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上修井平台
本技术涉及油气井检修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上修井平台。
技术介绍
有些油气井在工作一段时间后,由于环境的改变,会被江、河、湖等水域淹没。对于这些落入江、河、湖等水域的油气井进行治理时,为承载检修设备和施工人员,需构建水上修井平台。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土石方堆积平台或钢结构平台等固定式平台,但搭建这种固定式平台不能重复利用,而且施工效率低,耗费时间长,劳动强度高而且成本较大,水下地貌对平台的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建方便快捷,可重复利用的水上修井平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上修井平台,用于承载检修油气井的检修设备和检修人员,水上修井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包括多个浮箱,各浮箱连接在一起且各浮箱的顶板共同形成平台本体的承载表面;立柱,平台本体通过多个立柱支撑于水下的底土 ;分载梁,分载梁用于支撑检修设备的主承重部,分载梁设置于平台本体的承载表面上且支撑于两个以上浮箱的顶板上。进一步地,分载梁通过立柱与平台本体连接。进一步地,立柱从下至上穿过平台本体的承载表面,分载梁包括至少一个穿孔,至少一根立柱穿过分载梁的穿孔。进一步地,分载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上修井平台,用于承载检修油气井的检修设备和检修人员,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修井平台包括: 平台本体(100),所述平台本体包括多个浮箱(110),各所述浮箱(110)连接在一起且各所述浮箱(110)的顶板(111)共同形成所述平台本体(100)的承载表面; 立柱(200),所述平台本体(100)通过多个所述立柱(200)支撑于水下的底土; 分载梁(300),所述分载梁(300)用于支撑所述检修设备的主承重部,所述分载梁(300)设置于所述平台本体(100)的所述承载表面上且支撑于两个以上所述浮箱(110)的顶板(1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修井平台,用于承载检修油气井的检修设备和检修人员,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修井平台包括: 平台本体(100),所述平台本体包括多个浮箱(110),各所述浮箱(110)连接在一起且各所述浮箱(110)的顶板(111)共同形成所述平台本体(100)的承载表面; 立柱(200 ),所述平台本体(100 )通过多个所述立柱(200 )支撑于水下的底土 ; 分载梁(300),所述分载梁(300)用于支撑所述检修设备的主承重部,所述分载梁(300)设置于所述平台本体(100)的所述承载表面上且支撑于两个以上所述浮箱(110)的顶板(1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修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载梁(300)通过所述立柱(200)与所述平台本体(10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修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00)从下至上穿过所述平台本体(100)的所述承载表面,所述分载梁(300)包括至少一个穿孔(360),至少一根所述立柱(200)穿过所述分载梁(300)的所述穿孔(36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修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载梁(300)包括: 下支板(310); 上支板(320),与所 述下支板(310)间隔地设置于所述下支板(310)的上方; 支撑柱(370 ),所述支撑柱(370 )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板(320 )和所述下支板(310)固定连接,所述穿孔(360)穿过所述下支板(310)、所述支撑柱(370)和所述上支板(320)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修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载梁(300)还包括立支板(330),所述立支板(330)沿所述分载梁(300)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下支板(310)垂直地设置,所述立支板(33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上支板(320)和所述下支板(310)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修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载梁(300)还包括封板(340),两块所述封板(340)分别设置于所述分载梁(300)的沿延伸方向的两端,所述封板(340)的上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风,吕立新,韩燕平,荀鑫鹏,
申请(专利权)人:众通北京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