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形装置及使用该变形装置的玩具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0168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9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形装置及使用该变形装置的玩具车,属于玩具领域,变形装置包括支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支架套设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均为两个,两个第一转动轴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每个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均与支架转动连接,每个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均与第二连接件的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玩具车包括车头盖、车厢、车门、公仔头、铰接件和变形装置,车头盖的靠近支架的一侧与铰接件转动连接,铰接件与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车门为两个,每个车门均与一个第一转动轴的远离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这种玩具车形态多变,提高小朋友的兴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形装置及使用该变形装置的玩具车,属于玩具领域,变形装置包括支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支架套设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均为两个,两个第一转动轴设置在支架的两侧,每个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均与支架转动连接,每个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均与第二连接件的远离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玩具车包括车头盖、车厢、车门、公仔头、铰接件和变形装置,车头盖的靠近支架的一侧与铰接件转动连接,铰接件与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车门为两个,每个车门均与一个第一转动轴的远离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这种玩具车形态多变,提高小朋友的兴趣。【专利说明】—种变形装置及使用该变形装置的玩具车
本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形装置及使用该变形装置的玩具车。
技术介绍
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它是打开智慧天窗的工具,让人们机智聪明,然而传统的玩具形态单一,容易使小朋友失去兴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变形装置及使用该变形装置的玩具车,旨在解决现有玩具车形态单一、容易使小朋友失去兴趣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形装置,包括支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支架套设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均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变形装置通过各部件的转动,形成玩具的骨架,在变形装置外侧设置玩具的外形,就可以通过变形装置的变形带动玩具的变形,使得玩具形态多变,提高小朋友的兴趣。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与所述第二转动轴连接的部分设置有球状连接块,所述第二转动轴设置有容纳所述球状连接块的空腔。第二连接件与第二转动轴采用这种结构,第二转动轴可以在实现转动的同时作出其他方向上的位置微调,可以使结构更加稳定。一种玩具车,包括车头盖、车厢、车门、公仔头、铰接件和上述变形装置,所述车头盖的靠近所述支架的一侧与所述铰接件转动连接,所述铰接件与所述支架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车门为两个,每个所述车门均与一个所述第一转动轴的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车厢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所述公仔头与所述铰接件连接。该玩具车至少可以在两种形态之间变换:汽车形态和机器人形态,汽车形态时,各个部件收缩,需要变形时,将车头盖翻起,带动公仔头和铰接件翻起,支架为机器人形态的上半身,拉动车厢及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支架移动,到达死限位后停止拉动,转动第二转动轴形成机器人形态的腿部,第一连接件转动,带动上半身绕车厢转动90°,完全转变成机器人形态。这种玩具通过巧妙的旋转、翻转在汽车形态和机器人形态之间转换,功能多样,既可以吸引小朋友的眼光,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能产生更好的市场反应。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脚掌,所述脚掌与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设置有容纳所述脚掌的空腔。汽车形态时,脚掌通过转动收纳于空腔,机器人形态时将脚掌取出,使机器人形态更加形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玩具通过巧妙的旋转、翻转在汽车形态和机器人形态之间转换,功能多样,既可以吸引小朋友的眼光,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能产生更好的市场反应。【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变形装置的爆炸图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变形装置的部分部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玩具车的爆炸图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玩具车的部分部件的位置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玩具车的汽车形态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玩具车的机器人形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图2示出了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变形装置,包括支架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第一转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5,支架I套设第一连接件2,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3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5均为两个,两个第一转动轴4设置在支架I的两侧,每个第一转动轴4的一端均与支架I转动连接,每个第二转动轴5的一端均与第二连接件3的远离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转动连接。变形装置通过各部件的转动,形成玩具的骨架,再变形装置外侧设置玩具的外形,就可以通过变形装置的变形带动玩具的变形,使得玩具形态多变,提高小朋友的兴趣。图3-图6示出了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使用变形装置的玩具车,变形装置包括支架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第一转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5,支架I做成可拆卸的两部分并用螺钉固定,支架I套设第一连接件2,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3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轴4和第二转动轴5均为两个,两个第一转动轴4设置在支架I的两侦U,每个第一转动轴4的一端均与支架I转动连接,每个第二转动轴5的一端均与第二连接件3的远离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件3的与第二转动轴5连接的部分设置有球状连接块6,第二转动轴5设置有容纳球状连接块6的空腔;该玩具车还包括车头盖7、车厢8、车门9、公仔头10、铰接件12和脚掌11,车头盖7的靠近支架I的一侧与铰接件12转动连接,铰接件12与支架I的上端转动连接,车门9为两个,每个车门9均与一个第一转动轴4的远离支架I的一端转动连接,车厢8套设在第二连接件3上,公仔头10与铰接件12连接,脚掌11为两个,脚掌11与第二转动轴5转动连接,第二转动轴5设置有容纳脚掌11的空腔。公仔头10的形状为各种动物的头型,作为玩具车的机器人形态的头部,车厢8分为两部分并用螺丝固定。该玩具车至少可以在两种形态之间变换:汽车形态和机器人形态,汽车形态时,各个部件收缩,需要变形时,将车头盖翻起,带动公仔头和铰接件翻起,支架为机器人形态的上半身,拉动车厢及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相对于支架移动,到达死限位后停止拉动,转动第二转动轴形成机器人形态的腿部,第一连接件转动,带动上半身绕车厢转动90°,完全转变成机器人形态。这种玩具通过巧妙的旋转、翻转在汽车形态和机器人形态之间转换,功能多样,既可以吸引小朋友的眼光,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能产生更好的市场反应;汽车形态时,脚掌通过转动收纳于空腔,机器人形态时将脚掌取出,使机器人形态更加形象。玩具车可以做成救护车的形状,方便小朋友的认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支架套设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均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远离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所述支架套设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均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丰达工艺礼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