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7865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3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施工车、第二施工车、施工机构、保险机构、作业下平台及人行爬梯构成,在第一施工车与第二施工车之间设置有施工机构,在施工机构的上部设置有保险机构,所述的作业下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一施工车及第二施工车的下部,在作业下平台上设置有人行爬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使用便捷、安全系数高、便于运输与施工、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施工成本低、根据安装环境能够人为调整作业装置的突出特点,尤其适用于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面较广的所有施工作业,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桥梁检测、维修和施工用辅助设备,特别是在特大桥桥梁下方因受局部限制而无法开展施工作业面的环境下应用的辅助设备,具体为一种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高速公路水平的不断提升,桥梁取代了部分路基,从而沿线大量供电设备的铺设成为问题。为了安全起见,供电设备被安装在桥梁的下方,起到避雨防风的作用。但是,由于桥梁自身尺寸的限制,为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成为影响施工安全、工程进度及控制施工成本的难题。传统的在桥梁下方施工的方案采用吊装的方式,利用高空检车,将施工人员送入桥梁的下方,该类环境下施工时存在诸多疑难问题:1.由于供电设备是在桥梁主体工程完成后由电力施工单位安装的,从而导致供电设备安装时的环境复杂,对传统高空检车的施工要求较高,局限性较大,作业面开展程度较差;2.作业空间为开放式,安全系数较低;3.高空检车设备笨重,不便于运输与施工的开展,增加了劳动强度,使整体工程进度耗时长,效率低,并且,租赁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安全系数高、便于运输与施工、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施工成本低的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施工车、第二施工车、施工机构、保险机构、作业下平台及人行爬梯构成,在第一施工车与第二施工车之间设置有施工机构,在施工机构的上部设置有保险机构,所述的作业下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一施工车及第二施工车的下部,在作业下平台上设置有人行爬梯。而且,所述的施工机构由手拉葫芦、钢索滑道、滑轮组及载人吊篮构成,在第一施工车的安装梁上平行设置有手拉葫芦,在两手拉葫芦上分别固接有钢索滑道的一端,在两个钢索滑道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施工车上,各钢索滑道的中部安装在滑轮组上,所述的载人吊篮通过其四角上的挂钩吊装在钢索滑道上。而且,所述的保险机构由化学锚栓、钢索及保险绳构成,钢索通过化学锚栓固装于桥梁底面上施工机构载人吊篮的上方,在钢索上设置有保险绳。而且,在所述的第二施工车内设置有配重块。而且,所述的第一施工车与第二施工车的车轮为实心胶轮。而且,所述的作业车下平台由固定部及活动部构成,在固定部的两侧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动部。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由置于桥面上的第一施工车及第二施工车提供支撑、拉锁条件,用钢丝绳在桥梁下方架设索道,可拆卸的载人吊篮在索道上滑动,从而提供出安装设备所需的施工界面,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并且,保险机构的二次防护,使的施工人员在载人吊篮内施工时更具有安全保证,施工效率更高。2.本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桥面上左右两侧第一及第二施工车主体部分之间通过钢索滑道连接,提高作业车整体的稳定性能,车轮采用实心胶轮,更抗压耐磨。3.本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通过将作业下平台的活动部设计为可拆卸或可伸缩或可折叠的平台,施工时,可根据施工条件或环境进行调整,方便施工。4.