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忠燕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76532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9:04
一种新型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分离浓缩单元,包括用以加热待处理废液的加热模块、用以对加热后的废液进行雾化处理的雾化模块、用以将加热后的废液输送至雾化模块的泵浦,用以使雾化废液中的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分通过,而将浓缩废液保留于分离浓缩单元内的气液分离模块;用以对由分离浓缩单元输出的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蒸汽进行冷凝处理的冷凝分离回收单元,并且分离浓缩单元与冷凝分离回收单元还彼此连通形成一封闭气流回路;以及用以在封闭气流回路中产生负压的负压发生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易于组装维护,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便于操作,能实现废液中多种成分的高效回收利用,安全、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属于环境保护

技术介绍
当前钢铁、化工染化、电镀阳极氧化等行业所排放的大量废水中往往含有大量酸碱性物质及重金属盐等,因而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才可排放。以钢铁工业、金属制品业为例,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金属材料表面氧化层进行酸洗处理,而再次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洗废液,有些高粘度酸液往往都是被工件带入到水中而浪费,其中通常会包含游离酸、金属盐和水等。对于此类废水,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焙烧法、中和法等工艺处理,但前者工艺复杂,成本高,后者往往会造成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鉴于这两种工艺的缺陷,国内外研究人员又提出了如CN203436836U等文献所述及的蒸发结晶法等工艺,但此类工艺又大多存在设备复杂,使用寿命短、工作效率低、周期长,有价值组分回收利用率差等缺陷。另外,考虑到废水处理领域习于采用将多种工业废水集中后统一处理的现状(属于后堵工艺,能耗大,产生副产物废物及废气多容易又形成二次污染),如何有效处理此类成分复杂的废水且实现其中不同组分的高效回收利用,这亦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O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及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分离浓缩单元,包括:加热模块,至少用以加热待处理废液,至少一雾化模块,至少用以对加热后的废液进行雾化处理,泵浦,至少用以将加热后的废液输送至至少一雾化模块,气液分离模块,至少可使因输入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气流驱使而经过的雾化废液中的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部分水分以气体形态通过,而将浓缩后的废液保留于所述分离浓缩单元内;冷凝分离回收单元,至少用以对由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出气口输出的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蒸汽进行冷凝处理,实现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的回收,并且,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进气口还与所述冷凝分离回收单元的出气口连通,从而形成一封闭气流回路;以及,负压发生单元,至少用以在所述封闭气流回路中产生负压,使气流于所述分离浓缩单元和冷凝分离回收单元之间循环流通。进一步的,该装置还可包括:余热回收单元,至少用以将回收自热源的余热(也包括设备自身使用过的热能)对空气进行加热且经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进气口输入所述封闭气流回路;其中,所述热源包括所述分离浓缩单元中的加热模块和/或所述冷凝分离回收单元的冷凝模块,所述冷凝模块包括至少用以吸收由所述分离浓缩单元输出的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蒸汽所含的部分热量,并使所述该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蒸气凝结为液态的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该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易于组装维护,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便于操作,和其他设备并联串联组合如离子交换,电渗析,纳滤反渗透等配合方便快捷要求条件低,且能实现废液中多种成分的安全快捷高效的回收利用,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主分离室;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一种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一种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的主旨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其包括:分离浓缩单元,包括:加热模块,至少用以加热待处理废液,至少一雾化模块,至少用以对加热后的废液进行雾化处理,泵浦,至少用以将加热后的废液输送至至少一雾化模块,气液分离模块,至少可使因输入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气流驱使而经过的雾化废液中的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部分水分以气体形态通过,而将浓缩后的废液保留于所述分离浓缩单元内;冷凝分离回收单元,至少用以对由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出气口输出的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蒸汽进行冷凝处理,实现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的回收,并且,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进气口还与所述冷凝分离回收单元的出气口连通,从而形成一封闭气流回路;以及,负压发生单元,至少用以在所述封闭气流回路中产生负压,使气流于所述分离浓缩单元和冷凝分离回收单元之间循环流通。