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其包括:第一水泵和子母管转换三通,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的子管外接口连接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该装置与传统燃气热水器配套使用时,开启水龙头即出热水,而且通过混热容器的混合过渡作用,能使配套安装的其他燃气热水器具有热水稳定、不断流的特性。不仅可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同时也达到了节省水资源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水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下的燃气热水器,包括供水供暖一体燃气炉存在以下共同的问题:一是打开水龙头后总会有一段冷水,这是因为现有技术下的燃气热水器无法解决管线中的存水和燃烧器预热前的过渡水加热问题。隔一段时间再次开启水龙头时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因此很多人在洗澡过程中打浴液时,习惯不关闭水龙头一直让热水流着;另一个问题就是现有技术下的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常存在水流不稳定,热水忽冷忽热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与现有技术提供的热水器配套安装(内置一体或者独立配装),都可以保证使用者开启水龙头即出热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其包括:第一水泵200和子母管转换三通300,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300的子管外接口301连接第一水泵200的出水口201。优选地,还包括:容器100,所述容器100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水管202和远端出水管路101,所述出水管202的下端连接在第一水泵200的进水口,所述远端出水管路101上设置有子母管转换三通300,所述远端出水管101通向远端用水点的段内设置有子管305,所述子管305的一端连接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300的子管内接口302,所述子管305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远端出水管101的出水口。优选地,所述容器为:水管、水箱或燃烧器管路,所述容器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优选地,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300的第一外接口连接在第一段远端出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段远端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容器,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300的第二外接口连接在第二段远端出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段远端出水管的另一端为该远端出水管101的出水口。优选地,所述容器内还设置有内隔板,所述内隔板之间形成混热水腔。优选地,所述容器的壁上设置有第一水温感应器401,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的母通道上设置有第二水温感应器402。优选地,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容器的外面并包住所述容器,所述外壳与容器之间具有保温层,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位于所述容器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容器内,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外。第二段所述远端出水管路的一端位于所述外壳与所述容器之间,第二段所述远端出水管路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外。优选地,所述容器100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102,所述出水管102连接热水器500的进水管501,所述容器100的底部还设置有进水管103,所述进水管103连接所述热水器500的出水管502,所述出水管102上还设置有第二水泵203。优选地,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300包括:母通道,以及垂直装设在所述母通道中间并与所述母通道连通的竖管,所述母通道内设置有子管,该子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母通道的管口,所述子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竖管,所述母通道的一端具有第一外接口303,所述母通道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外接口304,所述竖管上具有子管外接口301,所述第二子管上具有子管内接口302。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能使配套安装的传统燃气热水器(或者其他容器等)开启水龙头即出热水,而且通过混热功能的容器的混合过渡作用,具有热水稳定、不断流的特性。不仅可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同时也达到了节省水资源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子母管转换三通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水泵200和子母管转换三通300,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300的子管外接口301连接第一水泵200的出水口201。该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可以独立于其他燃气热水器机箱之外与之配套安装,也可以将这个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作为部件内置于其他燃气热水器机箱内部。在第一水泵的工作状态下,以子母管转换三通为中转,在管线封闭状态时,第一水泵通过设置在管线中的子管将液体源容器内的液体输送向单向封闭管线的远端,并不断推动管线中存留的液体通过子母管转换三通的母通道返回液体源容器,形成封闭管线中存留液体与液体源容器内液体的持续交换。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一步的,包括容器100,所述容器100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水管202和远端出水管路101,所述出水管202的下端连接在第一水泵200的进水口,所述第一水泵200上还设置有出水口201。所述远端出水管101上设置有子母管转换三通300,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300的子管外接口301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00的出水口201,所述远端出水管101内设置有第一子管305,所述第一子管305的一端连接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300的子管内接口302,所述第一子管305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远端出水管101的出水口,该出水口可以连接水龙头等。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容器100为:水管、水箱、燃烧器管路或者过滤装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容器100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当容器100中的存水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电加热功能启动,容器中的存水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电加热功能待机。以更好保持管线中的水温度。该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可以保留或者舍弃容器。图2中箭头表示水循环的方向,在远端出水管101的远端闸阀(如水龙头)关闭的状态下,第一水泵200工作时,通过设置在远端出水管101内的第一子管305可以将容器中的液体输送到远端出水管101的出水端,从而实现单向封闭管线内液体循环。在水泵200工作时,管线101内的第一子管305内的液体与远端出水管101内液体的流向是相反的。实际应用中,第一水泵200的进出口方向可以调整,部件规格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该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的进水口可以与其他热水器(如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等)的热水出水口连接,可以在其他热水器待机或非工作状态下,通向用水终端的管线中的水与容器内的水形成循环。其他热水器待机,容器内水温低于设定值时,第二水泵203启动工作至容器内水温达到设定值;热水管线101中的存水低于设定温度值时,第一水泵200启动工作,通过第一子管305使容器与容器至出水龙头(远端出水管的管口连接水龙头)之间管线中的存水形成循环,并恒定在一个适合的温度,当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第一水泵200进入待机状态。在上述实施例中,更为具体的,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300的外接口303连接在第一段远端出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段远端出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容器100,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300的第二外接口304连接在第二段远端出水管(通向用水点,如水龙头处)的一端,所述第二段远端出水管的另一端为该远端出水管101的出水口。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容器100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当容器100中的存水温度低于设定值时,电加热功能启动,容器中的存水温度高于设定值时,电加热功能待机。以便在热水器关机状态下仍然保持管线中水的温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所述容器100内还设置有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泵(200)和子母管转换三通(300),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300)的子管外接口(301)连接第一水泵(200)的出水口(201)。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6.28 CN 201310262569.01.一种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泵(200)和子母管转换三通(300),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300)的子管外接口(301)连接第一水泵(200)的出水口(201),还包括:容器(100),所述容器(100)的底部还设置有出水管(202)和远端出水管(101),所述出水管(202)的下端连接在第一水泵(200)的进水口,所述远端出水管(101)上设置有子母管转换三通(300),所述远端出水管(101)通向远端用水点的管线段内设置有子管(305),所述子管(305)的一端连接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300)的子管内接口(302),所述子管(305)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远端出水管(101)的出水口;所述子母管转换三通(300)包括:母通道,以及垂直装设在所述母通道中间并与所述母通道连通的竖管,所述母通道内设置有子管,该子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母通道的管口,所述子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竖管,所述母通道的一端具有第一外接口(303),所述母通道的另一端具有第二外接口(304),所述竖管上具有子管外接口(301),所述第二子管上具有子管内接口(3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水管、水箱、燃烧器管路或者过滤装置,所述容器内设置有电加热装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单向封闭管路内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出水管包括第一段远端出水管和第二段远端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景涛,
申请(专利权)人:宋景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