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迪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216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制动系统、动力系统,其还包括:车厢,其用于容纳人或物,其底面设置有水平伸缩部;左侧走行部,其连接到车厢下方左侧;以及右侧走行部,其连接到车厢下方右侧;其中,走行部包括:走行架;至少两个车轮,使得车辆适于在路面上行驶;垂直支架,其与水平伸缩部一一对应,垂直支架的底端均连接到走行架;以及水平支架,其与水平伸缩部一一对应,水平支架的一端均与相应的水平伸缩部连接以使该水平支架在水平伸缩部中伸缩,水平支架的另一端与相应的垂直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其中,车辆在行驶方向上呈倒U形,以允许其它车辆从车厢下方通过,并且当水平支架在水平伸缩部中伸缩时,倒U形的宽度相应地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现代公共交通工具一般包括公共汽车、电车和地铁。公共汽车是大多数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虽然公共汽车运行成本较低、行驶灵活,但是其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气和噪音。电车包括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具有零排放、噪音小等优点,但是其行驶路线受到限制。公共汽车和电车运行时需要占用大量道路资源。地铁的载客量大、行驶速度快,但是其投资及运行成本较大,因而难以建设。现在,已经有人提出了高架电车的设计,将电车架空和增宽,利用城市道路上方的空间作为运输平台,使小汽车等小型车辆可以在高架电车的车身下行驶,从而增大车辆以及道路的运输量。但是,这种高架电车仅仅适合在空旷无空中障碍且有轨道的区域行驶。由于高架电车的车体很高,因此,当路面上不适宜铺设轨道且道路上方存在例如:电线、广告牌、桥梁等空中障碍时,这种高架电车的行驶就会受到限制。另外,为了清除这些障碍,或者为了绕过这些障碍,道路建设的成本会变得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通过在车厢底面设置水平伸缩部并在两侧走行部上安装在水平伸缩部中伸缩的水平支架来使得左右两侧走行部之间的距离可调,不用对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行驶灵活机动,即,通过使车辆的跨度可调,因此使该车辆既能够允许其它车辆在车厢下方通过,又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道路,适应性强,而且可用于紧急情况时的道路救援。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制动系统、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车厢,其用于容纳人或物,其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水平伸缩部;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其连接到所述车厢下方左侧;以及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其连接到所述车厢下方右侧;其中,所述动力系统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所述制动系统对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进行制动,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中的每一个均包括:走行架;安装于所述走行架的至少两个车轮,使得所述车辆适于在路面上行驶;至少一个垂直支架,每一个垂直支架的底端均连接到所述走行架;以及至少一个水平支架,其与所述至少一个水平伸缩部——对应,每一个水平支架的一端均与相应的水平伸缩部连接以使该水平支架在所述水平伸缩部中伸缩,每一个水平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垂直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车辆在行驶方向上呈倒U形,以允许其它车辆从所述车厢下方通过,并且当所述至少一个水平支架在所述至少一个水平伸缩部中伸缩时,所述倒U形的宽度相应地改变。第二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还包括:驾驶系统,其用于控制所述车辆的方向,当所述车辆行驶的道路上铺设有磁道钉时,所述驾驶系统利用磁道钉导航控制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第三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还包括:监测器,其用于监视所述车辆的前方、后方、左方和右方以及所述车厢的上方和下方是否存在物体,并且当监视到存在物体时,用于检测该物体的高度、速度和距所述车辆的距离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根据所述检测器的监视结果和/或检测结果,使所述至少一个水平支架在所述水平伸缩部中伸缩,以使所述倒U形的宽度相应地改变。第四方面,在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中,所述车厢设置有提升装置,用于当所述车辆行驶到物体上方时,通过提升装置将所述物体提升贴近所述车厢底部,或提升到所述车厢内,或提升到所述车厢顶部;所述提升装置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机械臂、吊篮、吊钩和爪钩。第五方面,在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中,所述车厢的底面与地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米,并且所述车厢的顶面与地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4.5米。第六方面,在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中,当所述水平支架在所述水平伸缩部中伸缩时,所述倒U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5米,或者大于或等于5米,或者大于或等于7.5米。第七方面,在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中,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每一个中的每一个水平支架在相应的水平伸缩部中的伸缩量均相同,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每一个中的每一个水平支架在相应的水平伸缩部中的伸缩量均相同。第八方面,在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中,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每一个中的每一个水平支架在相应的水平伸缩部中的伸缩量与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每一个中的每一个水平支架在相应的水平伸缩部中的伸缩量相同或者不同。第九方面,在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中,所述至少一个垂直支架包括升降机构,以在垂直方向上调节所述至少一个水平支架距所述走行架的距离。