显然,藉由前述设计可以同时实现相对较难挥发或非挥发组分的浓缩回收利用以及部分易挥发物质的回收利用,并且因气流系在所述分离浓缩单元与所述冷凝分离回收单元之间形成的封闭气流回路中循环允许,可以避免气体泄露到外部,且亦无二次废液排出,安全环保,同时还可使气流中所含的挥发性组分可在多次循环的过程中被最大程度的凝聚而得以回收利用。并且,在本技术的分离浓缩单元中,系采用将废液一次加热后直接雾化,并蒸发分离去除废液中水分的方式,其具有效率高,安全、能耗小等优点。进一步的,该新型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还可包括:余热回收单元,至少用以将回收自热源的余热对空气进行加热且经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进气口输入所述封闭气流回路;其中,所述热源包括所述分离浓缩单元中的加热模块和/或所述冷凝分离回收单元的冷凝模块,所述冷凝模块包括至少用以吸收由所述分离浓缩单元输出的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蒸汽所含的部分热量,并使所述该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或水蒸气和该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凝结为液态的机构。其中,所述余热回收单元自热源回收余热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通过金属等导热体直接传热、通过导热流体导热等等,且不限于此。并且,通过将空气预热后输入分离浓缩单元,可防止雾化后的废液于分离浓缩单元内因遭遇冷气流而过快凝结,并有利于其中水分的蒸发和挥发性组分的挥发,从而实现更佳浓缩分离速度及效果。进一步的,在前述分离浓缩单元中,可使输入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气流方向与所述雾化模块的喷雾方向相逆或垂直交叉,从而进一步增加雾化液滴与气流的接触面积,提升冷热交换蒸发效率。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在本技术的一典型实施例中,所述分离浓缩单元I可包含一壳体,该壳体的下部腔室内可安装加热模块14及收纳废液,因而亦可认为是废液浓缩分离主槽12,而上部腔室内则主要配置为主分离室11,该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之间可彼此隔离,并通过一自上部腔室穿入下部腔室的自动回流管道13连通,同时还可在分离浓缩单元内配置泵浦15,用以将废液浓缩分离主槽内的废液输送至位于该主分离室内的雾化模块16内。该雾化模块可采用业界所知的各种类型的喷雾机构,其可设置在靠近该分离浓缩单元的进气口的位置处,其喷雾方向可与气流流通方向垂直。该主分离室内还可设置气液分离模块,该气液分离模块可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气液分离膜网板组合机构17,而在所述气液分离膜网板组合机构上方还分布有一高度可调节的网状分离机构18,且该网状分离机构设于该气液分离膜网板组合机构与该分离浓缩单元的出气口之间。较为优选的,可以在位于该网状分离机构上方、且分布于该分离浓缩单元的进气口与该冷凝分离回收单元的出气口之间的管路内设置一液相重力差分离区19,该液相重力差分离区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浓缩单元,包括:加热模块,至少用以加热待处理废液,至少一雾化模块,至少用以对加热后的废液进行雾化处理,泵浦,至少用以将加热后的废液输送至至少一雾化模块,气液分离模块,至少可使因输入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气流驱使而经过的雾化废液中的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部分水分以气体形态通过,而将浓缩后的废液保留于所述分离浓缩单元内;冷凝分离回收单元,至少用以对由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出气口输出的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蒸汽进行冷凝处理,实现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的回收,并且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进气口还与所述冷凝分离回收单元的出气口连通,从而形成一封闭气流回路;以及,负压发生单元,至少用以在所述封闭气流回路中产生负压,使气流于所述分离浓缩单元和冷凝分离回收单元之间循环流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离浓缩单元,包括: 加热模块,至少用以加热待处理废液, 至少一雾化模块,至少用以对加热后的废液进行雾化处理, 泵浦,至少用以将加热后的废液输送至至少一雾化模块, 气液分离模块,至少可使因输入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气流驱使而经过的雾化废液中的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部分水分以气体形态通过,而将浓缩后的废液保留于所述分离浓缩单元内;冷凝分离回收单元,至少用以对由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出气口输出的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蒸汽进行冷凝处理,实现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的回收,并且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进气口还与所述冷凝分离回收单元的出气口连通,从而形成一封闭气流回路;以及,负压发生单元,至少用以在所述封闭气流回路中产生负压,使气流于所述分离浓缩单元和冷凝分离回收单元之间循环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余热回收单元,至少用以将回收自热源的余热对空气进行加热且经所述分离浓缩单元的进气口输入所述封闭气流回路; 其中,所述热源包括所 述分离浓缩单元中的加热模块和/或所述冷凝分离回收单元的冷凝模块,所述冷凝模块包括至少用以吸收由所述分离浓缩单元输出的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蒸汽所含的部分热量,并使该至少部分挥发性组分和/或水蒸汽凝结为液态的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单元包括: 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第一壳体,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用以对流经所述余热回收单元的气体进行加热的热回收盘管或板式或片式翅型换热器; 所述分离浓缩单元中的加热模块采用加热盘管,所述冷凝分离回收单元的冷凝模块采用冷凝盘管,且所述热回收盘管还与所述加热盘管和/或冷凝盘管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工业化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忠燕
申请(专利权)人:吴忠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