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和肝脾、祛风除湿、养血止痹痛的中药
本专利技术属于治疗风湿痹证类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和肝脾、祛风除湿、养血止痹痛的中药。
技术介绍
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乏力等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亦称痹症,痹证多因风、寒、湿、邪侵袭经脉、皮、肌、筋、骨、气血,致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痹证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周期长,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目前已有少数用于治疗这种疾病的中药、中成药、西药,这些药大多只含具有祛风湿效果的组分,对表现症状的肢体起到镇痛、缓解的作用,但都难以治愈此疾病,且对肾脏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长期服用会带来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痹证的表现症状及已有药物的不足,提供一种调和肝脾、祛风除湿、养血止痹痛的中药,通过调和肝脾,达到养血祛痹,消肿止痛,改善患者关节肌肉疼痛、僵硬麻木、乏力等临床症状之功效,以祛病为主,辅以养正之药,实现标本兼治。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调和肝脾、祛风除湿、养血止痹痛的中药,由以下原料药组成,按重量计,主要原料:青风藤10~30克、肿节风15~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和肝脾、祛风除湿、养血止痹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组成,按重量计,主要原料:青风藤10~30克、肿节风15~30克、白芍15~30克、当归15~25克、苍术9~20克、防风6~15克、炒白术15~20克和川芎6~15克,辅助原料:生甘草6~15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和肝脾、祛风除湿、养血止痹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组成,按重量计,主要原料:青风藤10~30克、肿节风15~30克、白芍15~30克、当归15~25克、苍术9~20克、防风6~15克、炒白术15~20克和川芎6~15克,辅助原料:生甘草6~15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和肝脾、祛风除湿、养血止痹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要原料为:青风藤12~20克、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萍,李晓,于华荣,黄海量,滕佳林,秦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