本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具有使用便捷、安全系数高、便于运输与施工、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施工成本低、根据安装环境能够人为调整作业装置的突出特点,尤其适用于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面较广的所有施工作业,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施工车、2-安装梁、3-护栏、4-支撑腿、5-人行爬梯、6_活动部、7_固定部、8-上行桥、9-下行桥、10-钢索、11-化学锚栓、12-车轮、13-钢索滑道、14-手拉葫芦、15-第二施工车、16-配重块、17-载人吊篮、18-滑轮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其创新之处在于:由第一施工车1、第二施工车15、施工机构、保险机构、作业下平台及人行爬梯5构成,第一施工车包括车体、安装梁2、支撑腿4及车轮12,所述的支撑腿设置于车体下方的四个角上,所述的第二施工车包括车体、置物板、支撑腿及车轮构成,在第一施工车与第二施工车之间设置有位于桥面底部的施工机构,在施工机构的上部桥面的下部设置有保险机构,所述的作业下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一施工车及第二施工车的下部,在作业下平台上设置有人行爬梯。施工机构由手拉葫芦14、钢索滑道13、滑轮组18及由钢筋焊接的笼子结构的载人吊篮17构成,在第一施工车的安装梁上平行设置有手拉葫芦,在两手拉葫芦上分别固接有钢索滑道的一端,在两钢索滑道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施工车上,各钢索滑道的中部安装在滑轮组上,所述的载人吊篮通过其四角上的挂钩吊装在钢索滑道上。保险机构由化学锚栓11、钢索10及保险绳(图中未示出)构成,钢索通过化学锚栓固装于桥梁底面上施工机构载人吊篮的上方,在钢索上设置有保险绳。在第二施工车内设置有配重块16,该配重块可选用水泥块。第一施工车与第二施工车的车体由钢材焊接而成,其车轮为实心胶轮,该实心胶轮具有抗压耐磨的优点。作业车下平台由固定部7及活动部6构成,在固定部的两侧设置有通过折叠零件可折叠安装的活动部,该折叠零件可选用销或合页等一切可将活动部进行伸缩折叠的零件,这种折叠的设计满足了现场施工环境多变、作业面可调整的需要。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载人吊篮通过钢索滑道可在钢平台安装的作业范围内自由移动,由桥面左右两侧的第一施工车及第二施工车固定钢索滑道,在特殊的施工环境下有效地开展作业面、提高作业效率,同时由保险机构提供施工作业人员有效的二次保护措施;作业下平台制作为可拆卸性的结构,当下台从桥面位置向下安装吊运的时候,因为空间的限制,可以把平台两侧的活动部取下,达到顺利组装作业车的目的。到达桥梁下方之后,可根据所需增大平台的立足面积,为施工作业提供方便。施工时,将第一施工车的支撑腿跨在上行桥8及下行桥9的护栏3上,手拉葫芦位于上行桥与下行桥护栏之间的空隙上方,在该空隙下方桥梁承重梁的梁壁上焊接作业下平台,在作业下平台上设置有连接在护栏上的人行爬梯;将第二施工车设置在桥梁外侧护栏的附近,并在车内的置物板上放置水泥块,防止车的移动,在桥梁外侧承重梁的梁壁上焊接作业下平台,在作业下平台上设置有连接在护栏上的人行爬梯;钢索滑道设置在桥面下方,其一端安装在手拉葫芦上,另一端通过滑轮组安装在第二施工车上,通过手拉葫芦实现钢索滑道在滑轮组上的正向与反向运动,双道钢索滑道保证载人吊篮的运行平稳,吊篮四周的篮壁以及保险绳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人员通过人行爬梯下到作业下平台上,然后再从作业下平台上到载人吊篮上,同时,将钢索上的保险绳捆绑在身上,起到双重保险的作用,随着桥上人员对手拉葫芦的控制实现钢索滑道的运动,从而起到调整载人吊篮位置的目的,在载人吊篮内的施工人员便可根据施工需要在规定的位置进行施工。保险绳能够避免施工人员从作业下平台到载人吊篮转换的过程中踩空或者载人吊篮坠落而造成的安全问题。具有方便施工、运行安全可靠的优点,改变了传统吊装的施工方式,最大限度的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施工车、第二施工车、施工机构、保险机构、作业下平台及人行爬梯构成,在第一施工车与第二施工车之间设置有施工机构,在施工机构的上部设置有保险机构,所述的作业下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一施工车及第二施工车的下部,在作业下平台上设置有人行爬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第一施工车、第二施工车、施工机构、保险机构、作业下平台及人行爬梯构成,在第一施工车与第二施工车之间设置有施工机构,在施工机构的上部设置有保险机构,所述的作业下平台分别设置在第一施工车及第二施工车的下部,在作业下平台上设置有人行爬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特大桥桥梁下方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施工机构由手拉葫芦、钢索滑道、滑轮组及载人吊篮构成,在第一施工车的安装梁上平行设置有手拉葫芦,在两手拉葫芦上分别固接有钢索滑道的一端,在两钢索滑道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施工车上,各钢索滑道的中部安装在滑轮组上,所述的载人吊篮通过其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杰杨峰宁浩然谢炳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三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