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车前门底凸台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9931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8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轿车前门底凸台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上模底座、下模、下模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上设置上模台,上模台上设置上模型芯,所述的下模上设置下模槽,下模槽内设置与上模型芯配合的下模型腔,所述的上模底座中央设置有注塑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轿车前门底凸台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轿车前门底凸台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轿车前门底凸台制造模具,由于技术和工艺的缺陷,生产效率较低,且制得的产品取出困难,取出时容易对产品造成损伤,经济效益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生产工具所存在的问题,专利技术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凭其从事该项产业多年的工作经验,研发出一种轿车前门底凸台注塑模具,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轿车前门底凸台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上模底座、下模、下模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上设置上模台,上模台上设置上模型芯,所述的下模上设置下模槽,下模槽内设置与上模型芯配合的下模型腔,所述的上模底座中央设置有注塑孔。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模四个角上设置小圆片,下模的四个角上设置与小圆片配合的大圆片。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模的四个角上设置三角形缺口。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模和上模底座之间设置滑动块。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动块的内腔中设置加强柱。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轿车前门底凸台注塑模具,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少了产品的废品率,提高了经济效益,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容易,使用方便,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轿车前门底凸台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上模底座3、下模9、下模底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I上设置上模台6,上模台6上设置上模型芯7,所述的下模9上设置下模槽10,下模槽10内设置与上模型芯7配合的下模型腔11,所述的上模底座3中央设置有注塑孔14,所述的上模I四个角上设置小圆片8,下模9的四个角上设置与小圆片8配合的大圆片12,所述的上模I的四个角上设置三角形缺口 5,所述的上模I和上模底座3之间设置滑动块4,所述的滑动块4的内腔中设置加强柱2。实际工作时,上模I和下模9配合固定,通过注塑孔14向模具腔内注入注塑液,利用上模型芯7和下模型腔11配合成型,小圆片8配合大圆片12,防止模具相碰而损伤,三角形缺口 5方便拆卸,滑动块4可向一侧滑动以方便取模,加强柱2使得模具更加稳定、牢固,不仅操作简单,效率高,还不会对产品造成损伤,产品质量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轿车前门底凸台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上模底座(3)、下模(9)、下模底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1)上设置上模台(6),上模台(6)上设置上模型芯(7),所述的下模(9)上设置下模槽(10),下模槽(10)内设置与上模型芯(7)配合的下模型腔(11),所述的上模底座(3)中央设置有注塑孔(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车前门底凸台注塑模具,包括上模(I)、上模底座(3)、下模(9)、下模底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I)上设置上模台(6),上模台(6)上设置上模型芯(7),所述的下模(9)上设置下模槽(10),下模槽(10)内设置与上模型芯(7)配合的下模型腔(11),所述的上模底座(3)中央设置有注塑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一种轿车前门底凸台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O四个角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丹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