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地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003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吸尘器地刷,包括地刷本体、风道管、软管接头、卡圈、转向接头、吸尘口底板、滚轮和底板后盖;吸尘口底板安装在地刷本体的下方,用于吸附灰尘;风道管一端与吸尘口底板的进风通道密封连通,另一端与软管接头密封连通;软管接头左端与地刷本体转动连接,卡圈和转向接头配合将转向接头密封固定安装在软管接头的右端;底板后盖固定安装在地刷本体的底部;滚轮分别安装在地刷本体的两侧;软管接头的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底板后盖和地刷本体的结合处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配合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吸尘器地刷始终与地面保持贴合状态,吸尘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尘器地刷
本技术涉及吸尘器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吸尘器地刷。
技术介绍
吸尘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入尘屑。地刷是吸尘器必不可少的部件,目前现有的吸尘器在使用过程中吸尘器地刷与地面贴合不牢靠,从而影响吸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吸尘器地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吸尘器地刷与地面贴合不牢靠,从而影响吸尘效果的缺陷。 ( 二 )技术方案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吸尘器地刷,包括地刷本体、风道管、软管接头、卡圈、转向接头、吸尘口底板、滚轮和底板后盖;所述吸尘口底板安装在所述地刷本体的下方,用于吸附灰尘;所述风道管一端与所述吸尘口底板的进风通道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软管接头密封连通;所述软管接头左端与所述地刷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卡圈和所述转向接头配合将所述转向接头密封固定安装在所述软管接头的右端;所述底板后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地刷本体的底部;所述滚轮分别安装在所述地刷本体的两侧;所述软管接头的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底板后盖和所述地刷本体的结合处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配合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可以在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内左右上下移动。进一步,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下方。进一步,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限位凸起。进一步,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形状呈长方形。进一步,所述地刷本体与所述底板后盖用螺钉固定。(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吸尘器地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左右推拉吸尘器地刷,吸尘器地刷始终与地面保持贴合状态,清洁地板地毯效果佳,吸尘效果好,吸尘效率高,密封性能好,吸尘器地刷遇到不平的路面时也不会上下颤抖,符合欧盟高效率地刷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种吸尘器地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种吸尘器地刷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吸尘器地刷中软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种吸尘器地刷中地刷本体、吸尘口底板和底板后盖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一种吸尘器地刷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一种吸尘器地刷中软管接头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一种吸尘器地刷中地刷本体、吸尘口底板和底板后盖结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中,I为地刷本体,2为风道管,3为软管接头,4为卡圈,5为转向接头,6为吸尘口底板,7为滚轮,8为底板后盖,9为第一转轴,10为第二转轴,11为第一空腔,12为第二空腔,13为限位凸起,14为第一斜面,15为第三空腔,16为第二端面,17为第三转轴,18为第四空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吸尘器地刷,包括地刷本体1、风道管2、软管接头3、卡圈4、转向接头5、吸尘口底板6、滚轮7和底板后盖8 ;所述吸尘口底板6安装在所述地刷本体I的下方,用于吸附灰尘;所述风道管2 —端与所述吸尘口底板6的进风通道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软管接头3密封连通;所述软管接头3左端与所述地刷本体I转动连接,所述卡圈4和所述转向接头5配合将所述转向接头5密封固定安装在所述软管接头3的右端;所述底板后盖8固定安装在所述地刷本体I的底部;所述滚轮7分别安装在所述地刷本体I的两侧;所述软管接头3的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0 ;所述底板后盖8和所述地刷本体I的结合处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9和所述第二转轴10配合的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所述第一转轴9和所述第二转轴10分别可以在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内左右上下移动。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转轴9位于所述第二转轴10的下方,两轴相互错开方便进行转动。所述第二空腔12内设置有限位凸起13,设置有限位凸起13的好处是防止所述第二转轴10左右晃动。所述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形状呈长方形,设置成长方形的好处是可以让所述第一转轴9和所述第二转轴10进行上下的移位,吸尘器地刷遇到不平的路面时也不会上下颤抖。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转轴9和所述第二转轴10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最短垂直距离。所述第二空腔12大体位于所述地刷本体I的中间位置。如图5和图6所示,当向左推吸尘器地刷时,第一转轴9受力,第二转轴10处于不受力状态,第一转轴9落入第一空腔11的下部的第三空腔15内;第三空腔15带有一定的斜度,使第一转轴9可以固定在第三空腔15内;第一转轴9与第一空腔11内的第一斜面14接触,由于第一转轴9受力在吸尘器地刷的右方,吸尘器地刷不会翘起,吸尘器地刷与地面始终保持贴合状态,吸尘效果好,吸尘效率高。当向右拉吸尘器地刷时,第一转轴9不受力,第二转轴10处于受力状态,第二转轴10与第二空腔12的第二端面16接触,由于第二空腔12位于地刷本体I的中部位置,所以吸尘器地刷的左右配重大致相同,吸尘器地刷不会翘起,吸尘器地刷与地面始终保持贴合状态,吸尘效果好,吸尘效率高。本技术的吸尘器地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左右推拉吸尘器地刷,吸尘器地刷始终与地面保持贴合状态,清洁地板地毯效果佳,吸尘效果好,吸尘效率高,密封性能好,吸尘器地刷遇到不平的路面时也不会上下颤抖,符合欧盟高效率地刷要求。实施例二如图7至图9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软管接头3只设置有一个第三转轴17,所述地刷本体I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转轴17配合的第四空腔18,所述第四空腔18形状大体呈半椭圆形。本技术的吸尘器地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吸尘效果好,吸尘效率高,吸尘器地刷遇到不平的路面时也不会上下颤抖。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技术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在本技术的技术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尘器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刷本体(1)、风道管(2)、软管接头(3)、卡圈(4)、转向接头(5)、吸尘口底板(6)、滚轮(7)和底板后盖(8);所述吸尘口底板(6)安装在所述地刷本体(1)的下方,用于吸附灰尘;所述风道管(2)一端与所述吸尘口底板(6)的进风通道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软管接头(3)密封连通;所述软管接头(3)左端与所述地刷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卡圈(4)和所述转向接头(5)配合将所述转向接头(5)密封固定安装在所述软管接头(3)的右端;所述底板后盖(8)固定安装在所述地刷本体(1)的底部;所述滚轮(7)分别安装在所述地刷本体(1)的两侧;所述软管接头(3)的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0);所述底板后盖(8)和所述地刷本体(1)的结合处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9)和所述第二转轴(10)配合的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所述第一转轴(9)和所述第二转轴(10)分别可以在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内左右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刷本体(I)、风道管(2)、软管接头(3)、卡圈(4)、转向接头(5)、吸尘口底板(6)、滚轮(7)和底板后盖(8);所述吸尘口底板(6)安装在所述地刷本体(I)的下方,用于吸附灰尘;所述风道管(2) —端与所述吸尘口底板(6)的进风通道密封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软管接头(3)密封连通;所述软管接头(3)左端与所述地刷本体(I)转动连接,所述卡圈(4)和所述转向接头(5)配合将所述转向接头(5)密封固定安装在所述软管接头(3)的右端;所述底板后盖(8)固定安装在所述地刷本体(I)的底部;所述滚轮(7)分别安装在所述地刷本体⑴的两侧;所述软管接头(3)的外壁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锦焕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锦隆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