提高了导电端子与绝缘插座配合处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适用于耳机连接器的结构
,提供了一种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耳机连接器包括绝缘插座和导电端子,绝缘插座上设有耳机插孔;绝缘插座包括第一绝缘座、第二绝缘座和第三绝缘座,耳机插孔设于第二绝缘座上,导电端子采用嵌件注塑方式成型于第一绝缘座上并与第一绝缘座构成第一组件,第一组件卡插安装于第二绝缘座上并与第二绝缘座构成第二组件,第三绝缘座将第一组件封装固定于第二绝缘座上。本技术通过将绝缘插座分为三部分设置,并将导电端子嵌件成型于第一绝缘座上,故,使得导电端子与第一绝缘座的配合比较严实,避免了导电端子与绝缘插座配合处形成细小孔洞的情形出现,提高了导电端子与绝缘插座配合处的密封性能。【专利说明】耳机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属于耳机连接器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耳机连接器及具有该耳机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具有音频播放功能的电子设备上一般设有供耳机插头插入的耳机连接器,耳机连接器包括塑胶插座和嵌设于塑胶插座上的导电端子,塑胶插座上设有具有供耳机插头插入的耳机插孔,导电端子包括嵌设于塑胶插座内的主体部、沿主体部延伸凸设于耳机插孔内壁上的接触部和沿主体部延伸凸设于塑胶插座外的焊脚部。现有技术中,导电端子一般通过压铆方式安装于塑胶插座上。为了实现导电端子的压铆安装,塑胶插座就需设置供导电端子压铆安装的安装孔,且安装孔与耳机插孔连通。由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是沿主体部的端部弯折延伸入耳机插孔内的,故,将导电端子压铆安装与安装孔内后,导电端子与安装孔之间的配合就不可避免会形成一些与耳机插孔连通的细小孔洞。这些细小孔洞会直接影响耳机连接器的密封性,使得耳机连接器的防水效果和防尘效果较差。这样,在具体应用中,一方面外界灰尘、水分等杂质容易从细小孔洞内进入到电子设备内部,从而严重影响了电子设备的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产品长期使用后,外界灰尘、水分等杂质容易堆积在细小孔洞处,从而造成导电端子弹性失效、导电端子腐蚀损坏等情形的发生,进而导致耳机连接器功能失效的情形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耳机连接器及具有该耳机连接器的电子设备,其旨在解决现有耳机连接器在导电端子与绝缘插座配合处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耳机连接器,包括绝缘插座和嵌设于所述绝缘插座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插座上设有供耳机插头插入的耳机插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嵌设于所述绝缘插座内的主体部、沿所述主体部延伸凸设于所述耳机插孔内壁上的接触部和沿所述主体部延伸凸设于所述绝缘插座外的焊脚部;所述绝缘插座包括第一绝缘座、第二绝缘座和第三绝缘座,所述耳机插孔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所述导电端子采用嵌件注塑方式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上并与所述第一绝缘座构成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卡插安装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并与所述第二绝缘座构成第二组件,所述第三绝缘座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二组件上并将所述第一组件封装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具体地,所述第一绝缘座包括基板和凸设于所述基板上的插板,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主体部嵌设于所述插板内,所述接触部和所述焊脚部分别延伸于所述基板的两侧,所述第二绝缘座上设有与所述耳机插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插板和所述接触部卡插于所述安装孔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座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凸设于所述插板之朝向所述基板侧边缘的侧壁上,所述第二绝缘座上设有与所述加强板配合设置的开口槽,所述加强板卡插于所述开口槽内。具体地,所述基板包括中间板体和分别沿所述中间板体两侧弯折设置的两L形折板,所述L形折板包括竖直板和横直板,所述竖直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中间板体与所述横直板,所述插板凸设于所述横直板上。具体地,所述耳机插孔为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的盲孔,其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且所述开口端的孔径大于所述封闭端的孔径。优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底部轮廓呈阶梯状设置,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底部轮廓包括靠近所述开口端设置的第一阶梯底面和靠近所述封闭端的第二阶梯底面,所述第一阶梯底面到所述耳机插孔中心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阶梯底面到所述耳机插孔中心的距离。具体地,所述第一组件卡插安装于第二绝缘座的底部,所述第一绝缘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底部轮廓适配的阶梯形凹槽,该阶梯形凹槽与所述第二绝缘座的底部轮廓卡插配合。具体地,所述第三绝缘座为一 U形板状构件,其包括后部板体和分别沿所述后部板体两端弯折设置的侧部板体,所述后部板体贴合所述第二组件之靠近所述耳机插孔封闭端的后壁设置,两所述侧部板体分别贴合所述第二组件的两侧壁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侧部板体的端部朝向所述U形板状构件的内侧还弯折设有卡位凸台,所述第二绝缘座上设有与所述卡位凸台配合设置的卡槽,所述卡位凸台收容于所述卡槽内。本技术提供的耳机连接器,通过将绝缘插座分为三部分设置,并具体将导电端子嵌件成型于第一绝缘座上以构成第一组件,然后将第一组件卡插安装于第二绝缘座上以构成第二组件,再在第二组件外封装成型第三绝缘座以将第一组件锁紧固定于第二绝缘座上,从而完成了导电端子与绝缘插座的组装固定。其中,由于导电端子是嵌件成型于第一绝缘座上的,即第一绝缘座注塑封装于导电端子外,故,可使得导电端子与第一绝缘座之间的配合比较严实,避免了导电端子与绝缘插座配合处形成细小孔洞的情形出现,从而提高了导电端子与绝缘插座配合处的密封性能,提高了耳机连接器的防水效果和防尘效果,保证了耳机连接器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上述的耳机连接器。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设备,由于采用了上述的耳机连接器,故,在有效实现电子设备音频功能的前提下,还提高了电子设备的防尘和防水性能,保证了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从而保证了电子设备的综合性能,提高了电子设备的市场竞争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连接器的组装示意图图3是图2的仰视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组件的组装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绝缘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组件的组装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绝缘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连接器,包括绝缘插座I和嵌设于绝缘插座I上的导电端子2,导电端子2可由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材料冲压成型。绝缘插座I上设有供耳机插头插入的耳机插孔121,导电端子2包括嵌设于绝缘插座I内的主体部21、沿主体部21延伸凸设于耳机插孔121内壁上的接触部22和沿主体部21延伸凸设于绝缘插座I外的焊脚部23。导电端子2的主体部21用于实现与绝缘插座I的固定连接;接触部22用于与耳机插头的信号端子接触电连接;焊脚部23用于与电子设备的控制电路板锡焊连接并实现与控制电路板的电连接。当耳机插头插入耳机插孔121内时,耳机插头上的信号端子可抵顶接触于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2上,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机连接器,包括绝缘插座和嵌设于所述绝缘插座上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插座上设有供耳机插头插入的耳机插孔,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嵌设于所述绝缘插座内的主体部、沿所述主体部延伸凸设于所述耳机插孔内壁上的接触部和沿所述主体部延伸凸设于所述绝缘插座外的焊脚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插座包括第一绝缘座、第二绝缘座和第三绝缘座,所述耳机插孔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所述导电端子采用嵌件注塑方式成型于所述第一绝缘座上并与所述第一绝缘座构成第一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卡插安装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并与所述第二绝缘座构成第二组件,所述第三绝缘座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二组件上并将所述第一组件封装固定于所述第二绝缘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银李再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君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