第十方面,在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车辆中,所述车厢的前后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置有交通信号灯,以向所述车辆前方和/或后方的其它车辆指示是否允许所述其它车辆进入所述车厢之下。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为该车辆通过在车厢底面设置水平伸缩部并在两侧走行部上安装在水平伸缩部中伸缩的水平支架来使得左右两侧走行部之间的距离可调,不用对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行驶灵活机动,即,通过使车辆的跨度可调,因此使该车辆既能够允许其它车辆在车厢下方通过,又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道路,适应性强,而且可用于紧急情况时的道路救援。在应用根据本技术的车辆的情况下,不用在道路上铺设轨道且不需要对车辆穿过的区域的地面障碍做清理或绕行,充分利用了道路平面的空间,行驶机动灵活,而且由于可以跨越普通汽车进行行驶,充分利用道路上方2米到4米的立体空间,因此可以避开城市交通拥挤。此外,根据本技术的车辆可以在不改变车辆的跨度,S卩,倒U形的宽度的情况下,通过左侧的水平支架、水平伸缩部和右侧的水平支架的配合,可以改变车厢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即,使车厢左右移动。这使得车辆能够在不改变车道和/或方向情况下避开空中的障碍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在其行进方向上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跨度相较于图1所示的车辆的跨度增加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跨度相较于图1所示的车辆的跨度减小的不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中的水平伸缩部、左侧走行部和右侧走行部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A部的放大图。图8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中的跨度调整机构的一个示例。图9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中的套筒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图10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中的剪叉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图11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中的折臂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图12示出了可以用在根据本技术的车辆中的齿轮齿条式升降机构的一个示例。图13和图14为根据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具有提升装置的车辆在其行进方向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其包括制动系统、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车厢,其用于容纳人或物,其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水平伸缩部;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其连接到所述车厢下方左侧;以及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其连接到所述车厢下方右侧;其中,所述动力系统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所述制动系统对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进行制动,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中的每一个均包括:走行架;安装于所述走行架的至少两个车轮,使得所述车辆适于在路面上行驶;至少一个垂直支架,每一个垂直支架的底端均连接到所述走行架;以及至少一个水平支架,其与所述至少一个水平伸缩部一一对应,每一个水平支架的一端均与相应的水平伸缩部连接以使该水平支架在所述水平伸缩部中伸缩,每一个水平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垂直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车辆在行驶方向上呈倒U形,以允许其它车辆从所述车厢下方通过,并且当所述至少一个水平支架在所述至少一个水平伸缩部中伸缩时,所述倒U形的宽度相应地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包括制动系统、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 车厢,其用于容纳人或物,其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水平伸缩部; 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其连接到所述车厢下方左侧;以及 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其连接到所述车厢下方右侧; 其中,所述动力系统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所述制动系统对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进行制动, 所述至少一个左侧走行部和所述至少一个右侧走行部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走行架; 安装于所述走行架的至少两个车轮,使得所述车辆适于在路面上行驶; 至少一个垂直支架,每一个垂直支架的底端均连接到所述走行架;以及至少一个水平支架,其与所述至少一个水平伸缩部一一对应,每一个水平支架的一端均与相应的水平 伸缩部连接以使该水平支架在所述水平伸缩部中伸缩,每一个水平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至少一个垂直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车辆在行驶方向上呈倒U形,以允许其它车辆从所述车厢下方通过,并且当所述至少一个水平支架在所述至少一个水平伸缩部中伸缩时,所述倒U形的宽度相应地改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 驾驶系统,其用于控制所述车辆的方向,当所述车辆行驶的道路上铺设有磁道钉时,所述驾驶系统利用磁道钉导航控制所述车辆的行驶方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 监测器,其用于监视所述车辆的前方、后方、左方和右方以及所述车厢的上方和下方是否存在物体,并且当监视到存在物体时,用于检测该物体的高度、速度和距所述车辆的距离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根据所述检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杜安范小克
申请(专利权)人:张迪杜安范小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