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无线充电的智能电源管理芯片及超薄电子标签
本技术涉及智能交通(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现无线充电的智能电源管理芯片及超薄电子标签(On Board Unit,OBU)。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路径识别正由概率识别逐步过渡到精确识别,二义性路径识别系统正是在此种大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所述二义性路径识别系统适用于高速公路系统,尤其是路网状况复杂、多路径路段较多,不确定通行费用比例较高的路段,其可为高速公路业提供可靠的路径识别服务。现有的二义性路径识别系统一般包括路侧单元、电子标签等,该路侧单元与所述电子标签之间大多利用微波进行通讯。然而,现有技术中,二义性路径识别系统中的电子标签一般采用一次性电池,不具备无线充电功能;或者一部分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标签中,但是缺乏适当的充电控制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管理芯片,针对电子标签的无线充电问题,能够有效实现充电控制,提高了电子标签使用的便捷性。本技术还提供了 一种应用上述电源管理芯片的电子标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电子标签无线充电的智能电源管理芯片,用于管理电池模块,包括通过匹配电路与天线模块相连而以近场耦合的方式获取电流的第一电流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还包括幅值检测电路、电压控制电路,所述幅值检测电路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流转换电路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流转换电路及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流转换电路接收输入的第一电压信号并将该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电压信号,该幅值检测电路接收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并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生成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电压控制电路,以控制该电压控制电路, 该幅值检测电路预设一阈值电压,并检测所述第一电流转换电路传输过来的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电子标签无线充电的智能电源管理芯片,用于管理电池模块,包括通过匹配电路与天线模块相连而以近场耦合的方式获取电流的第一电流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还包括幅值检测电路、电压控制电路,所述幅值检测电路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流转换电路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流转换电路及所述电压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流转换电路接收输入的第一电压信号并将该电压信号转换为第二电压信号,该幅值检测电路接收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并根据该第二电压信号生成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传输至所述电压控制电路,以控制该电压控制电路, 该幅值检测电路预设一阈值电压,并检测所述第一电流转换电路传输过来的第二电压信号的强度,当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强度不小于所述阈值电压,所述幅值检测电路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当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强度小于所述阈值电压,所述幅值检测电路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电压控制电路,所述电压控制电路与所述电池模块电性连接并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电池模块的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还包括用于与微控制单元相连的唤醒电路,所述唤醒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流转换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唤醒电路接收外部的第一电压信号并将该第一电压信号转换为直流电压,所述直流电压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单元,以唤醒该微控制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包括通路和截止两个工作模式,当所述电压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电压控制电路设置为通路的工作模式;当所述电压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电压控制电路设置于截止的工作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管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还包括第二电流转换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勇,杨成,徐根华,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